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这首诗无一悲字,却处处有悲意,短短4句令人叫绝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在晚唐诗坛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杜牧的诗以七言绝句见长,一向享有盛誉。管世铭在《读雪山房唐诗序例》中说:杜紫微天才横逸,有太白之风,而时出入于梦得。七言绝句一体,殆尤专长。沈德潜也认为杜牧的七言绝句托兴幽微,可称盛唐绝之嗣响。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过勤政楼》,便是杜牧水平很高的一首七言绝句。它是杜牧通过勤政楼见到其荒凉的景象后,所创作的一首咏史抒怀诗。其特色是议论警拔、韵味隽永。即杜牧在这首诗中,以出奇的立意、高绝的史识,对唐玄宗的误国进行了谴责、讽刺。
除此之外,杜牧这首诗令人叫绝的地方还在于,它全文无一“悲”字,却句句有悲意。从情感基调来看,这首诗是杜牧在极度悲伤之下写成的,但是他却不着一个悲字,而是以勤政楼的当年之盛,与现今的紫苔之盛,来突出勤政楼的衰败,借此表露了杜牧对国家由盛转衰的悲伤之感。
《过勤政楼》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诗的前两句“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杜牧描写了勤政楼的此时之衰,实际上是缅怀它的当年之盛。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当年庆祝唐玄宗生日的千秋节如今只留下了空名,那贺寿的承露丝囊世上也不再存在。勤政楼是唐玄宗用来处理朝政,举行国家重大典礼的地方,位于长安城兴庆宫的西南角。
开元十七年(729年)八月五日,唐玄宗为庆祝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钦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每逢千秋节,唐玄宗都会举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寿,是为承露丝囊。由此可见,勤政楼的当年之盛。但如今却是名空在,丝囊无,体现了杜牧的感昔伤今之情。同时,勤政楼的荒凉也意味着唐王朝的衰败。
诗的后两句“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可以说是杜牧对勤政楼的荒凉进行的具体描写。即如今的勤政楼,只有那紫苔得意地生长着,因雨水浇灌它长得很旺很盛,直长得上了那门扉上的铜座铜环。单纯的从景色来看,可以想象杜牧走过这个勤政楼遗址的时候,所看到的必定是杂草丛生,人迹稀少,重门紧闭的一片凄凉、荒寂景象。
从写法上看,它采用的是《诗经·王风·黍离》中的笔法,用宫院中的植物茂盛生长暗示王朝的兴衰之意。即杜牧用紫苔的滋长反衬唐王朝的衰落,它也是一种小中见大手法的运用,令人叫绝。而勤政楼被人遗忘而常年冷落的凄凉衰败的景象,又触动了杜牧此时惨淡失意的心情。因此,可谓是句句都透露出了悲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