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抢走的最珍贵文物,被日本专家错误修复,至今后悔不迭
众所周知,中国的文物在近代以来,遭受过黑暗的岁月。特别是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中,无数瑰宝流失海外。近些年最有名气的当属十二生肖兽首,其实还不过是圆明园的水龙头。那些璀璨夺目的文物之中,最珍贵的可能要数无价之宝《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的来历,还要从西晋时说起。我们熟悉那位闹出“何不食肉糜”笑话的傻子皇帝司马衷,自然没法管理国家,朝政落在皇后贾南风手中。偏偏贾南风也不好好经营,倒行逆施,闹得民怨沸腾。当时的大臣张华,就创作了《女史箴》这篇文章来讽劝贾南风。它只有340个字,却讲述了十二个贤惠女子的故事,希望能够给贾南风启示。
东晋时,著名画家顾恺之,根据《女史箴》创作了《女史箴图》,也分为十二个部分,独立成图。然而,纸张的寿命是有限的,顾恺之的原作早已遗失,只有无数临摹本存世。一般认为,唐代采取双钩临摹技法的作品,就可以视为原作的。这也就是那幅流失海外的《女史箴图》,而且因为年代也很久远了,前面三部分也已经缺失,只剩下从“冯媛挡熊”至“女史司箴敢告庶姬”这九幅图。
虽然历经千年,这幅作品依然惟妙惟肖,形神俱在,所以受到历代名家的追捧。后来,在乾隆时期,这件伟大的文物,就进入了清宫内府。然而,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它就不翼而飞,再也没有在中国出现过。
直到1903年,大英博物馆迎来了一位咨询者,他是英军上尉克拉伦斯约翰逊。约翰逊带着一幅中国古画而来,但他原本也就想了解一下画轴上玉扣的价值。然而,绘画部的管理员悉尼科尔文却敏锐地发现了古画的价值。经过几番周旋,约翰逊以25镑的价格,将这幅画卖给了大英博物馆。
这幅画当然就是《女史箴图》,区区25镑也许是大英博物馆历史上捡到的最大一个“漏”。然而,约翰逊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他不敢明说自己是抢的还是偷的,只是含糊地表示,在当年侵华时,作为八国联军的一名士兵,他救助了当地的一个妇女,这幅画是她的补偿。
清宫所藏的重要文物,岂是一个妇女就能轻易得到的?约翰逊显然是谎话连篇,但因为牵扯到自己的利益,大英博物馆也不揭穿,而是采纳了这个说法,为收藏这件文物找了个更好的依据。
大英博物馆得到重宝《女史箴图》的消息不胫而走,这让广大文物爱好者和艺术欣赏者兴奋不已,却给《女史箴图》带了更巨大的灾难。西方人对于中国的字画,收藏和保存的经验十分有限,本来就没有更好的防护手段。此时,参观者一遍又一遍欣赏名画,一次又一次地打开卷起,加速了这件千年古画的破损。
这种破损速度,甚至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大英博物馆这才慌了神。经过研究,他们聘请了日本专家进行修复。没想到,花掉了高昂的装裱费用,日本专家却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原来,日本字画装裱专家,也有局限性,他们竟然按照日式装裱的风格,将《女史箴图》一分为三。虽然更适合保存,但原作就这样被破坏了。幸好,日本专家还收下留情,考虑了一点实际情况。他们将原作的九幅画分为一个部分,历代名家的题跋作为一个部分,清朝画家邹一桂在后面所作的画,作为最后一个部分。
即便如此,这种装裱实在不敢恭维,它完全忽视了中国传统字画的特点,人为割裂了历代的考证。大英博物馆发现这个问题后,也考虑过重新黏贴回去的方案。但因为风险太大,只能从此作罢。其实,中国字画的修复水平,还是中国专家的高,大英博物馆在2014年又特意聘请中国古画修复高手重新装裱。虽然还是保留了三部分,但却对薄弱部分进行了加固,足可以保证一百年时间不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