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奔驰事件”谈沟通:我们为何反感官腔?
专栏作者/多吃肉少喝汤
医药生产人士,吃肉不喝酒的云吸猫师。
奔驰漏油事件无疑是最近最火的话题之一。本来已经坐下来,尽量心平气和的谈论解决事情。但车主被这位女领导一番皇恩浩荡的官腔顺利激怒。
在见证了一个优雅女性如何被逼上引擎盖的同时,也见到了另一位女性领导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沟通过程打官腔到底是多么的让人反感?
官腔自带系统背景,从语气到词汇都是一种蔑视
女领导一身“政”气,高大上的开场白,悲天悯地的同理心。又是董事会,又是德国产品会,都透露出一个潜台词,“我很忙,你这事,不应该找我”。
其实,在医药行业,也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不过,我们的词汇会更加牛。
“我们的企业早就过了GMP,ISO9000也早就过了,而且还是冷链运输,所以药品质量绝对没问题。关于您向我们索要COA,我第一时间就通知了值班的QA,相信很快就能邮寄过来。”
你觉得已经说的够清楚明白了。对面客户却想骂人,为啥?专业词汇太多,你的客户不一定懂这么多。你觉得多说专业词汇才显得专业,在他看来却是蔑视。
为什么说用行业词汇通外行沟通是欺负人,因为你根本没打算让对方听懂。
如果你说自己没系统培训过,所以不能把这种沟通方式当成蔑视,那么说明你们公司根本没重视这位客户。如果真的重视客户,还能安排一个没经过培训的人来沟通?
当你选择了官腔,那就是选择了客户开启敌意模式。
官腔本质上讲,是种话术
无法体现解决问题的诚意
女领导整个谈话过程中,都包含激情与话术特色,可以说完全胜任任何一个对外踢皮球的机构岗位。
不接关键问题,东拉西扯,让整个沟通过程洋溢着以下内容。
“现在需要等待”
“我们正在跟进”
“流程上没有错误”
“正在走程序”
“目前无法确认”
“我们需要排除XX因素”
“公司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
......
等等似是而非语句,让你急躁冒火、却又觉得骂人有失文明,关键还又插不进嘴。
这些话术的作用是让你碰软钉子,而且整个沟通过程中,不会冷场,还能颠三倒四、往复循环,保证一直有话说。使得投诉的客户恍惚中有自己理亏的感觉,对这次谈话有恐惧感。
毕竟接待人员是属于上班,而客户可能是自己请假过来的。“耗不死你,就算我输!”是这些接待人员的内心自白。
但客户也不都是傻子,只要记住一句话,“不提解决方案的都是骗子”,他就能感受到你噼里啪啦的后面是空洞的内容,于是防范机制启动。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当接待人员得意洋洋的口吐莲花之时,就是客户开启防范机制的时刻。
当打官腔形成习惯,肯定不是仅仅针对客户。
部门之间甚至部门内部同样会有类似官腔。“老板说的,你跟老板问去”,“别提这个流程,老板现在就要结果”,“市场就是这个需求,别提什么法规不法规的”。
当然,最牛的还是面对药监老师提出异议后,“赶紧换上xx设备,药监局xx老师要求的”,“你那么牛,不还是要听药监局的”。本来监管系统可能只是提了一个建议,到了最后就变成了强制性的规矩。
既然如此,官腔让人反感也是情理之中,那么我们在工作中,如何避免落入“打官腔”的窠臼中?
我们医药行业在服务中,如何避免这种境遇?
一,主动联系,表明诚意。
奔驰事件中,女领导到达现场之前,从未主动给车主打过一次电话。再忙,一个电话的时间也应该有的。主动联系,是表明诚意的第一要素。尤其是医药行业中,动辄关乎人命,需要特别注意。
二,告知时间节点,避免客户着急。
任何针对投诉的回应中,都应该包含时间节点。这是一个正常职业人或者企业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比如客户投诉,怀疑买到了假药,要求企业给个说法。那么企业要第一时间核算检测工时,在最早和最晚时间节点中,选取一个比较保险的时间告知客户。
三,主动告知细节,拉近距离。
比如客户要订购你一批扑尔敏药品,但你没有存货。需要现采购原料来生产,而且原料成本已经涨价。你可以告知客户现在的状况,咨询客户要求到货的时间,看下是否能满足需求。不能为了稳住客户,而做出一些无法实现的承诺。
四,优化流程,缩短客户等待期。
面对客户投诉,很多企业都是接线员记录,再层层上报领导。很多中间领导,一没有决策权,二无法给出对应方案,纯粹只是一种告知。建议取消掉这种鸡肋中间过程,节省自身时间,才能给客户以更好的沟通体验。
放弃“官腔”,就是沟通渠道的节能减排。不光对客户有利,对自己也是一种正面效应。撰文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