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史上八大瑰宝,国之重器,民族之魂!
中华文明泱泱5000年文化传承,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唯一一个未曾出现断代的国家,绵延至今、生生不息!其他的三个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早已经断代,甚至已经不可考。如今的埃及、巴比伦、印度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早已割裂,故而称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不加古,正所谓中华文明,亘古亘今,此处我们应该为作为炎黄子孙、中华儿女自豪!
中华5000年文明,涌现了不少国之重器,民族瑰宝,其中有些已经失踪或毁灭,但是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必须牢记历史,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尊严和自豪!
第八:北京人头盖骨(距今约6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
北京猿人遗址
1929年冬天,考古学家开始在周口店挖掘,发现了距今约60万年前的一些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定名北京猿人,也叫北京人头盖骨,后正式名称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现在在科学上常称之为“北京直立人”,属旧石器时代。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古人类遗址像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这样拥有如此众多的古人类、古文化、古动物化石和其它资料。北京人化石就成为世界科学界众所瞩目的稀世瑰宝。遗憾的是,1941年,北京人头盖骨被移交给即将离开北京撤回美国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后失踪,据猜测该头盖骨极有可能流落至日本!
第七:越王勾践剑(公元前494年,春秋时期越国)
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刻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第六:兰亭集序(公元353年,晋朝)
《兰亭集序》拓本
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是中国书画史的巅峰,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后被唐太宗所得,如获至宝,唐太宗死后,侍臣们遵照他的遗诏,将《兰亭集序》真迹作为殉葬品埋藏在昭陵。到了五代十国时候,一个叫温韬的耀州刺史把唐太宗的昭陵打开了,当他打开时候,下令将昭陵里的所有东西都罗列在一本书上,但是如何找也找不到《兰亭集序》。后世学者猜测《兰亭集序》可能藏在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中,值得庆幸的是还没有迹象显示乾陵被盗过!
第五:十二铜人(公元前221年,秦国)
后世模型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曾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集中于首都咸阳加以销毁,铸造了钟鐻和十二个各重千石的大铜人,置于宫廷之中。秦代一石约折合现今三十七点五公斤,以此推算,十二个大铜人就重达四十五万公斤。据传是秦始皇用来防止金属流通,也有传说是秦皇用大禹九鼎所铸。后楚霸王项羽在攻克秦都咸阳后,曾经火烧阿房宫。在火烧阿房宫时,连同象征秦王朝永固的这12个金人也一起烧毁了。
第四:后母戊鼎(公元前14-11世纪,商朝)
后母戊鼎
即司母戊鼎,后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它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重832.84公斤。后母戊鼎是中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中国高超的铸造水平。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第三:随侯珠(公元前690年,春秋随国)
随侯珠(想象图)
随侯珠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随国的珍宝,也称为“随珠”,与“和氏璧”并称为“春秋二宝”。传说随国的君主随侯在一次出游途中看见一条受伤的大蛇在路旁痛苦万分,随侯心生恻隐,令人给蛇敷药包扎,放归草丛。这条大蛇痊愈后衔一颗夜明珠来到随侯住处,说:“我乃龙王之子,感君救命之恩,特来报德。”这就是被称作“灵蛇之珠”的随侯珠。后为秦始皇所有,始皇帝驾崩后失踪。
第二:九鼎(公元前21世纪,夏朝)
九鼎(想象图)
九鼎,是中国的代名词,以及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后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权利象征与意义,亦曾屡次重铸九鼎,武则天 、宋徽宗也曾铸九鼎。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后世传说九鼎在迁往咸阳的途中,有一鼎被大风刮到今江苏的泗水中,其余八鼎入秦,后不可考。
第一:传国玉玺&和氏璧(公元前228年,秦国)
传国玉玺(想象图)
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历代欲谋帝王之位者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两千余年,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令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