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22中医考研大纲新增方剂详解!
大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去节,六两(12g) 桂枝二两(6g)甘草炙,二两(6g) 杏仁去皮尖,四十粒(6g) 石膏如鸡子大,碎(18g) 生姜三两(9g) 大枣十二枚,擘(6g)
【趣记】干妈贵姓,搞姜枣。
【歌诀】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
恶寒发热兼烦躁,发汗解表清热良。
功效: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1.外感风寒,内有郁热证2.溢饮。
主症:1.外感风寒,内有郁热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脉浮紧。
2.溢饮。身体疼重,或四肢浮肿,恶寒身热,无汗,烦躁,脉浮紧。
辨证公式:①恶寒发热+不汗出而烦躁;②溢饮之身体疼重,或四肢浮肿。
病机:风寒束表,内有郁热。
配伍特点:寒温并用,表里同治,重在辛温发汗。
越婢汤《金匮要略》
【组成】麻黄六两(12g) 石膏半斤(24g) 生姜三两(9g) 甘草二两(6g) 大枣十五枚(12g)
【趣记】越婢麻膏姜枣草。
【歌诀】金匮要略越婢汤,麻黄石甘与枣姜;
发汗解表与利水,善治身肿风水伤。
功效:发汗行水。
主治:风水夹热证。
主症: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者。
辨证公式:恶风+一身悉肿。
病机: 风水水肿为主。
配伍特点:发越水气,兼清郁热。
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
【组成】射干三两(9g) 麻黄四两(9g) 生姜四两(12g) 细辛三两(3g) 紫菀三两(9g) 款冬花三两(9g) 大枣七枚(3g) 半夏大者,洗,半升(9g) 五味子半升(9g)
【趣记】射干愿冬夏细心喂妈姜枣
【歌诀】射干麻黄治寒哮,细辛紫菀加姜枣,
款冬半夏与五味,宣肺祛痰降气好。
功效:宣肺祛痰,降气止咳。
主治:痰饮郁结,气逆喘咳证。
主症: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者。
辨证公式:咳+喉中有水鸡声者。
病机:寒饮郁肺,痰结咽喉。
配伍特点:宣发肃降同用,且收敛药配宣降药,宣散降泄而不伤肺气。
荆防败毒散
【组成】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枳壳 茯苓 荆芥 防风 桔梗 川芎各一钱五分(各4.5g) 甘草五分(1.5g)
【趣记】荆川桔防独草,羌前柴苓枳。
【歌诀】荆防败毒用败毒,去参薄姜加荆防。
疮肿初起表寒证,发汗解表消疮疗。
功效:发汗解表,消疮止痛。
主治:疮肿初起。
主症:红肿疼痛,恶寒发热,无汗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辨证公式:红肿疼痛+恶寒发热。
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论》
【组成】 柴胡半斤(24g) 桂枝去皮,三两(9g) 干姜二两(6g) 栝楼根四两(12g) 黄芩三两(9g) 牡蛎熬,二两(6g) 甘草炙,二两(6g)
【趣记】秦母拆柜干花草。
【歌诀】柴胡桂枝干姜汤,芩牡炙草花粉加,
少阳病兼水饮结,头汗疟疾寒多证。
功效:和解少阳,温化水饮。
主治:伤寒少阳兼水饮、疟疾。
主症: 1、伤寒,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
