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文魁脉学》
写在前面:
《文魁脉学》是从网上图书馆上一字一字摘录下来的一部脉学专著。脉诊是中医临床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实用性强,患者的信赖度也很高。然对脉诊的掌握与感悟也可以说是中医四诊中的最难点。在中医大学教育中,对于脉诊的理论介绍的不多,对其的实践感悟则更是少有机会。如此,对于脉诊的掌握只能依赖于自身的临床体验。而一部好的脉诊专著则显得是尤为重要。因为有了多年的临床感悟与实践的积累,则为脉诊的再学习再实践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条件,前面两年多的时间,在第一次学习《文魁脉学》的基础上,临床体验有了很好的效果,这次想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次精读,以期能获得更深层次的感悟并随时参与临床实践,所谓“读经典,做临床”是也!这次再读想采取以摘录书中重要字句、章节同时加强理解并记忆的方法,看到哪,摘记到哪,没有一定的格式和顺序,有时可能要加上临时的心得按语,权做心悟而已。
《文魁脉学》赵氏自序:
“ 尝谓:临证之要,务求其本,审证求因,察舌观色,重在脉象,病状万千,终当以脉定夺”
鞠按:说“临证之要,务求其本”,而真正做到则是很难,难就难在中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临床学科,没有理论,有如盲人摸象,有了理论而没有临床实践,则是纸上谈兵,而其要点则在于,中医理论的学习与临床实践的感悟二者都需要很深的功夫与很高的悟性,缺一而不可。
“审证求因,查舌观色,重在脉象”这就是后面所说的所谓:脉舌色证。应当提到的是,这是与在大学里所学的“望闻问切”相同又不同的中医临床诊断方法。脉舌色证主在脉诊与望诊,而证则是最后的结论,最后或适当参考问诊;而后者则是以问为主,辅之与其它三诊。显然,前者比较后者的难度要大得多,没有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及很深的脉理理论与实践是不可能完成的。
“审脉之要,分为八纲,以定表、里、寒、热、虚、实、气、血之分;诊脉之法,分为四部,从浮、中、按、沉以定卫、气、营、血;各部兼脉,最宜详审,以辨邪正盛衰,标本缓急,而定先治后治,权衡法则。
鞠按:这里说的诊脉的要点和方法,要点是能够通过脉诊分出表里寒热虚实气血之八纲;方法则是浮中按沉以定卫气营血。要点也是目的,方法中比浮中沉法多了一按法,以定卫气营血,比较可取。
“凡诊脉,以浮中知其功能及表象,按沉探其营血及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