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怀明:马来西亚淘书记(淘书看世界之五)

到异国它乡去了近一个月,没带回什么土特产,倒背了一大堆中国旧书回来,我的马来西亚之行也因此算是有了一点特色。

比起前些年,如今出国可是容易多了,即使没有探亲、留学的机会,只要有钱,想到国外转转已不算什么问题,尤其是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这些东南亚国家,正是当下出国旅游的热门地区,花上几千块钱就能转上一大圈。

槟城的新书店也不多,以大众书局店面最大也最有名。

不过,去的人虽多,呆的时间却很短,一个星期的走马观花,想要对这些地区的风土人情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就不容易做到,更不用说淘旧书了,这只能在对一个地方相当熟悉的程度才能做得到。

相比之下,我就幸运得多,不仅在马来西亚呆了近一个月时间,整天和当地人混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在这里以很便宜的价格淘到了一批中文旧书,对当地的图书市场有了些直观感性的了解和认识。

在大众书局,尽管有促销活动,但实在没有想要的书,只得空手而归。

想想也真有意思,这些中国图书本来是肩负传播文化薪火的神圣使命越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的,结果使命没完成,被我背了回来,也许这正应了一句中国老话:叶落归根。

我所去的地方叫槟城,是座岛城,为马来西亚第三大城市,同时也是华人最为集中的地方,华人占当地居民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在这个城市里,根本不用担心语言问题,操着普通话、闽南话或粤语,吃饭、购物都不成问题。

本来我去的时候也有买书的打算,主要想买一些港台版的图书。虽然如今大陆地区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但要在内陆购买港台版图书还是相当困难的,虽然也有少数几家书店做这种生意,但数量太少,根本买不到自己想要的书籍。

那些曾经的中文书局,有的已变成纯粹的文具店。

刚到槟城的那几天,自然是游山玩水,品尝小吃,足迹也就不限于槟城,远到云顶,近到太平、大山脚等地,匆匆忙忙地跑了一圈。

渐渐地,就犯了老毛病,问当地的朋友有没有书店可逛,这个心愿很快得到满足,市里几个稍大点的书店都去了,但逛的结果并不满意。这里的书店多卖英文、马来文图书,华文书太少,而且还大多是大陆版的,不过把定价翻一倍而已。架上聊聊的几本港台书价格昂贵,加之没有自己特别想要的书,也就没有购买的欲望。

但还不死心,专门请教了几个喜欢淘书的朋友,才知道这里有一个专门卖旧书的地方,叫棺材街,因街道两边除书店外还有不少棺材店,所以就叫了这么个很晦气的名字。

当我来到棺材街,走进一家名叫商务书馆的书店时,凭直觉意识到,这个地方来对了。这是一家品位很高的书店,主要经营人文社科类图书。仅是两岸三地出版的张爱玲作品及研究论著,就摆满了一个小书架。不过让笔者更感兴趣的则是楼上的打折旧书。

楼上所摆多为大陆版图书,也有一些港台版图书,这些图书不仅出版年代较早,而且所打折扣也很低,一类是四折,一类是二折。折算成人民币的话,不少只有几块钱甚至是几毛钱。

比如卢前的《明清戏曲史》,建国后就没有再版过,这里有香港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的,竟然只要0.28元。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79年版的吴恩裕的《考稗小记》,国内没有出版过单行本,竟然只要1.2元。再比如《小说书坊录》,国内早已绝版,很难买到,在这里2.2元就可到手。这与国内书店将旧书大幅度提价的做法恰恰相反。

有的则仅剩下一个店名。

据店员介绍,这些旧书都是从吉隆坡总店进的,因长期积压,只好打折处理。不过也没有特别兴奋,因为回国行李有限制,只能带二十公斤,且自己要带的东西本已不少,要是邮寄,价钱昂贵,也不划算。所以也就不能放开买,只能买一些跟专业关系密切的书,毕竟自己买书的目的是为了研究需要,那些不太急需的书只好放弃。就这样,挑挑选选,还是买了一大堆。

跑了两趟后不甘心,想到还有这么多好书在那里受冷落,甚至有要当废纸卖的可能性,加之有传言这家书店因生意清淡很快要关门,不禁为这批旧书操起心来。即便自己带不走,也要为它们找个妥当的安身之处。

于是向当地一家学院的负责人力荐,猛说一通这些书如何有价值、书价如何低之类。结果还真有效,校方马上决定让我帮他们的图书馆挑书,上限为两千马币(相当于人民币四千元)。钱虽然不多,但书定价那么低,这笔钱已经能买不少了。

斑驳的店名保存着当年喧闹繁华的记忆。

于是和校方人员专门又去了一趟,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图书择要挑了一批。自然,顺带着又为自己淘了几本。事后据一些老师讲,这家学院平时买书还没有这么大方过。看来我还真是办了一件好事。

书店之外,还和书友一起去逛了一次当地的跳蚤市场。据他介绍,在这里随时可能会有意外发现。可惜我运气不好,没有那种眼前一亮的奇遇,只是在一个印度老人的杂货摊上见到一本1875年出版的中英文对照的中国文学作品选。可惜里面被虫蛀的实在太烂了,没法翻阅,虽然开价只有十马币,但还是没买。后来想想,又有些后悔,但因行程较忙,也就没有返回再买的机会了。

到大山脚玩的时候,正遇到当地办书展,这自然是要看一看的。可惜书展已近尾声,书大多打包了,所剩的也多是大陆版的新书,在国内很容易买到。

与这些书店一起走入记忆的,还有那种有些诗意的传统生活方式。

在马来西亚淘书,还有一个好地方不能错过,那就是各类寺庙。槟城这个地方华人多,佛寺也多,香火很盛。不少寺庙里都摆着书籍,有些是信徒捐钱刊印的,有些是信徒家里的藏书,内容自然都是与佛教有关的,品种很多,耐心挑选,说不定能有惊喜的发现。这些可以随便拿,不像中国那样要用钱买。因素来对佛教有兴趣,也就挑选了不少。

