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心理学家不建议家长让自己的孩子穿旧衣服?
主要有几个原因:
首先是控制感缺失。所谓“控制感”(A sense of control),指的就是个体对于自己做出的选择以及之后的结果之间存在的一种一致性认知,这种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体的身心状态。
一旦无法自己掌握这种控制感,个体很容易变得失去自主能力,甚至是罹患一些精神类疾病。
那么假如一个孩子从小就被迫穿别人穿不上而剩下的衣服,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亲哥哥、亲姐姐,这种行为也是会产生十分大影响的。首先他们无法决定自己是否想穿,其次就是对于衣服的好坏没有发言权,只能默默地去承受。
渐渐地,这种行为会让孩子们失去安全感,在生活当中的众多方面都失去依赖的感觉,之后成长的过程当中也十分的没有自主能力。
于是在生活当中,这样的人难以去建立十分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交往的过程当中也会表现得十分自卑、没有信心,得不到他人的认可,最终陷入一种艰难的处境当中。
其次,将导致缺少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包括三项:分别是自信、自尊以及自爱。在心理学家罗杰斯看来,自我价值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自我的形成,其主要表现就是是否会在最大程度上去支配自己的潜能。所以对于个体而言,自信、自尊、自爱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生活当中,只有那些时时刻刻保持自信的人,才有能力随时以最好的状态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问题。
然而,那些自我价值感不足的人们,会为了得到外界的认可而在生活当中对自己进行一种“包装”,让外界认为自己能力很强大,并且误认为这种行为能够得到外界的尊重。甚至会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而去故意地贬低、造谣,来污蔑一些人。
所以在很多孩子看来,他们也许十分在乎自己的外在,但是由于经济原因,只能被迫地穿别人剩下的衣服。
这本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他们也许会发现,这种行为久而久之,自己就会习惯这种生活,甚至会主动去向别人讨要剩下的衣服,成为一个“伸手党”,甚至会成为外人眼中的“乞讨者”,这是十分不利的。
无论关系多么的亲近,一旦形成这种“施舍”与“讨要”的关系模式之后,就十分难以改变了。
最终即使他们渐渐成长,不再过之前那种拮据的生活,可能也依然会保持这种生活习惯,习惯性地向别人讨要一些东西。这导致他们的存在感与自我认同十分不足,并且会招致别人的反感。
自控能力不佳
自控能力较差的年轻人会在生活当中存在很多不良嗜好,比如年轻时就染上烟瘾、不重视学业、不务正业等等。大概率会因此而导致自己的与人交往能力比较差,不会和他人建立联系。
我们可以借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个体之所以会有做事情的动力,就是因为会产生各种需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才会产生做事情的动力。并且这种需求与因此产生的动力都是会根据人生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
这些人连生活最基本的物质需求都难以被满足,那么之后的进一步的发展就更加难以进行了。
所以当你作为一个家长时,面临窘迫的经济条件时,最好也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条件,让他们能有属于自己的衣服穿,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并且当你处于一个暂时比较窘迫的经济环境之中时,你也更应该注意对于子女的教育,要告诉他们,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只是经济上的,更是为人处世上的。真正的财富是良好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