李白最狂的两句诗,尽显诗仙风采,无法再割舍其一
如果说起狂诗,相信很多人都会放在李白的身上。作为诗仙,李白确实才华横溢,尽显风流本色,写出的狂人诗句层出不穷,比如“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就自言不凡,连孔圣人都不放在眼中。又比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即使在最艰难困窘之时,他也有着坚定的自信,当然这个自信是绝对配得上他的才华的。
然而,在李白众多的狂诗中,挑选最狂的一句,却是一个让人为难的选择。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都能挑选出诗仙最狂的诗句。小珏经过认真选择,反复斟酌,也只能挑选两句作为候补,要说哪句是第一,实在为难,请读者帮我抉择。
其一是“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语出诗作《上李邕》。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不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看起来,这首诗并没有多少嚣张的言语,也不是那么锋芒毕露,但结合这首诗成诗的背景,便会觉得狂得没边没谱。那是在李白年轻的时候,他去游历渝州,正好拜访担任刺史的李邕。李白本来就是边地出生,性格洒脱不羁,再加上身负绝世的才华,因此在刺史面前纵横捭阖,放言高论,一点也不拘泥于礼法。
李邕是个书呆子,他并没有看到李白身上绝世的天赋,反而觉得这是一个狂生。李邕本身也很自负,对于后进新人也多有挑剔,这又让李白不满。因此,两人并不投机,见面聊得并不愉快。诗人临走之时,对于李邕的傲慢态度,毫不客气地写下了这首《上李邕》。
平时的布衣书生,看到刺史之类的官员,恐怕吓得话都说不出来了。然而在这首诗中,李白将自己比作大鹏,痛斥李邕这类凡夫俗子。他嘲讽李邕这些腐儒,不懂得大鹏的凌云之志,更不懂得爱惜人才,并且在最后一句告诫李邕,孔子还知道后生可畏,大丈夫怎么能小瞧年轻人呢?
李邕当然不能理解李白,他的官位确实比李白要高,但李白最后光耀千古,而李邕呢?不是这首诗,又有几人能记得他、了解他?
其二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出自《南陵别儿童入京》。这句诗,依然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却将诗人狂放不羁,志得意满的神色描写得惟妙惟肖。这首诗的背景更令人玩味,体现了一个诗人自以为要实现心中抱负时的激动心情。
成诗的时候,李白已经四十二岁了,人到中年一无所得。他满腹的才华,却没有得到一丝一毫的施展机会。哪怕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刘氏,也非常看不起他。诗中的“会稽愚妇”就是指的刘氏,曾经对李白多有指责,并在其落寞时百般羞辱。
然而,也就在天宝元年,李白终于得到了唐玄宗的征召,他欣喜若狂,相信自己就是第二个朱买臣,一定能够青云直上,影响到皇帝的决策,施展自己的抱负。因此诗人立即收拾行装,告别了妻儿,仰天大笑离家前往长安,他早就认为自己并不会是老死于山野之人。
这句诗妙就妙在描写得过于深刻和逼真,我们仿佛就能看到当年的李白踌躇满志的表情和扬眉吐气的豪气。我们不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但这种感觉,相信你我也曾有过,你我也曾经历过。李白为我们一吐心中的郁闷,代替我们狂起来,睥睨天下。
只可惜,唐玄宗虽然爱李白的诗,不过将他当作一个普通的御用文人,并没有重用。这也最终让李白失望而归,不过这句狂诗,却得以流传千古,成为了经典之作。
这两句诗,就是千年以来无人能够超越的狂句。没有丝毫的做作,也没有半点的浮夸,很多人为了狂而强作诗,只不过是东施效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