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黑格尔的“实践”概念

说起近代的几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俨然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若谈起马克思主义的前身,就要讲起那个曾经影响了无数伟大哲学家,尤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前提的伟大哲学家——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时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许多学者认为,黑格尔的思想对于后来的存在主义以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前身。因此,今天来谈谈黑格尔的“实践”概念将会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一、什么是“实践”概念

在浅谈黑格尔的“实践”概念之前,我们先要理清楚一个逻辑,“实践”概念的形成在中西方都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笼统划分的话,就是从形式的实践概念演变到道德的实践概念,最后才衍生出近现代中经验的实践概念。

“实践”概念本身是西方哲学圈子里一个十分基本但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不过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实践”这个词汇已经在中国传播开来,逐渐被所有国人所接受,所运用。

而黑格尔曾在一段时期内认为:动物合乎目的性行为便是一种实践。他也将这种“实践”概念称之为“本能”。除了“本能”的提出之外,黑格尔还认为,人与动物一样,都是生命,而作为生命,都有能动性。

我们若通俗点来理解,就是指生命体除了内在,还需要有外在。比如说人除了有灵魂,还必须拥有肉体。如果一个生命体仅仅只有内在,那么就无法通过外在来实现内在,如果一个只有灵魂,那么那个人无法通过肉体来表现出自己的灵魂。

二、人类的“实践”与动物的“实践”的差异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我们知道人是可以拥有思维的高级动物,但倘若以黑格尔的角度来说,人类则是拥有灵魂的高级生物,也就意味着人与动物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得出的结论便是:人对于外在的实践关系,是不可能完全的像动物一样去依靠本能。既然跟动物有所区别,那么相对应的,人是能够察觉到自己的实践目的。

黑格尔在《自然哲学》中是这么描述人跟动物的区别:“自然界事物只是直接的,一次的,而人作为心灵却复现他自己,因为他首先作为自然物而存在,其次他还为自己而存在,观照自己,认识自己,思考自己,只有通过这种自为的存在,人才是心灵。”

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不单单是因为人拥有思维逻辑,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目的,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意志的活动。动物只能听命于其体内的本能所带来的冲动,人却能够对于自己的行为作出决断。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人的“”实践是自由的,是可以由人自我操控的。但是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黑格尔在书中强调过一个观点:意志的自由不是指主观的任性和为所欲为,而是指人是具有自我限制的能力。

以黑格尔上述的观点,举个例子的话,我们可以说自杀是一种舍弃一切的方式或者懦弱的逃避方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行为的本身是自由的,是人自我选择的“实践”的目的。

三、人与“实践”概念的关系

歌德曾经说过:“立志成大事者,必须善于限制自己。”人之所以要限制自己,并不是要根除一切的欲望,立地成佛,而是必须通过决断,来让自己的目的得到实现。但不管怎么说,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存在了许多不确定的情况,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是可以控制的,因此人可以强迫自己去做那些违反自己“本能”的事情。

打个比方,如果说人们的本能是想要获得自由和幸福,但是为了获得想要的东西,就必须去做那些让自己感到不幸福和不自由的事情。例如吃一顿美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为了能吃上这段美食,我可能要去做几个小时的工作,去做一些我不喜欢做的,但是能够让我得到报酬的事情。

尽管我十分的不愿意,但是为了某个我的“实践”目的,我可以通过意志来改变我的“实践”活动。只有当人们把自己限制住,使得自己的主观意志得以符合客观的现实,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好比为了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必须限制自己想要去吃美食的“实践”行为的目的。

恰恰正因为人拥有者自我管控的能力,所以人能够超越其它动物,无限的扩大自己的“实践”对象。在这里,黑格尔曾经引入了世界的观念,他认为现在的社会是一种经过人改造的自然,主要是将所有人绑在一起,通过命令与服从种种不同的方式,将人限制在一种具体的现实的精神方面的关系网里。

所以在黑格尔的“实践”概念之中,他把自然界、社会和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都看作为人的“实践”对象。

黑格尔的“实践”概念固然拥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当我们来剔除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后,会发现黑格尔的实践概念有着许多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

首先是动物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思考和行动能力,这点在哺乳类动物上尤为显著,可以说,黑格尔所讲的意志的主动,能够打破本能的做其它“实践”行为目的的这样一种属于人类的行为,其实也早已不是人类的特权。

所而在今天来看,我更倾向于理解成,人类之所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类能够对宇宙发展规律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人类社会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人类社会的真理是要通过人类长期的“实践”活动所得到的。

虽然说黑格尔在他的所有著作中,都将人类的精神作为主体,将内在必须借由外在来表达出来的观念十分新颖,它的发展的逻辑以及历史过程,都是离不开“实践”概念的论述,没有外部,内部是无法进行任何的实践活动,没有实践活动,也就无法证明内部是否存在,或者说,无法去创造内部所想要的一种目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实践目的。

直至今天,黑格尔的“实践”概念仍然有着无数的拥护者与反对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黑格尔对于“实践”的概念,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想象,也为了其他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黄其洪,蒋志红 论实践概念的三个层次. 现代哲学 2009年第2期/三月号

雷永生,陈晓希 论黑格尔的实践概念. 外国哲学(第3辑)1983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