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一点自控力都没有怎么办?” 比自控力更靠谱的,是养成好习惯
打9月开学以来,常爸就接到不少家长对“自控力”的控诉:
“我家孩子上课坐不住,自控力差。”“孩子写作业磨蹭,没一点儿自控力。”“孩子爱打游戏,怎么能提升自控力?”“孩子看动画片停不下来,是不是得赶紧提升自控力?”……
总之,孩子的表现不好似乎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自控力差。我甚至都能想象得到,这些家长在面对孩子时,总会苦口婆心地说一句:“你要控制你自己。”
可娃控制了自己后,就真的能拨开乌云见彩虹,学渣变学霸,走上人生巅峰吗?
之前常爸也觉得这都是自控力的锅,但一番研究之后,我发现问题没那么简单。
因为帮助我们高效运转的,仅仅有自律是不够,还需要养成好习惯。
自律即自由,可能是个假象
首先,关于自律的两个真相,大家需要知道。
1、自律也是一种有限资源,是会被耗尽的
这位社会心理学家Roy F. Baumeister曾经做过一个成人版的“棉花糖实验”。
他们把被试者随机分成三组,带进一个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的房间里,桌子上放着两个碗,一个碗里是刚烤出来的香气扑鼻的巧克力脆饼,一个碗里是甜菜根(Beetroot),我们一般叫红菜头。
第一组被试者只能吃甜菜根,第二组可以选择吃巧克力脆饼,第三组什么也不能吃。
之后,实验人员带着被试者参加一个大部分人都无法完成的超高难度测试。他们想要知道,这些被试在放弃测试之前能坚持多久。
结果你猜怎么着?
甜菜根组坚持的时间最短。
Roy F. Baumeister对此的解释是:甜菜根组的人为了抵制巧克力脆饼诱惑,已经消耗掉了一部分自控力,于是在后面的测试中就坚持不下去了。
可以说,自控力就像肌肉,运动过后会变得疲惫,甚至会有“被耗尽”这么一说。
2、越想自律,越难敌诱惑
大脑在抗拒某件事时,也会一直惦记着这件事,而这种惦记只会让避免这种行为变得更加困难。
这点很容易理解,说一句“我不要吃蛋糕”,你脑子里是不是全都是蛋糕?然后……你可能真的去买了一个蛋糕。
所以,被很多家长视为法宝的自控力,其实没那么靠谱。它可能会出现“余额不足”,也可能“程序紊乱”,甚至“反戈一击”。
为什么“习惯”比自控力靠谱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懂人性。
没有好习惯,自控力就是空中楼阁
《自控力》里有一句话:“如果没有自我意识,自控系统将毫无用武之地。在做决定的时候,你必须意识到自己此刻需要意志力。否则,大脑总会默认选择最简单的。”
如果单单靠自控力督促自己,需要依靠强大的意志力,人就会很累。但人天生就有趋利避害的属性,所以自律在某种程度上是反人性的。也因此,对几乎所有人来说,自律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就算没那么自律,也没什么可羞耻的。
但习惯就不一样了。习惯是大脑自动遵循的行为模式,属于无意识行为,就像肌肉记忆一样。
就比如,我们用电脑盲打,完全不看键盘也能准确无误地找到按键,这就是肌肉记忆。因为过于熟练,形成习惯性动作,就完全不用过脑子,更不用启动资源有限的自控力。打再多的字,也不会对我们造成困扰。
同理,那些长期坚持健身的人,也是因为身体习惯了,变成“不运动不舒服斯基”,每天健身也不会给他带来压力——但在别人眼里,这就是自律性高的表现。
事实上,那些看起来非常自律的人,也是因为习惯了。
美国作家James Clear在他的书《Atomic Habits: An Easy & Proven Way to Build Good Habits & Break Bad Ones(掌控习惯:如何养成好习惯并戒除坏习惯)》中这样解释毫不费力的自我控制:“自律的人更善于安排自己的生活,不需要英雄般的意志力和自我控制。”
研究习惯科学(没错,的确有这么一门学科)的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往往低估了习惯的作用,而高估了意志力和自控力的作用。具有较高特质自制力的人,并不依赖于自控力,而是依赖于习惯。
所以顺理成章地,咱们接下来该讲怎么培养习惯的问题。但是在解决这个问题前,常爸想先辟个谣。
培养一个好习惯,21天够吗?
