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忆|“鬼捏馍”
随园先生《子不语》卷二十二云:洞庭山多饿鬼。其家蒸馒头一笼,甫熟揭盖,见馒头唧唧自动,逐渐皱缩,如碗大者,顷刻变小如胡桃。食之,味如面筋,精华尽去。初不解其故,有老人云:“此饿鬼所抢也,起笼时以朱笔点之,便不能抢。”如其言,点者自点,缩者仍缩。盖一人之点,不能胜群鬼之抢也。
此种现象,少时在乡间过年蒸馒头时,俗称“鬼捏馍”,我亲身经历见过多次——一锅馒头下来,其它的一切都好好的,只有中间的一个却没有发起来,成为了一个死面疙瘩,赫然伫立在其间,鹤立鸡群的让人不寒而栗。故而豫东地区每逢红事,蒸馒头出锅时,用高粱桔蘸红水,一个一个点在馒头正中央,初不知其意,仅以为图个吉利,今读有鬼君之《见鬼》,顺藤摸瓜牵出这段故事,始知如此因由也。
根据回忆及文献记载在,昨日发了一篇朋友圈,结果全国各地很多书友都言说此种故事,看来,“鬼捏馍”现象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古代,也不仅仅局限于豫东地区,乃古今中外之普遍现象也。
然吾辈无神论者,自然不信怪力乱神,此种现象究竟如何科学呈现呢?于是,一大早来到办公室,求教于物理和化学老师,并查阅资料,得到科学结论如下: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在蒸制过程中,冷凝水流注到了食品表面,导致生面坯不能完全膨胀,最终发展成为凹凸不平的表面。具体来说,一种可能是由于锅盖或锅壁温度较低引起的冷凝水滴在了食品表面,或者由于烹饪开始时火候过大,引起食品内部和外部温差过大在食品表面形成了冷凝水。这种现象多见于包子和豆沙包等带馅的食品。有的也可能是开锅盖的时候冷空气瞬间和热食品相遇形成冷凝水。这种情形多见于冬天。更过的情况则是馍在蒸熟过程中发起来的泡泡,由于在出笼时泡泡内的气体温度很高,在冷却过程中体积缩小,导致整个馍收缩,形成皱巴巴的表面。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如何解决呢?专家们提出如下建议:
(1)上锅之前及时擦拭掉锅壁和锅盖上的水。
(2)在蒸带馅料的食品时,火候开始时不要太大,让馅料慢慢受热,内外温差不至于太大。
(3)蒸制时在锅盖上压一条热毛巾,但注意不要堵住出气孔。这样可以防止锅盖被水蒸气冲击乱颤导致冷凝水溅射到食品上。同时毛巾可以很好的起到稳定温度分布的作用,使得温度分布更均匀。
(4)避免使用金属锅。但是现在家里一般都是金属锅,那么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放在风口上蒸制。由于金属的导热性很好,这样会导致锅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引起“鬼捏馍”。
(4)蒸好后不要急于掀锅盖,更不要将锅放在风口冷却。等待10分钟,待其稍微冷却后再打开。尤其是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