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中出现的这首诗,是弹幕君打错了字吗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已经落下了帷幕,连续五年的火爆,证明了传统文化依然扎根于现代人的心中,成为了炎黄子孙内心的共鸣。这个节目的信息丰富,也有益于全家老小共同学习。然而,《诗词大会》中本身的争议也不少,不光题目引起热议,就连字幕都没有被细心的观众放过。

在第五期的节目中,就有一首诗的字幕被人截屏。那是在选手回答划去错误项这个题目时,在“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和“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拭”中选择其一。选手划去了第二个选项,也顺利完成了这道题。这并没有争议,然而,在康震老师讲解的时候,弹幕君将这首诗的全文打出来时,其中后两句“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时,却让网友哗然。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通常记忆中的,应该是“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而且,现在各大诗文网站,甚至在百度百科的词条中,也是这么写的。那么,字幕到底错了没有呢?

这两句诗出自贾岛的《剑客》,也是小珏非常非常欣赏的一首诗: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诗意不难理解,它说的是十年的砥砺,才磨出一把好剑,刚刚出炉剑刃还未沾血,从来没有显示过它的锋芒。今天拿给您看一看,您有什么不平事,需要我的帮助吗?

言外之意其实也不难理解,本诗的作者贾岛是一个孤傲之人,不好相处。得到韩愈赏识,让他参加考试,他却在考场上写下《病蝉》,侮辱官场。这样极端的行为,当然不会被录取。贾岛却认为自己身负绝学,无人赏识,内心焦灼,才以剑客自比,写下了这首雄浑不已的千古绝唱。

之所以小珏非常非常欣赏这首诗,是因为它有几个与众不同的特点。第一,绝大多数写剑客、侠士的诗,都会从英姿飒爽的外貌,矫健灵活的身手甚至大展神威的功夫来写,比如李白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痕”。但这首诗却仅仅写了剑客手中的剑,以及剑客的一个动作,一句话,就已经让人过目难忘了。正如元待人吴敬夫评价的:

遍读刺客列传,不如此二十字惊心动魄之声,谁云寂寥短韵哉!

第二,大凡雄壮之篇,必然会写出雄壮的大场面。要么是箭矢如雨的沙场,要么是辽阔无垠的草原,要么是波涛汹涌的江河。这首诗却不然,它的场景很小,也许就是酒桌之前。即便这样,我们读起来也是心潮澎湃。这就相当于用室内情景剧的成本,拍摄了好莱坞大片的效果。

因为小珏实在太喜欢这首诗了,所以多说了几句。那么到底这首诗的后两句是怎样的呢?《诗词大会》的弹幕,是否写错了呢?

其实,这首诗是存在两个并行的版本,这是在唐朝时就出现的异文。普遍认为,最开始的版本就是“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后来经过修改,大多数版本是“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这个区别,甚至不排除是贾岛本人所改。

贾岛的《长江集》中就收录了这首诗,唐代的版本虽然已经散轶,但宋代的版本依然还保留下来,其中就是“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 《全唐诗》也采用了这个版本,所以被认为相对权威。

“似”本身就可以用作动词给予、送给的意思,这个并不奇怪。另外,“为”字也比“有”字更传神。明末清初的诗人冯班专门在《才调集》中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认为“‘谁为不平’,便须杀却,是侠概;‘谁有不平’,与人报仇,是卖身奴。”纪晓岚在看完冯班的评论后也感慨道:

“为”字意深,“有”字意浅,“为”字是英雄壮怀,“有”字是游侠客气。

所以,这两个版本,其实都是正确的。虽然大多数观众印象中的“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确实更流行,但弹幕君打出来的“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得到专家肯定更多一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