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艾灸养生,这几件重要的事情千万不要忘记做,错过了今天,寒冷一整个冬天
2020.11.22
农历:十月 初八
庚子【鼠】年
丁亥月 已巳日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即太阳到达黄经240°时。
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是指,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雪下得次数少,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小雪节气,意味着我国华北地区将有降雪,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并且夜冻昼化,而南方地区北部开始进入冬季。
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小雪节气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小雪以后已呈初冬景象,大雪以前降雪的机会很少,积雪比降雪的机会更少,偶尔可见天空“纷纷扬扬”,却不见地上“乱玉琼浆”。
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小雪节气的前后,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的,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其影响。有的人会明显的感觉到情绪浮躁、身体乏力、各种郁闷……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是因为你的体质出现了阳虚的症状。
做好以下事情对我们身体也是很好的,可以让我们温暖的度过将要到来的冬天
我国传统的医学理论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
特别是在冬季,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而人应乎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阳,更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小雪节气里,天气阴冷晦暗光照较少,此时容易引发或加重抑郁症,所以应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正如清代医学家吴尚说:“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
小雪已是初冬季节,天气较为寒冷,起居要做好御寒保暖的工作,防止感冒的发生。同时,可食温补性食物和益肾食品。
温补性食物有羊肉、牛肉、鸡肉、鹿茸等;
益肾食品有腰果、芡实、山药熬粥、栗子炖肉、白果炖鸡、大骨头汤、核桃等。
这个节气里,室内暖气都开始供暖,外面寒冷,人们穿得严实,体内的热气散发不出去,就容易生“内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容易上火。
建议大家可以多喝点热汤,比如白菜豆腐汤、菠菜豆腐汤、羊肉白萝卜汤等,既暖和又能滋补津液。
小雪节气要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
每晚用热水泡脚(患有不适合泡热水的足部疾病者除外),用热水泡脚能刺激足底穴位,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
冬天是天寒地冻、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会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
因此,冬季养生要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阳虚体质者在此时主要表现为怕冷、四肢冰冷、晚上睡不暖、脸色苍白、没血色、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小雪是比较适合“补”的季节,除了食补养生外,中医传统的艾灸养生保健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以其显著的功效,用无痛温和的手法,来补充阳气,调理身体平衡。利用艾的药效及熏灼的火力,刺激经络腧穴,打通经脉,调节脏腑,增强新陈代谢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太冲穴
位置:位于足背,第1、第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波动处。
主治:中风、眩晕、月经不调、痛经、黄疸、胁痛、癃闭等
功能作用: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神阙穴
位置:在脐中部,脐中央
主治: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等
功能作用:温阳救逆、利水固脱
肾俞穴
位置:人体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
功能作用:外散肾脏之热
涌泉穴
位置: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主治:肺系病证,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
功能作用:散热生气
除了艾灸之外,在精神调养上要做到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避免烦扰,以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要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
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保证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