关于培养好习惯,你一定听过这个“21天习惯养成周期”或者“21天效应”的说法。看似很有道理,但绝对是一个误传。
这个说法最初来自上世纪50年代的一名外科医生Maxwell Maltz,他根据做手术的经验观察,发现病人需要21天左右才能习惯看自己的新脸(面部手术)。同样地,当一个病人被截肢后,在适应新环境之前,这个病人会在21天左右感觉到新装的幻肢。
后来,他在自己的著作《心理控制术》中引用了这个例子,并总结为:很多现象表明,一个旧的心理意象溶解,另一个新的意象凝结,至少需要21天的时间。
之后,这个观点一传十、十传百,并被断章取义为“21天形成一个新习惯”。
虽然这个说法听起来很美好,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2009年伦敦大学学院的心理学研究员Phillippa Lally 在《欧洲社会心理学杂志》发表文章证实:平均而言,一个新的行为习惯要2个月以上才能成为习惯,确切地说,需要66天。
拆解习惯:这究竟是一种什么行为?
如果我们希望培养好的习惯,就要先来了解一下“习惯”。每个习惯有三个关键组成部分:
固定模式。当大脑经历一些有益的事情时,它会把整个行为序列聚成“模块”,便于被重复。
回报。好习惯会给人带来回报。这种回报可能是达到一个目标,自我感觉良好,取得一些结果,或者单纯是缓解无聊。
线索。就是周围环境中任何可能提示该行为的事物,它可以是一个时间点,某个地方,某个人,或者之前的某个动作。
照葫芦画瓢,想要消灭娃的坏习惯,我们也可以从这三个要素出发:
● 为好习惯创造有利的环境。
● 创造回报。
● 消灭坏习惯的线索,建立好习惯线索。
那么具体用到孩子身上,该怎么操作呢?
1、和孩子一起列一个好习惯清单
有时候你希望孩子拥有一些好习惯,但孩子不一定买账。所以和ta一起做计划,会让孩子有“自己做决定”的参与感。
2、创造正确的环境
这里的关键在于,这个环境要始终如一,要能够提供所有的“工具”。
例如,你想让孩子把衣服挂起来,那么他们的衣橱里需要足够的空间,很多衣架,一个台阶凳(如果他们够不到的话),甚至在衣柜门口贴一个提醒标签。
如果你想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那就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地方,让书籍触手可及,光线充足。
3、坚持不懈,有耐心
在刚开始的阶段,孩子需要你的监督,才能始终如一地执行这些行为。只要记住,当习惯形成时,要放松监控(不要一直盯着孩子,他会烦!)。
“旧习难改”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尤其是当你正在用一个好习惯代替一个坏习惯时,做好准备,这会花更多的时间。
4、让孩子看到回报
我们想从孩子身上看到的很多好习惯并没有那么“有趣”。所以当他们努力养成习惯时,给孩子奖励,比如口头表扬或者在ta的任务清单上画一颗星星。
告诉孩子好习惯有很多好处。例如,“你前一天晚上就选好了校服,这样在你走之前我们就有时间和猫玩了,这不是很棒吗!”
作为回报,还可以把孩子“需要做的事”和“想做的事”组合起来,让ta感觉自己每次完成了一项任务,就得到一个附加的回报。例如,每次收拾完房间,他都可以在墙上贴一张自己喜欢的贴纸。
5、做个好榜样
当你帮助孩子养成一个习惯时,自己也要遵循这个习惯,要让孩子看到你的言行一致,他们才更愿意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