就这样连淘带拿,加上当地朋友所送的书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竟搜罗了满满一桌子书。全部带回肯定不行,于是又费了不少心思,进行了一番筛选工作,自己不能带回去的,就只能抓紧时间阅读,送给朋友了。为此,还着实用了几天工夫读书。

棺材街上如今也不是没有书店,比如这家印度人开的二手英文书店。

这些从异国淘来的旧书,虽没什么珍本秘籍,但对自己来说,还是很有用的,而且淘书的过程也是蛮有趣的,也算是不虚此行吧。只是有点对不住这些书籍,本来是到人家那里传播中国文化的,结果任务没完成,活生生被我背了回来。

附     记

这篇小文写于2002年笔者第一次去马来西亚时。后来又相继去了六次,除槟城外,还到过吉隆坡、太平等地,但再没有淘到过一本旧书,文中提到的商务书馆早已倒闭,棺材街的旧书店纷纷歇业,如今这条旧街上只有少数几个斑驳的店名尚存,诉说着一段沧桑。

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笔者没有见到过马来西亚旧书业的兴盛(事实上也从来没有兴盛过),但经历了它的衰落甚至可以说是消亡,小文算是一个观察记录吧,记录马来西亚华人一种逐渐失去的传统生活方式。

(0)

相关推荐

  • 民国时期文献保护 | 对“古书年”的一种看法(一)

    只要对民国出版史略有了解的人,就不会对那时候所出<四部丛刊><丛书集成><四部备要><二十五史>等几套具有标志意义的"大书"感到陌生 ...

  • 孔夫子旧书网PC版

    孔夫子旧书网电脑版,是孔夫子旧书网的一款应用软件,孔夫子旧书网电脑版有很多古书.古籍善本.绝版书等等,很多爱好古书的人们其中不乏学者.收藏家在此聚集. 应用简介 孔夫子旧书网电脑版是一款网上购物的软件 ...

  • 喜阅成都

    彭志强 (2020年12月10日   第 07 版) . 新华文轩西南书城外景 方所(成都店) 毛边书局·桃蹊书院举办的第十八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生动活泼 宽巷子的见山书局 "至今巴蜀好文雅, ...

  • 苗怀明:印数少的书(淘书看世界之九)

    一本书印数的多少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内容和水准固然重要,书名之类的因素同样不可忽视. <珍本禁毁小说大观> 比如萧相恺先生的<稗海访书录>一书,记录其为编撰<中国通俗小说 ...

  • 苗怀明:曾做偷书贼(淘书看世界之二)

    上大学那阵子真的很穷,父亲整天省吃俭用,每月也只能给我寄个二.三十块钱,临毕业前花钱多的时候最多也就寄五十块.在京城这个能花钱的地方,正值能吃饭的年龄,那点在家里看来颇为奢侈的钱加上学校发的助学金,除 ...

  • 苗怀明:远去的书香——话说读书与淘书

    说到书这个字,脑海里首先浮现的不是别的,而是层层叠叠堆在地上的半屋子书,这些都是近期新买的和朋友惠赠的,还没来得及上架,也没想好怎么上架,书房里实在放不下了,这样凌乱地堆在一起可以看作是一种逃避. 来 ...

  • 苗怀明:结缘网络淘旧书(淘书看世界之八)

    四百多张汇款单,两万多元书款,上千册来自四面八方的图书,一批至今未曾谋面的书友以及围绕买书.读书所发生的一系列或庄或谐的故事--这是笔者两年多来网络淘书的一份真实记录,也是一段弥足珍贵的人生记忆. 笔 ...

  • 苗怀明:流落街头的签名本(淘书看世界之七)

    在笔者的藏书中,有不少有作者本人的签名.这些签名本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作者送给笔者本人的,一种则是作者送给别人,被笔者在旧书店里或旧书网上淘到的. 梅节先生题赠笔者<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 ...

  • 苗怀明:琉璃厂的黄昏——对一处人文风景的怀念(淘书看世界之六)

    曾经是古旧书店云集.珍本秘籍叠出的北京琉璃厂不仅盛况早已不再,而且也已逐渐从当代知识分子的视野中淡出,这话可能说得有些偏激或过分,但它确实道出了北京琉璃厂在现时的尴尬生存境地. 昔日的琉璃厂 如今,全 ...

  • 苗怀明:旧书业的凄凉守望——想起老姚(淘书看世界之四)

    短平的头发,厚厚的镜片,身材高大,背微有些驼,六十来岁的年纪,温和.斯文,像个文弱书生,或坐在店里看书,或忙于整理书架.这大概是我对老姚的全部印象. 称老姚固然是出于礼貌,但也是无奈之举,因为直到目前 ...

  • 苗怀明:一生运命寄旧籍(淘书看世界之三)

    认识花猫(准确地说是花脚猫)是在2002年夏天,当时大家都在天涯社区的闲闲书话版玩,网络售书刚刚起步,花猫是第一批网上售书者. 那时候的花猫与其说是一只猫,不如说是一只鸟,整天唧唧喳喳的,灌水的热情明 ...

  • 苗怀明:线装书的故事(淘书看世界之一)

    在我十年京城求学的生涯中,只见过两个来自广东的同学,老谢就是其中的一个.之所以要如此强调广东,是因为从那个地方来京城读书的人除上海之外是最少的.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广东属先富起来的地区,那里同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