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已亡上千年,至今被外界称为“中国”,有一件镇国之宝
中国的北方有着广阔的草原,曾经养育了很多游牧民,他们放牧养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当然,这些牧民也会南下侵略,有时候甚至会对中原造成巨大的威胁。因为草原的资源稀缺,所以民风彪悍,为了争夺资源,经常会出现战争,也因为这样,北方的牧民基本上都是剽悍勇猛,是天生的战士。
契丹人曾经是草原上最杰出的勇士,他们不但在广阔的草原上奔驰如风,甚至还建立了强大的国家。“辽”就是他们所建立的政权,今天我们的故事的主角就是辽国的开国之君——耶律阿保机。契丹人并非始终都是草原霸主,事实上草原上的权力争夺比中原更加残酷和频繁。很多战败的民族从此就会消失,融合进其他的民族之中,匈奴就是如此。
契丹从唐朝后期开始发迹,到了宋朝建立的时候已经非常强大了。但是,真正让辽国强大起来,抱成一团的还是耶律阿保机。如果抛开民族观点,仅从政治角度考量,我们就会发现,耶律阿保机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政治家。他虽然出身蛮夷之地,但却并不愚昧。他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子民,也懂得如何教化自己的子民。贞明二年(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称帝。《辽史》上说他:“身长九尺,丰上锐下,目光射人,关弓三百斤”。甚至于他还用一套自创的文字来让契丹人对辽国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那么,这样一位智慧与勇猛兼并的君主,在位二十年,即帝位十一年,庙号太祖葬祖陵,那么,这个“祖陵”是哪里呢?
耶律阿保机的陵寝修建非常之快,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便全部完成。这和我们印象中动辄十几年工程的帝陵完全不同,事实上阿保机的陵寝和中原的帝陵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因为出身草原,所以,契丹人不会讲究什么华丽的土木建筑,他们的陵寝风格一般都是带有强烈的游牧民族特色——有着粗粝的雕刻,粗犷豪迈的线条,甚至完全依山而建,在山腹修建。
阿保机死后就埋葬在山腹之中,他的陵寝凿山为陵,虽然没有汉人帝陵的恢宏气象,可是却非常安全。事实上,从他辞世到现在,一千多年匆匆而去,人们还是没有找到阿保机的陵寝所在地。历史上曾经有很多官盗(比如孙殿英之流)都没有发掘出其坟墓。抗战时期,日本人也曾经组织过一批人前往内蒙草原寻找其墓地,但是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因此,阿保机的陵寝还是完好的,其中应该有很多的考古价值。
我们不妨在这里猜测一下陵寝之中到底有哪些宝物。
首先,阿保机身为契丹最伟大的民族英雄,其最大的功劳便是建立了辽政权。据说当年他曾经在挑选京城的时候,使用过金龊箭。游牧民族嘛,当然会使用这种方式来选择京城地址。据说他当年骑在马上,在草原上奔驰,马背驰骋之际,他抽出了金龊箭向远方射去,箭落地的地方就是后来辽国京城的所在地。因此,这支箭对于契丹人来说肯定有非凡的意义,那么阿保机很有可能在死后将其带在身边,毕竟这是他最荣耀的象征之一。
其二,契丹在当时虽然已经建立了政权。但由于他们是落后的民族,所以还残存着奴隶制度,甚至还有残酷的人殉制度,相传阿保机辞世之际,就有上百人为之殉葬。就连他的皇后也不得不为他断了一只手,那么,从这个因素来推断,很有可能阿保机生前喜欢的海东青也会随之而陪葬!
海东青是鹰中最神异的一种,非常难得,阿保机出身草原,对海东青有着一种非同寻常的迷恋,因此,他很有可能在死后让其陪葬。
最后不得不提的便是一颗珠子。阿保机在位的时候,契丹南征北战非常凶悍,名噪一时的渤海国就是亡于此时,并改名东丹国,命长子突欲(耶律倍)为东丹王。据说阿保机灭亡渤海国的原因之一便是想要夺取他们的国宝定海珠。这个珠子非常宝贵,如同鸡蛋般大小,还散发着淡淡的蓝光,据说还有平定波涛的作用,不然也不会得到一个定海珠的名号,自此,这颗定海珠也成了辽国的“镇国之宝”。
这么神奇的珍珠,在阿保机死后就失去了痕迹,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般。那么,很有可能它已经被到带到了墓室之中,成为了众多陪葬品的一员,永久的陪伴主人长眠于地下。但相信有朝一日,阿保机的坟墓被发现,甚至是被发掘的时候,这颗阔别人间多年的宝物能够再一次散发出令人迷醉的光芒。
耶律阿保机自幼聪敏,才智过人,经过多年的征战,把北方各族统一在自己的政权统治之下,建立起幅员广阔的辽王朝。密切了北方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推动了契丹及北方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也为日後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至今,俄语发音称中国仍为“契丹”,可见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