2、疟疾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辨证公式: 伤寒少阳兼水饮、疟疾(寒重热轻)。
病机:少阳兼水饮。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伤寒论》
【组成】柴胡四两(12g) 龙骨 牡蛎熬 生姜切 人参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两半(各4.5g) 半夏洗,二合半(9g) 黄芩一两(3g) 铅丹一两半(1g) 大黄二两 (6g) 大枣擘,六枚(2枚)
【趣记】柴桂人潜伏姜枣,擒下黄龙母。
【歌诀】参苓龙牡桂丹铅,芩夏柴黃姜枣全;
枣六余皆一两半,大黄二两后同煎。
功效: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
主治:伤寒少阳兼痰热扰心证。
主症:寒热往来,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
辨证公式:寒热往来+谵语。
清心莲子饮
【组成】黄芩 麦冬去心 地骨皮 车前子 甘草炙,各半两(各15g) 石莲肉去心 白茯苓 黄芪蜜炙 人参各七钱半(各22.5g) 上锉散,每服三钱(9g),麦门冬十粒。
【趣记】齐秦卖地,车前服莲草。
【歌诀】清心莲子参芪苓,地骨车前麦甘芩,
心火气阴湿热注,清心止淋益气阴。
功效:清心火,益气阴,止淋浊。
主治:心火偏旺,气阴两虚,下注证。
主症:遗精淋浊,血崩带下,遇劳则发;或肾阴不足,口舌干燥,烦躁发热等。
辨证公式:精尿崩带。
疏凿饮子
【组成】泽泻(12g) 赤小豆炒(15g) 商陆(6g) 羌活去芦(9g) 大腹皮(15g) 椒目(9g) 木通(12g) 秦艽去芦(9g)槟榔(9g)茯苓皮(15g)各等分
【趣记】大腹秦商抢兵,择服木目豆。
【歌诀】疏凿槟榔及商陆,苓皮大腹同椒目,
赤豆艽羌泻木通,煎益姜皮阳水服。
功效:泻下逐水,疏风消肿。
主治:阳水。
主症:遍身水肿,喘呼气急,烦躁口渴,二便不利,脉沉实。
辨证公式:遍身水肿,喘呼气急+二便不利。
配伍特点:下、消、汗三法相伍,前后分消,表里同治,但主以逐水。
保元汤
【组成】黄芪三钱(9g) 人参一钱(3g) 炙甘草一钱(3g) 肉桂五分(1.5g)
【趣记】官人骑草。
【歌诀】保元参芪桂草存,益气温阳妙方入。
纯补无泻保元气,小儿痘疮亦可用。
功效:益气温阳。
主治:虚损劳怯,元气不足证。
主症:倦怠乏力,少气畏寒,以及小儿痘疮,阳虚顶陷,不能发起灌浆者。
辨证公式:元气不足+小儿痘疮。
举元煎
【组成】人参 黄芪炙,各三五钱(9~15g) 炙甘草一二钱(3~6g) 升麻炒用,五七分(2~3g) 白术炒,一二钱(3~6g)
【趣记】麻人骑草猪。
【歌诀】举元参芪升术草,气虚下陷最宜疗,
升阳举陷摄气血,血崩血脱服之效。
功效:益气举陷。
主治:气虚下陷。
主症:血崩血脱,亡阳垂危等证。
辨证公式:气虚下陷之血崩血脱,亡阳。
升陷汤
【组成】生黄芪六钱(18g) 知母三钱(9g) 柴胡一钱五分(4.5g) 桔梗一钱五分(4.5g) 升麻一钱(3g)
【趣记】升陷知其才截胡。
【歌诀】升陷汤用生黄芪,桔梗知母升柴齐,
胸气下陷气短少,益气升阳举陷剂。
功效:益气升陷。
主治:大气下陷证。
主症: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脉沉迟微弱或叁伍不调。
辨证公式:气短不足以息+气息将停+脉沉迟微弱。
升阳益胃汤
【组成】黄芪二两(30g) 半夏汤洗 人参去芦 甘草炙,各一两(15g) 独活 防风 白芍药 羌活各五钱(各9g) 橘皮四钱(6g) 茯苓 柴胡 泽泻 白术各三钱(各5g)黄连一钱(1.5g)
