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广东客家菜
众所周知“食在广东”,不过大概有许多人不知道,其实广东的“饮食文化景观”又分为三大区:
1、粤中广府饮食文化区
2、粤东-粤西福佬饮食文化区
3、粤东北-粤北客家饮食文化
通俗的说就是粤菜分为广州菜、潮州菜和客家菜。广东的客家菜主要在深圳、惠州、河源、梅州、韶关。
那么客家菜,究竟为何名扬中国乃至世界呢?首先要从客家文化聊起。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族群都是经历过历朝历代的迁徙而发展至今的。今天的北京、上海等地的原住民都是以几百年前的移民为主体。广东、福建、台湾的几大族群更是如此。因此,客家人在上千年的迁徙历史中,已经和其他迁徙族群一样成了很多地方的原住民。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客家人为何从中原到了各地?闲云苦读历史诗书,发现真是一部几千年的历史。所以,各位看官只要记住秦始皇派兵,西晋末年“永嘉难”,“五胡乱华”,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北人南迁,劳工苦力,下南洋,最远到了美国和巴西。各种天灾人祸+六次迁徙这些字眼就OK
有人说哪里有土壤,哪里就有客家人住在一起,艰苦创业,繁衍后代。闲云说,哪里有客家人,哪里就有美食。对,闲云理解的客家文化,就是由民以食为天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结合中原地区的诗书礼乐文化发展起来的。
客家人喜欢吃素、吃野、吃粗、吃杂。客家饮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突出主料、味厚浓香、注重养生、原汁原味,它可以简略地概括为善制野味、讲究火候、醇厚香浓、朴素实在、注重养生。“民以食为天”,客家人注重烹饪之术,正是其生存观的体现。
客菜有“无鸡不清,无肉不鲜,无鸭不香,无肘不浓”的说法。
盐焗鸡
腌渍入味的鸡用纱纸包裹,埋入烤红的粗盐之中,上桌的时候,鲜香四溢、肉滑皮爽。不过真正用盐焗属于传统制法了,现在酒店大多采用更简单的水焗法——把光鸡放在热汤里浸熟后,撕离骨、肉、皮,用麻油、精盐等调味料拌和,再砌成鸡形上碟。
梅菜扣肉
肥瘦均匀猪肉(三层肉)切成长方块,先将猪肉煮熟,后下油锅炸酥猪皮,捞起即加拌上等梅菜、姜丝、蒜仁、精盐、酱油、白糖装碗,放于锅内文火蒸烂。特点是:鲜美软滑,咸甜适中,肥而不腻,色香味俱佳,非常下饭。
酿豆腐
馅料选用剁成碎粒的香菇、鱿鱼、虾仁、猪肉、少量咸鱼等,加拌适量味精、白盐、淀粉,一齐塞入鲜嫩的豆腐块中间,或蒸或焖,或煲或炸或煮,熟后即可食用。将其在锅内煎至半面暗红,即成红烧酿豆腐,再撒少许葱粒,蘸五香酱料趁热进食,“咸香肥滑”顿时充满口感,别有一番风味。
猪肚包鸡
用生猪肚把生鸡包住,用水草扎好二头后放到特配的汤料中煲熟,汤里浓中带清,有浓郁的药材味和胡椒香气。其食法也很讲究:首先饮原汁原味的猪肚包鸡汤;接着将猪肚包鸡斩件后放入汤中继续煲5~10分钟,吃猪肚和鸡肉,猪肚爽口异常,鸡肉鲜嫩可口,汤的味道更增添了鸡的鲜味。
梅州腌面
特别值得一提的家常小吃。弹性实足的鸡蛋小扁面条,淋上细心熬制的大蒜油腌汁,天然的香味肆意地扑鼻而来。配上一碗嫩嫩的肉片枸杞叶汤,一切都刚刚好。
有别于脍不厌精广府菜,以海鲜高档食材见长的潮汕菜,客家菜就是每个小孩子心中妈妈亲手做的家常菜。没有统一的烹饪标准,只有妈妈满怀爱心宠溺,一双巧手把各种有限的新鲜食材做得丰富美味,吸引着儿女和小狗围绕着家里的灶台。
咸香味美的客家菜演绎着家的味道,一家子人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吃饭,这就是幸福。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