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有关历代茶的烹饮方式,你知道几种?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长,茶文化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人们战胜苦涩的历史,茶叶的制作是这历史的一部分,茶的烹饮方式便是这段历史的另一部分。如今我们便流行散茶冲泡的饮茶方式,泡茶过程繁复,叫人惊叹于泡茶的讲究。其实,这算不了什么,比起古时的泡茶方式,我们现在的过程已经精简很多了。茶的烹饮方式一直在变化,大致经历了煮茶、煎茶、点茶、泡茶四个阶段,古人到底是怎么饮茶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盛于汉魏六朝的煮茶法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人类饮茶的历史要远早于制茶的历史,汉魏时,还没有出现制茶法,人们饮茶都是直接采用新鲜的生茶叶,那时也没有烧制专门的茶具,便直接用鼎、釜来煮。具体方法是将生茶叶直接投入冷水或热水中用火长时间煮熬,熬成羹汤,煮好时,茶沫下沉,汤华浮上,亮如冬日积雪,鲜似春日百花,用瓢舀于碗中饮用,如喝果蔬米粥,这样的茶羹在当时又被称为“茗粥”。

2.盛于隋唐的煎茶法

到了隋唐,制茶技术日益发展,人们将茶叶制成茶饼,饮茶方式便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茶圣陆羽创新了一种烹饮方式叫“煎茶”, “煎”在古时与“煮”意思相近,往往通用,煎茶其实就是煮茶,可此时煮茶的方式可跟汉朝大不相同。煎茶过程十分独特,首先将茶饼烤成赤色,再将其捣成碎末,并加入葱、姜、桔子等佐料,等水初沸时,便把这些混合的茶末投入其中,并加以搅拌,等再次完全沸腾,就可以饮用了,这与其说是泡茶,其精细程度,更像是在做一道菜了。到唐朝中后期,就逐渐不加各种调味品了,只加少许精盐,后来连盐也不再加,完全清饮。

3.盛于宋朝的点茶法

如果说唐朝的烹茶方式重技艺,那么宋朝的方式,更重乎意境了,文人雅士们另创出一种点茶法,不同于之前的将茶叶放在水中熟煮,而是将茶饼磨成碎末,置于碗中待用,同时以釜烧水,待水微沸初漾时即用来冲点碗中的茶末,并调成糊状,然后再次注入沸水,用茶笼击拂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这时烹茶不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人一起,同时操作,看谁技艺更佳,人们称之为“斗茶”。

4.盛于明清的泡茶法

泡茶法元朝就已经存在,但并不流行,直到朱元璋建立了明朝,考虑到茶饼制作麻烦,劳民伤财,就让百姓不必再进贡茶饼,进贡散茶就行,其次,他也喝不惯那碧绿浓稠的茶糊汤,觉得清饮更有滋味,于是改用泡茶,将散茶置于杯中,直接用沸水冲泡沏茶,这样不但简便了不少,还保持了茶的清香,也极具观赏性。这样的冲泡沏茶方式,为后来六大类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一直沿用至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