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末、宋初时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著名的艺术瑰宝、历史宝库和佛教圣地,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大足县境内许多地方都有石刻艺术,统称大足石刻。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石刻最为著名,保存最为完好。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4月10日上午7:30,我们从重庆朝天门酒店驱车1个半小时,来到宝顶山摩崖石刻。由于时间有限,只能择其精华游览。

宝顶石刻入口

大足石刻留影

大足石刻群有75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总计10万多躯,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中国四大石窟齐名,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的体现。

景区里虽有不少中外游人,但秩序井然,不时有导游的讲解。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兼有儒、道造像。还有不计其数的各阶层人物形象,以及众多的社会生活场面。我对佛教、道教不了解,但是不管什么教都是教育人们弃恶从善的。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石像里,我们看到完美的艺术、镌刻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哲理的禅悟与诠释。

大足石刻留影

石刻下方是十八层地狱

 十八层地狱里的各种刑罚

有意思的是宝顶石刻中的天堂和地狱确实只有一步之隔,石刻也在劝诫人们小心谨慎、处处为善,一失足就可能掉入十八层地狱。

栩栩如生的石刻雕像

宝顶山大佛湾的释迦涅圣迹图(俗称卧佛),刻于(1127)-(1279)时期。这尊释迦涅磐像全长31米,右胁而卧,表情安详,慧眼微闭,怡然自若,显得慈祥宽怀,气度非凡。

 导游在给游人讲解

大足石刻留影

释迦涅槃圣迹图

 九龙图

大足石刻留影

千手观音

六道轮回,讲因果报应

“六道轮回图像”看过照片,也听人讲过六道轮回的含义。在这里六道轮回被雕刻在石崖上,图中无常大鬼长舒两臂抱六趣轮,轮中刻六凡众生轮回相。为佛教“六趣唯心”、“因果业报”、“十二因缘”教义的形象体现。无论是雕刻的精益还是颜色的鲜艳都让人眼前一亮。

听着导游的讲解我突发其想,根据物质不灭定律,我们现在是世间至高无上的人,但我们死后就会化做尘埃、化做肥料,去滋润营养树木花草和粮食蔬菜,看来六道轮回图也不无道理。

这是门口的12生肖。据说他的理念是,不分昼夜守护石窟。因为大足发现的晚,而且当地人信佛的多,于是基本没有遭遇文革的破坏。而之于为什么都是汉传佛教造像而非藏传,讲解的解释是,因为汉传便宜......藏传都是鎏金的,玩不起......

宏伟、壮观的宝顶石刻

一组“牧牛图”雕塑以牛喻心,以牧牛人喻修行者,阐述佛教调伏心意的修正过程。

游览宝顶石刻在欣赏古人精湛的雕刻技艺同时,最重要的是那些栩栩如生的石刻雕像通过文字说明、通过导游的讲解,在向人们叙述做人、做事的道理,劝诫人们任何时候都要隐恶扬善,要不断的修炼自己的心智。

宝顶石刻景区不大,但认真、仔细的看完也需要不少时间,我们从景区出来已经是下午2点多了。我们一致认为宝顶石刻值得一看,在游览的同时也受益匪浅,它所阐述的哲理和禅悟也值得我们去深思去理解。

圣寿寺,又称宝顶圣寿寺,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城东北15公里宝顶山大佛湾右后侧,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乃名僧赵智凤主建的密宗禅院。原称五佛崖,扩建后用现名。原寺已废,现存寺院为明、清建筑。

圣寿寺依山建造,殿宇巍峨,雕饰精美。主要殿堂有天王殿、玉皇殿、大雄宝殿、经殿、燃灯殿、维摩殿等。明永乐年间,在该寺南侧修建20余米高、八角四重檐的"万岁楼"。圣寿寺在明、清时香火鼎盛。

景区门口矗立着大足宝顶石刻创建者赵智凤的整身塑像。赵智凤(1159~1249),大足宝顶石刻创刻者,法名智宗,南宋昌州(今重庆大足)人。

从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开始,赵智凤在地方官绅的支持下,以其毕生精力,募集资金,开凿了“大宝楼阁”、“广大宝楼阁”以及方圆5里内的摩岩造像上万躯。赵智凤清苦70余年,营造了宏大的宝顶石窟密宗金刚部道场,使宝顶山成为巴蜀密宗中心,宝顶石窟则成为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

大足石刻时间跨度从九世纪到十三世纪,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遐迩,从世俗到宗教,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谐相处局面,被誉为九世纪末至十三世纪中叶石窟艺术陈列馆。

大足石刻规模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保存之完好,更是世界罕见。

—《END》—

《 幸福阳光驿站》每日经典,马上关注!

©原创作品 (公众号转载需授权)

图文来源:网络  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公众号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