【趣记】陈人骑疯猪才复活,连下独谢老白。
【歌诀】升阳益胃参术芪,黄连夏草与陈皮,
苓泻防风与二活,柴胡白芍姜枣齐。
脾胃气虚湿热停,益气升阳湿热清。
功效:益气升阳,清热除湿。
主治:脾胃气虚,湿热内停证。
主症:怠惰嗜卧,四肢不收,肢体重痛,口苦舌干,饮食无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调,小便赤涩。
辨证公式:饮食无味+怠惰嗜卧,肢体重痛+口苦。
补天大造丸
【组成】人参二两(60g) 黄芪蜜炙 白术陈土蒸,各三两(各90g) 当归酒蒸 枣仁去壳,炒 远志去心,甘草水泡,炒 白芍酒炒 山药乳蒸 茯苓乳蒸,各一两五钱(各45g) 枸杞子酒蒸 大熟地酒蒸,晒,各四两(各120g) 河车甘草水洗,一具(1个) 鹿角熬膏,一斤(500g) 龟板与鹿角同熬膏,八两(240g)
【趣记】当地族人要令狗龟鹿骑车找远山。
【歌诀】补天大造治五劳,参芪术归枣白芍,
龟鹿胶河枸车远,熟地茯苓与山药。
功效:补五脏虚损。
主治:虚劳。
主症:气短乏力,食少神疲,心悸失眠,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
辨证公式:食少心悸(心脾)+腰酸头晕(肝肾)。
配伍特点:五脏虚损同益,脾肾为要;气血阴阳并补,补而不峻。
补肝汤
【组成】当归 生地 芍药 川芎 酸枣仁 木瓜 甘草(各10g)(原著本方无用量)
【趣记】四物炒酸瓜。
【歌诀】补肝汤中用四物,酸枣木瓜添炙草;
养血活血为柔肝,筋目月经一同调。
功效:养血柔肝,活血调经。
主治:肝血不足。
主症:头目眩晕,少寐,月经量少,以及血不养筋,肢体麻木,小腿转筋。
辨证公式:目经筋(失养)。
养心汤
【组成】黄芪炙 白茯苓 茯神 半夏曲 当归 川芎各半两(各15g) 远志取肉,姜汁淹,焙 辣桂 柏子仁 酸枣仁浸,去皮,隔纸炒香 北五味子 人参各一分(各8g) 甘草炙,四钱(12g)
【趣记】老兄扮鬼远归,父子二人生气。
【歌诀】养心二茯草参芪,芎归柏子远夏曲,
桂味酸枣养心神,气血补足心神宁。
功效:补益气血,养心安神。
主治:气血不足,心神不宁证。
主症:神思恍惚,心悸易惊,失眠健忘,舌淡苔白,脉细弱。。
辨证公式: 神思恍惚+心悸健忘。
病机:气血不足,心神失养。
配伍特点:气血并补,重在补气;心脾并调,重在宁心。
艾附暖宫丸
【组成】艾叶大叶者,去枝梗,三两(9g) 香附去毛,俱要合时采者,用醋五升,以瓦罐煮一昼夜,捣烂为饼,慢火焙干,六两(12g) 吴茱萸去枝梗 大川芎雀胎者 白芍药用酒 炒 黄芪取黄色、白色软者,各二两(各6g) 川椒酒洗,三两(9g) 续断去芦,一两五
钱(5g) 生地黄生用,酒洗,焙干,一两(3g) 官桂五钱(5g)
【趣记】父爱不断归齐(兄),我猪跪扫雪地。
【歌诀】艾附暖宫断归芪,吴茱桂芎芍生地,
血虚寒凝胞宫冷,妇科诸病此方医。
功效:温经暖宫,养血活血。
主治:血虚气滞,下焦虚寒证。
主症:妇人子宫虚冷,带下白淫,面色萎黄,四肢酸痛,倦怠无力,饮食减少,经脉不调,肚腹时痛,久无子息。
辨证公式:妇人子宫虚冷+带下白淫。
沙参麦冬汤
【组成】 沙参三钱(9g) 玉竹二钱(6g) 生甘草一钱(3g) 冬桑叶一钱五分(4.5g) 麦冬三钱(9g) 生扁豆一钱五分(4.5g) 花粉一钱五分(4.5g)
【趣记】沙僧欲炒桑叶豆花卖。
【歌诀】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裹;
秋燥耗津伤肺胃,咽涸干咳最堪尝。
功效:清养肺胃,生津润燥。
主治:燥伤肺胃阴分证。
主症:咽干口燥,或身热,或干咳,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公式:咽干、口燥、干咳+舌红少苔,脉细数。
