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藩镇叛乱朝廷无法平定,就干脆设置更多藩镇

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如果朝廷不过多干预,哥舒翰其实是完全有能力将安禄山的叛军遏制在潼关附近的。但朝廷的过多干预,在叛军气势正盛的时候,玄宗不断催促哥舒翰主动出战,哥舒翰不得已出关迎敌,结果战败了。

其实历朝历代的叛军都一样,一旦叛乱开始,而且是大规模的叛乱,其首要的目标就是寻求与官军的主力进行决战。叛乱本身就是赌博,以小博大,只有通过在野战中击败比自己实力更强大的对手,才能获得更高的士气和更多的物资来支撑战争。所以,一般历朝历代在镇压叛乱的时候,多数情况下首选的策略就是长围久困,等待叛军内部出现分裂。

比如三国后期的淮南三叛,除了王凌有主动出击的举动,后面毋丘俭和诸葛诞的两次叛乱,都是在发动之后马上敛兵自守,而朝廷派来平叛的军队也是长围久困,对叛军进行围困,既不让叛乱扩展到更大的范围,也不让吴国派来的援军进入城内。等到叛军粮尽援绝,内部就会出现分歧,乃至内讧,不战自乱。

但玄宗却选择了不断派使者下诏书给哥舒翰,要求他马上出战,在野战中迅速击败安禄山,无异于为渊驱鱼,肉包子打狗,做了叛军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是因为玄宗不明白对付叛乱必须要进行一段时期的围困之后,才能进行决战的道理吗?

当然不是,而是因为玄宗之前是比较宠信安禄山的,多次有人提醒他注意,安禄山要叛乱,他始终不以为意。所以,安禄山叛乱对玄宗来说,就是狠狠的一巴掌甩在了玄宗脸上。玄宗要求哥舒翰马上出战,在野战中完全彻底的击败安禄山的叛军,就是要把这个面子找回来。

在哥舒翰战败之后,安禄山的叛军长驱直入,先后攻下洛阳、潼关、长安,叛乱的战火很快就烧到了整个华北地区。从河北到关中,到处都是叛军,朝廷的军队只能忙于应付,并没有能力马上组织起对叛军的有效防御和反击。而且,朝廷吃了安禄山叛乱的当头一棒,也不敢再把前线的军队都交给一个人指挥,而是划分为不同防区,由朝廷进行统一指挥。

这样,在防御安禄山叛军的过程中,朝廷就开始不断在河内、河南、山东一带设置节度使,划分防区,并且不断进行调整,不使单个藩镇下属的军队太多,以致威胁到朝廷的权威。即便如此,还是不断出现各种藩镇的叛乱,所以藩镇在经过不断调整之后,最后形成的格局就是每个藩镇的规模都不大,军队人数也不致于太多。

在关东地区设置藩镇的同时,朝廷为了应付西边来自吐蕃的入侵的威胁,也不得不对关中地区的防御体系进行调整,也设置藩镇,并且不断在关中和关东地区之间抽调部队来回换防。同时,朝廷直接指挥的神策军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一些失去根据地的藩镇军队逐渐被划拨到神策军,以此保持朝廷与藩镇之间的大体均衡。

在秦岭淮河以北基本上都已经设置了藩镇之后,为了保证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对朝廷的忠诚和安全,朝廷也在南方设置了一些藩镇。等到这些地方也变成藩镇之后,最后就变成了全国各地到处都是藩镇的局面。

所以说,从安史之乱开始,朝廷的权威就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唐朝的政治主线就变成了朝廷中央与地方藩镇之间的博弈,一会儿这里藩镇叛乱,朝廷调动周边藩镇去平叛,往往原先的叛乱尚未平定,派去平叛的藩镇又叛乱了,可谓摁下葫芦起来瓢,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再没有消停下来。

不过,到宪宗时期,藩镇叛乱的情况开始减少,朝廷与藩镇的均势大体稳定下来。到宪宗驾崩后,朝廷已经越来越无力制约藩镇,形成了藩镇世袭的局面,尤其是河北三镇,叛服无常,朝廷也无可奈何,只能听之任之。这个局面一直持续到黄巢起义,才被打破。在镇压黄巢起义中崛起的朱温和李克用等比较大的藩镇,逐步吞并了周边的藩镇,导致了五代十国的大分裂局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