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之工业清洗行业
1、开展品牌产品认定工作、全面推进行业品牌建设。“十三五”时期,工业清洗行业品牌化工作全面启动。已建立工业清洗行业清洗化学品验证中心7个。认定工业清洗行业品牌产品18个。
2、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
3、开展行业标准化工作,推进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4、支持科技创新,推进技术进步。
5、完善培训体系、创新培训内容。
6、推进信息交流,加强信息化建设。
1、行业基础性研宄和共性技术开发工作薄弱。
2、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我国工业清洗行业新产品开发还未真正摆脱跟踪模仿的局面,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更显突出。
3、节能环保清洗技术开发相对落后,不能支撑行业发展。由于开发工作落后滞后,技术缺失或水平不高,导致了清洗产品生产过程中和清洗工程中高耗能、高污染的客观存在。
4、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技术装备研制能力不足。
5、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6、亟待提高准入门槛。
7、品牌企业不多。
8、行业标准落后。
9、亟待开发环保型清洗技术。
10、从目前清洗剂的现状来看,有机溶剂清洗剂正处于从非环保成分到环保成分的更替环节,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对人体毒害性大的比如0DS类清洗剂在不断被淘汰,绿色无毒低毒性的友好型清洗剂在不断问世,目前还没有满意的代替类清洗剂出现。
1、全力推进行业品牌化工作,培育30个工业清洗品牌产品,20个工业服务品牌企业,10个清洗产品验证中心。
2、完成工业清洗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完成制修订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4项、团体标准10项。
3、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突破10项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自行研制10套大型成套自动化工业清洗装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4、开发一批高性能化、绿色化和高附加值化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并实现产业化;
5、突破资源制约,重点攻克一批石油石化、新型煤化工、生物化工等行业成套装置清洗技术。
6、清洗废液处理达标排放技术研发取得突破,开发一批节能环保型清洗新技术和新产品。
7、清洗废液处理装置国产化、模块化。
8、大力开发和积极推广低碳技术,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深入,清洗产品生产实现清洁生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十三五”末的基础上再下降10%。
9、创新体系建设逐步加强,在行业骨千单位培育一批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0、推动行业信息化建设,完善协会网站功能,建立行业资源平台,服务行业科研开发、技术进步与商务合作。
1、 围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重点突破和发展高性能化、低成本化清洗技术,重点突破和发展产品精细化、专用化、高附加值化清洗技术。
2、 围绕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于节能减排的清洗技术。
3、 大力发展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及国计民生重大需求的清洗产品、清洗设备、工程技术。
4、培育、支持、扶植推广工业清洗行业品牌产品和品牌产品生产制造企业。
5、完成工业清洗行业标准体系建设。
6、加强清洗废液处理装置研制和工业化生产。
7、围绕突破资源、能源、环境制约,着力发展服务于新型油气勘探开发、重质油等劣质资源高效利用、现代煤化工、生物工程等领域的清洗产品、清洗设备、清洗技术。
8、积极发展高端成套自动化清洗设备制备与产业化技术。
9、突破制约工业清洗行业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薄弱环节。超前部署前沿技术,稳定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夯实科技发展基础。
10、突破限制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自主创新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构建以会员单位产学研用联盟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工业清洗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形成结构合理、全面协调的体制格局。
11、突破阻碍自主创新的政策束缚。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实施力度,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政策,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
12、统筹行业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把加快发展科技生产力作为根本出发点,以制度创新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主要杠杆,建设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全行业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
13、统筹行业校企科技资源。加强校企结合,寓校于企,将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健全科技资源共享、校企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