配伍特点:重在滋养肺胃之阴,生津以润燥——“甘寒救其津液”,之法。
防己茯苓汤 《金匮要略》
【组成】防己三两(9g) 黄芪三两(9g) 桂枝三两(9g) 茯苓六两(18g) 甘草二两(6g)
【趣记】防腐贵七草。
【歌诀】防己茯苓黄芪随,桂枝甘草治皮水;
益气通阳消水肿,小便通利阳乃回。
功效:利水消肿,益气通阳。
主治:卫阳不足之皮水。
主症: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
辨证公式:四肢肿+四肢聂聂动。
附子汤 《伤寒论》
【组成】附子两枚(9g)、茯苓三两(9g)、人参二两(6g)、白术四两(12g)、芍药三两(9g)。
【趣记】夫妇认猪妖。
【歌诀】附子汤中人参苓,白术芍药寒湿侵;
温经助阳祛寒湿,肢冷身痛用此医。
功效:温经助阳,祛寒化湿。
主治:寒湿内侵。
主症:寒湿内侵,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苔白滑,脉沉微。
辨证公式: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
茯苓丸
【组成】茯苓一两(6g) 枳壳麸炒,去瓤,半两(3g) 半夏二两(12g) 风化朴硝一分(1g)姜汁
【趣记】校服将下课。
【歌诀】《指迷》茯苓枳芒硝,姜汁半夏臂痛疗,
痰伏中脘流经络,燥湿行气软坚要。
功效:燥湿行气,软坚化痰。
主治:痰伏中脘,流注经络证。
主症:两臂酸痛或抽掣,手不得上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或两手麻木,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沉细或弦滑。
辨证公式:两臂酸痛麻木不能上举。
病机:痰停中脘,流于四肢。
配伍特点:寓咸润软坚于辛燥行化之中,消下并用。
导痰汤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四两(12g) 天南星细切,姜汁浸,一两 (3g) 枳实去瓤,一两(3g) 橘红一两(3g) 赤茯苓一两(3g) 生姜十片
【趣记】市局领导将南下。
【歌诀】导痰汤半姜陈苓,炙草枳实天南星,
胸膈痞塞因痰厥,眩晕呕吐胁胀宁。
功效:燥湿祛痰,行气开郁。
主治:痰厥证。
主症:头目眩晕,或痰饮壅盛,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呕逆,喘急痰嗽,涕唾稠黏,舌苔厚腻,脉滑。
辨证公式:头目眩晕+胸膈痞塞+胁肋胀满。
涤痰汤
【组成】南星姜制 半夏汤洗七次,各二钱半(各7.5g) 枳实麸炒,二钱(6g) 茯苓去皮,二钱(6g) 橘红一钱半(4.5g) 石菖蒲 人参各一钱(各3g) 竹茹七分(2g) 甘草半钱1.5g)生姜五片
【趣记】市局领地入仆人,姜草南下。
【歌诀】涤痰汤用半夏星,甘草橘红参茯苓。
竹茹菖蒲与枳实,痰迷舌强服之醒。
功效:涤痰开窍。
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证。
主症:症见舌强不能言,喉中痰鸣,辘辘有声,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辨证公式:舌强不能言+喉中痰鸣。
枳术汤《金匮要略》
【组成】枳实七枚(12g) 白术二两(6g)
【歌诀】枳术汤主心下坚,气滞水停坚消散。
功效:行气消痞。
主治:气滞水停。
主症: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
辨证公式:心下坚,大如盘。
病机:脾虚气滞
配伍特点:消补兼施, 消大于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