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一挤农药产销数据的水分
农药产量骤减,但销售额稳中有增:2015年后中国农药连年大幅降低,年复合增长率为-11%。2019年农药产量为225万吨,跌回到了10年前的水平,比2014年减少了近40%。但同期农药行业销售额又保持稳中有增,尽管价格涨幅并不支持如此之大的市场规模扩张。
终端消费规模远低于企业销售数据:根据各类农作物种植成本收益数据和实际播种面积,推算出全国农药产品的零售总额是1250-1300亿元,倒推生产企业的销售总额只有1000亿元左右。再加上净出口销售收入280亿元,总收入不超过1300亿元;即便考虑到卫生消毒方面的市场销售额,也难超过1500亿元。这与官方公布的农药行业3000多亿的销售收入数据相距甚远。
农药原药数据存在水分:绝大部分农药原药都被用来生产和农药无关的化工产品。因此,无论是农药产量数据,还是农药企业销售数据,历史一直都是被掺了很多“水分”。当然,即便挤出水分,中国农药生产也是严重过剩的,因此有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计划和环保政策出台。但2015年以来的农药原药大减产,减掉的多数是非农药用途的产品,而农药市场上实际供给虽然也在减少,但减幅远低于原药整体。因此同期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农药市场规模仍都在扩张;而终端消费规模估算远低于生产企业销售额的原因在于农药企业的很大一部分收入并不是来自销售农药。
点击图片 获取布瑞克最新生猪年报
曲折的上市之路产量骤减VS销售稳增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过去20年来中国农药产量经历了一个剧烈的调整期(本文中所提及的农药产品,如无特别说明均指原药)。2000-2014年,农药产量在14年中增长5倍,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2%,2014-2015年超过370万吨的年产量也成为历史峰值;2015年后连年大幅降低,年复合增长率为-11%。2019年农药产量为225万吨,跌回到了10年前的水平,比2014年减少了近40%。
就国内市场来看,近年来的大减产并没有造成市场销售规模的萎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农药行业719家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计2,660.52亿元,同比增长5.6%;主营业务收入2,146.43亿元,同比增长4.8%。而加上非规模企业,2019年中国农药企业销售收入合计超过3300亿元,同比增2.6%,相比2015年水平增长了11.4%。2015年以来,农药行业销售额保持了一个稳中有增的趋势。
产量减少了这么多,销售收入还能增加,那么是价格上涨了?确实是上涨了,但涨幅远不能支持如此之大的销售增幅。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发布的农药价格指数表明,在大减产的2017-2018年,价格指数长期在80-90之间,远低于2015年初的水平,直到2018年才勉强突破100,但最高也只有105.3。
参考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也表明2015-2019年的农药价格存在一个先跌后涨再深度回调的走势,其中2019年均价相比2015年上涨了30%,但同期产量却下降了40%,以此推算,2019年农药行业销售额也应比2015年下降20%才合理,但事实却是增长了10%以上。
终端消费1500亿VS企业销售3000亿
我们可以从消费角度估算一下农药市场的真实规模,并和上面的企业销售数据做一对比。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各类农作物种植成本收益数据和实际播种面积,可以推算出全国农药产品的零售总额是1250-1300亿元。而且这还是终端零售收入,扣除20-30%的流通成本,倒推生产企业的销售总额只有1000亿元左右。再加上净出口销售收入280亿元,总收入不超过1300亿元;即便考虑到卫生消毒产品方面的市场销售额,也难超过1500亿元。这与上述3000亿的销售收入数据实在相差太远了。
表观需求量100万吨VS实际需求量30万吨
通过农药产量和进出口量数据,可以推算出近年来的农药表观消费量。需要指出,中国出口农药产品分为原药产品和制剂产品,近年来制剂出口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主流。因此原药统计的出口数据要比按商品量统计的出口数据低得多,相应推算的表观消费量也就要高得多。从下表可知,2010年以来,国内农药表观消费量从未低于100万吨。
但是,这一估算结果和农业部历年发布的种植业农药需求数据差异巨大。从下图可以看出,按原药计算,自2002年以来,种植业农药需求一直在30万吨左右徘徊,2016年以后还有明显下降。这与过去20年来种植业播种面积增长有限、国内病虫草害发生形势相对稳定的情况是相吻合的。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固然可以增大和升级对农药制剂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但在种植规模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对有效成分本身即农药原药的需求却难得有大幅增加。即便考虑到非种植业的农药需求,例如用于畜牧业的消毒剂等,也绝无可能达到百万吨的需求规模。
全球市场规模平稳VS中国产量减少40%
我们再拿全球农药市场数据和中国市场数据做一对比分析。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农药生产国,产量占全球比重的数据众说纷纭,但一般认为肯定已经超过50%,甚至有占比高达70-80%的估计。中国农药产量在最近5年中近乎腰斩,自然也会对全球农药市场规模产生影响。但是根据Phillips McDougall公司的统计数据,全球农药市场规模在过去5年中虽有波动,但整体平稳。2019年全球农药销售额670亿美元,同比增长3%,与2014年的历史高位(662亿美元)基本相当。2016年销售额596亿美元,为近年来最低谷,但比2014年也仅仅下降了10%左右。在这一期间,既没有其他农药主产国大幅度增产来填补中国减产留下的缺口,也没有出现农药价格大幅上涨。以中国杀虫剂出口价格为例,2016年大减产之后,出口价格不涨反跌,2018-2019年有所回升,但也只是恢复到2014年的水平。
农药原药产量数据中的水分
那么这些数据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们给出的答案是:统计口径的问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农药产量数据,是指农药原药产品的产品。这个农药原药,不能直接使用,需要以此为原料制造出各种制剂,包括单剂和复配剂等,才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杀虫、杀菌和除草等等功效;但并不是所有农药原药都用来生产农药。据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统计,截至2018年12月31日,国内农药登记企业2,010 家,其中原药登记企业705家,制剂登记企业1,935家,原药和制剂登记企业630家;全国农药登记产品41,514个,涉及681个有效成分。也就是说,以618种农药原药为基础,可以生产出4万多种农药产品。那每年生产出来的二三百万吨农药原药,是不是都用来干这个了?绝对不是,实际上,绝大部分农药原药都被用来生产和农药无关的化工产品。下表是几种常见的农药原药的不同用途:
因此,无论是农药产量数据,还是农药企业销售数据,历史一直都是被掺了很多“水分”,这种数据水分是由农药和化工产品的广谱特性决定的,算是一个行业遗留问题。在中国,实际用于制造各种农药制剂的原药数量,多年来一直在100-120万吨的区间内波动,其中用于满足国内需求的不过30万吨左右;而其他用途的原药数量,即便是在减产之后的2019年,也至少不下100万吨。同理,2018-2019农药市场规模应在1500亿元左右。
当然,即便挤出水分,中国农药生产也是严重过剩的。所以2015年农业部门提出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要求到2020年实现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单位防治面积农药使用量控制在近三年平均水平以下。同时环保政策环境空前严峻,大批农药生产企业因环保不达标被关停。但是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2015年以来的农药原药大减产,减掉的多数是非农药用途的产品,而农药市场上实际供给虽然也在减少,但肯定是没有出现5年下降40%这样夸张的减幅。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同期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农药市场规模仍都在扩张;也回答了从产销两端估算农药市场规模数据相差巨大的问题——因为农药企业的很大一部分收入并不是来自销售农药制剂,而是各种非农业用途的化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