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越多越错,老子用《道德经》教大家:话多的人越要学会沉默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道德经》
意思是:天地对待万物没有偏爱一说,它把世界万千物种,当作祭坛上用草扎的狗,让它们自荣自枯;那么,圣人对百姓也同样没有任何偏爱,他们将百姓当也做祭坛上用草扎的狗,让他们自生自灭;天和地之间,好比一个大的风箱,内部空虚无物,但永远不会匮乏腐坏,越是鼓动,就会产生越多的风。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就好比一个人,说的话越多,便会让自己走投无路。与其如此,倒不如让自己保持沉默,把要说的话,尽可能地藏在心里。
从古至今,文学的魅力无以言表,更是无穷无尽。千万本书有千万种意思,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思想,因为这些千千万万,组成了千奇百怪的思想。
老子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目的是为了告诫我们:
沉默是金,少言是福
有时候,话说得越多,越容易漏出破绽。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语言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理解,同一个语言文字,不同的人理解的意思也会不同。即便是自己认为自己话没有歧义,但在有心人眼里,就成了大逆不道的话,更何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明朝时,有个叫徐一夔的人,一次在贺表中写到: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原意是:天下大乱,老百姓生活艰辛,苦不堪言,但老天开眼,诞生了朱元璋这位“圣人”,为万世开拓了太平,让百姓过上幸福生活。
徐一夔的本意是为赞美朱元璋的功劳,但他自己完全没有想到这句话有任何的问题。可是后来这句话传到一些居心叵测的人的耳中,就变成了另外一层意思:什么是光天之下?这是在讽刺朱元璋当过和尚吗?什么又叫做为世作则呢?
原来在当时,“则”与“贼”谐音,这话岂不是在讽刺朱元璋当过贼吗?被人如此解读,本想拍马屁的徐一夔,真可谓“马屁拍到了马蹄上”,不但没有受到重视,反而被腰斩了。
如果徐一夔明白“沉默是金,少言是福”的道理,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呢?
口诛笔伐,等同于祸从口出
著名诗集《南山集》中,有这样一句名诗,又称“送命诗”。这本是清朝官员徐骏在看书的时候,一阵清风吹来,把他正在看的书页吹乱了,他一气之下生出灵感,便写下了“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在如今看来,这本是一桩再平常不过小事,但当时偏偏有人小题大做,非要说这句话是在讽刺清朝的执政者,大家都知道,大清皇帝是在马背上打下的江山,更是以蛮族的身份入主中原。在得天下之前,他们从未接触过孔孟文化的教导,是一群连字都不认识的人,如今却统治着那么多的中原人士。
这一句诗同样被有心人利用,大做文章。经过他们别有用心的解读,这诗的意思就成了“反清言论”,不仅写诗的人被抄了家,丢了性命,就连看过此诗,评论过此诗的人,通通被牵连,不是下狱便是流放。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的:多言数穷,意思就是高明的人,从不会多说话。只有那些动不动就滔滔不绝,说个不停,或是心直口快的人,到头来就会吃大亏。
当讲则讲,不当讲时保持沉默
话说得太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不如时刻保持沉默不语的状态。真正的道理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只能用心去领会。
大多时候,什么都不说比说得太多更有利。因为沉默让人觉得充满暗示,正所谓“多言必多心,多言必多事,多言必多祸”。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为人处世,首先要管住自己的一张嘴,掌握好说话的时机和分寸。谨言慎语并不是不言不语,正确的说话态度应该是:该讲则讲,不该讲的就保持缄默不语;该多说的就多说,不该多说的则少说,或者尽量不说。
同时也要记住,批评他人之事,切不可做,即便是十分圆滑的说话方式,也切忌说得太过头。
老子被称为“世界文化名人”,更是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的《道德经》一书,虽然仅有5000字,但其中的精华,却道出世界万物的本源,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道德经》中的很多内容,仅一两句话,便道出了人的本性,更教会人们向善而生,以善为始,方得善终,是值得每个人用心阅读、用心领悟的传世之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