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中会寺人文纪实
千山中会寺是千山五大禅林之一,位于千山仙人台景区的五老峰山坡上,因为北有龙泉寺、祖越寺,南有大安寺、香岩寺,而安居于中心位置是千山诸高僧开会、议事飞讲经说法的道场,故名中会寺。又因其四周的壑谷中梨树很多,五月漫山遍谷,一片雪白,香气四溢,故名香雪寺。据史料记载,中会寺始建于汉,后经唐、宋、元、明各代修建,现占地面积为527平方米,殿宇依山临洞,高低错落,与四周山峰浑然一体,不仅布局十分精巧,而且建筑工艺亦十分优美。中会寺建筑集明代歇山式和清代硬山式建筑风格于一身,许多建筑别具一格,堪称山中一绝,倍受中外游人所钟爱。明嘉靖翰林院撰修龚用卿在《中会寺》一诗中写道: “寺远山僧少,丛林草经深,悬崖盘石磴,古殿度山岑,树密迥溪同,岩幽向日阳,欲将金印解,潇洒定禅习。”。从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看见山中美景都想放下官印来千山长住。
中会寺山门修建于民国23年(1934年),此山门是千山为数不多的排楼式的建筑,而在山门上有一副对联写道“为涤尘襟寻宝刹,愿新庙貌焕灵光”,在横额上写道“中会古刹”四个字,这也是中会一景,这副对联意思是说人们远离尘世的喧哗与烦恼,来到了僻静的古寺,希望崭新的庙宇能焕发出神灵的光茫,庇佑着虔诚的人们。两侧山门上有“林部” “哩汔” “祗垣”和“觉场”等,这些都是佛教用语,是指中会寺是僧人们练功和休息的精室美舍。在山门后有棵古松耸立云霄也是中会寺一景观“尚礼松”。“尚礼松”如一位忠诚的哨兵守卫在山门前,又有如彬彬有礼的门童在欢迎诸位的到来,它已经在这里有400年的日日夜夜。
中会寺的建筑,明显的有新旧之分,新的建筑为毗卢宝殿,是中会寺最宏伟的建筑,是历经三年修建,在1999年全部竣工,6月1日铜佛开光大殿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为仿宋建筑,高16米, 属三层飞檐斗拱雕建筑风格,里面供奉着亚洲第一千佛,其头高2米,身高3米,莲花座7米,总高度12米,重13,6吨,内为铜塑,外部18K金铂包裹。毗卢遮那佛为法身佛,而佛有三身,为法身,报身和应身佛,法身“为普一切处”,也就是说无处不在之意,因毗卢遮那佛身座有一千座佛,故又称“千佛绕毗卢”和“千佛殿”,大殿两侧壁画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佛祖释迦牟尼从出生涅槃的过程,释迦牟尼佛原名为乔达摩希达多,是加比罗卫国的王子,他出生于公元前565年,在他母亲40岁那年,由于摩耶皇后睡午觉,梦到一头白象驮着一个婴儿钻入腹中,从此受孕,而且到娘家路过公园蓝毗尼公园,由于无忧树上无忧花生的美丽,摩耶皇后伸出右手,从右肋生下乔达摩希达多,而他刚出生时就能口能言飞步能行,当时是走了七步,朵朵莲花,他口中称“天上地下为我独尊”,由于他出生这些奇特的事,他的父亲净饭王派星象学家看相,当时星相学家就说乔达摩悉达多将采会出家,净饭王知道儿子会出家,非常舍不得,于是在他少年时就大兴后宫,修了春飞夏飞秋飞冬四个宫,希望能留住儿子的心,但在乔达摩悉达多十六岁那年,有机会出宫,看见人有生老病死这八种苦,于是他想将来成为国王也免不了这些苦难,于是准备出家,但是父皇不同意,在他十九岁那年,遵父命与邻国的公主摩耶陀罗为妻,后生一子罗喉罗,但是在29岁那年,乔达摩悉达多还是抛妻弃子离开宫庭荣华富贵进行苦行,经过6年苦行之后,在35岁得到正觉,传法45年,讲经300余次,在80岁时涅俊少进入一种不生不灭的状态。墙上还有泥塑浮雕二十四诸天神在为佛祖送行,而在毗卢遮那佛另一侧则是佛祖传法过程中的许多故事,比如持剑刺佛、火化莲池等故事。 转过大殿,可以看见比较古老的建筑。首先,看到的是天地楼,它是千山唯一一座芜殿式庙宇建筑,砖木结构,面积达2l平方米,东西各有小门楼一座,颇具小巧美之特点,居高临远,美不胜收。
天地楼对面是一棵三百年的古柏,此树有淡淡的香气,也被称为香柏树,在树后是观音殿,殿门前上有一幅楹联“大慈大悲观音愿,救苦救难菩萨心”,是说观音是世间最具同情心的大慈大悲救难菩萨。殿内供奉的是千手千眼观音。它是观音三十三法身之一,相传她有二十五只手和二十五只眼睛,每只手和每只眼睛都有40种法力,故称为千手千眼。两侧为文殊和普贤菩萨。他们分别骑着狮子和大象,代表着智慧和真理。殿两侧还有十八罗汉,整个观音殿内也都是铜佛为主。
绕过观音殿为中会寺正殿祗圆法界,这里是高僧讲经的精室美舍,中国供奉着佛主释迦如来,整个殿庙重建于明万历八年,面积100平方米,硬山式建筑,原为透龙映脊上二龙用铁铸成,为千山中绝无仅有之奇观,殿内供的横三世佛,中为释迦如来,右为消灾廷寿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东西为韦陀,西面为伽蓝菩萨。
位于五老峰南坡上有一白色砖塔,高2米,四棱形呈白色,远看如瓶,故名为净瓶峰,塔基甚小,仅能容五六人并肩而立,足下百丈深崖,令人毛骨悚然。从西向东望去,大殿斜脊呈八字形,两边跑兽排列有序,大尾直竖,形成尖状,远处净瓶峰上白色的宝塔与大殿斜脊前后相叠,高低错落,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又称斜脊宝塔。
中会寺自然风光也十分美丽,寺内有犀牛望月,寺西有“观音倒坐”“海螺峰”“宝剑刺鱼”,被誉为中会十二景,它们各具特色,维妙维销,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惹人留连忘返。
今夏梨花盛开的季节,有机会与《珍藏千山》作者孙华阳老师一起前来千山中会寺采风,看望中会寺自静师傅,自静师傅对摄影颇有研究,经常拍摄中会寺人文摄影作品很有功力,同行的草海大哥对千山的诗文、书法更有很深的造诣,同时他也是国内著名的书法家,出版多部散文、小说、诗歌著作,近年来对摄影颇感兴趣,文化人对摄影有很多的感知,摄影作品有很多独到视觉展示。成明(askcm)途中听了他们许多关于千山人文景观的讲解,对千山人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千山:拍不尽的风景,听不完的故事,看不透的千山---
作者声明:本帖为本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