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必须知道的跳槽避坑指南

大家好,我是V姐。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金三银四跳槽季的说法,其实想要找到一个好机会现在就应该开始准备了。

而且相信很多小伙伴经过一年不顺心工作的折磨,也已经开始动了要不要跳槽的心思,那么大家会不会担心,甚至经历过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的问题呢?

前两天我就在后台收到了这样一封留言说,V姐,我是做设计的,到现在的公司一年了。

之前是在一个有加班文化的公司,有事没事都得加班,我住的离单位还特别远,时间一长我就觉得实在受不了了,于是就跳到现在的工作。

现在的工作确实不加班了,但我仍然不开心,这家公司的老板是体制内出来的,整家公司的人际关系特别复杂,我在其中经常被挖坑、甩锅、当枪使,让我觉得自己情商特别低。

而且我在这家公司特别没有存在感,因为感觉你设计的好不好并不重要,会不会说话,能不能让老板觉得你设计的好才重要。

我觉得自己沟通能力特别差,每天都特别郁闷。

我也尝试过看很多沟通类的书,但好像还是没有什么变化,现在真的就不知道要怎么办了。

我要不要再跳槽,跳槽会不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呢?

其实我看到这封留言的时候是既欣慰又心疼的。

欣慰的是这个小伙伴在面临职场困境的时候,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向外归罪,而是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思考是不是自己能力不行,并且尝试努力解决问题。

心疼的是,一方面凡事过犹不及,把问题直接归结于自己情商低、能力差,包括用无效的方式努力,很多时候其实也是一种逃避。

另一方面,她犯了一个职场大忌,就是在上一次职业转换中因为逃避而跳槽。

我们以为工作不顺心是因为自己情商不够、能力不行,甚至是运气不够好,其实很多时候在我们选择了一份工作的时候,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工作状态。

我们并不是不够努力,而只是没把功夫下对地方。

我们之所以会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自己不想要什么,却没看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凭感觉跳了。

看清目标再跳的才叫跳槽,没看清就跳的,那叫跳崖。

正确的努力方式,应该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跳槽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不是在草草跳槽后,努力地用自己的短板去追别人的长板。

诺贝尔奖得主,哲学家阿贝尔·加缪说过“你的生活就是所有选择的总和。”

英特尔传奇总裁安迪·格鲁夫说过“路径选错了,就会死亡。”

这些听起来都是那么的有说服力,让人不由得想起“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其实我们本身就很想相信“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

因为在我们心底某处隐隐约约地觉得,选择比努力轻松,选择不过是一咬牙一跺脚的事儿。

在选择中运气会起到很大作用,我们甚至可以依赖别人的建议,如果是选择出了问题,不过是有点“点儿背”,那不是我们自己的责任。

其实选择真的比努力轻松么?

马云史玉柱都算得上家喻户晓的商界人物了,他们都具备领导力的核心特征,都非常有凝聚力、影响力、都非常的坚忍不拔,他们谁也不缺努力。

但两人如今除了身价上的鸿沟之外,在名声上更是天差地别。

马云一路走来,无论是填补了国内电子商务的空白,还是让他身后无数的中小企业获益,还是现在功成身退投身教育,他的每一步无不为人称道。

而史玉柱呢,虽然不得不说他从负债2.5亿到东山再起是一段商界传奇,但无论是令他倒下去的巨人大厦,还是令他爬起来的保健品、网游,都没给他的名声带来什么正面的加持。

我们总以为选择就是一瞬间的事,其实不然,从马云和史玉柱的例子我们就能看出来,选择也是有“习惯”的,这就是决策力。

真正重要,不是如有神助的某次选择,而是能决定你人生轨迹的决策力。

决策力有两大要素,决策依据和信息量。

我们觉得难以选择,觉得决策难做,往往就是卡在了这两点上。

要不然就是缺乏一个清晰有决定性的判断依据,要不然就是对眼前的决策缺少足够的信息。

如果你想做出正确的跳槽决策,找到更有利于自己长远发展的方向。并且希望通过“跳槽清单”工具,得到职业辅导师的一对一指导。可以添加我们职业辅导师微信:他的微信是gerenfazhan021,添加时备注“跳槽清单”,就可以免费获得一对一指导,他会结合你的个人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且给到具体的建议。

相信通过职业辅导师专业的咨询,可以更准确、更迅速帮你找到你的生涯定位,实现精准付出、高效回报。

而放到职业选择上,决策依据其实就是我们的职业所求。

所以想要在职业选择中做出正确的决策,让跳槽成为一个帮助我们职业发展越来越好的动作,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我们做这个决策的依据,也就是你的职业所求。

但是我们的职业所求要怎么确定呢?

今天就给大家一个小工具——职业四问,来帮大家确认。

第一个问题“我现在的工作是否真的没有价值了?”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回忆一下过往工作中的峰值体验,也就是工作中那些让我们很有成就感、幸福感的成就事件,以免我们因为眼前的不满而否定整个工作。

第二个问题“我是因为哪些因素想离开现在的工作?”

这些因素中可能有消极的,比如和领导同事关系不好、工作能力不足、收入太低等,也可能有积极的,比如拿到了猎头推荐、面试成功,或者有其他更心仪的机会出现等。

对于其中的消极因素,一定要多想一步,就是这个问题是不是换工作可以解决的。

第三个问题“换工作我会失去什么,我能承受么?”

任何一个选择必然伴随着一些放弃和损失,就算是跳去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我们可能也会在人脉、机会、工作环境等我们一时注意不到地方遭受损失。

引导自己主动思考这个问题,可以有效地减少我们事后的后悔。

第四个问题“新工作最糟糕的部分我看到了么?”

心理学家加布里埃尔·厄廷根通过研究发现,如果我们只看到未来美好的一面而不考虑可能的障碍及解决办法,可能会大大影响事情的成功率。

我们人很容易陷入一种看待事物的“围城效应”,就是那些现在拥有的,我们更容易只看到缺点,而那些还没有拥的,则很容易只看到好的地方。

所以这个问题能够引导我们打有准备的仗,让事情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最后给大家简单总结一下, 我们工作中的痛苦很多并不真的因为我们不够努力或着能力不行,而是在我们做出职业选择的那一刻就已经埋下伏笔了。

选择并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能够决定我们人生走向的不是某次如有神助的选择,而是伴随着良好习惯的决策力。

为此我们需要有足够的信息量,以及足够清晰的决策依据。

通过自检四问能够帮助我们明晰我们职业选择的依据,从而让跳槽助力我们的职业发展。

我是V姐,在个人发展学会,我们一起成长,不断精进~

作者介绍

周魏

国家认证生涯规划师

国内首家积极心理学成长联盟联合创始人

原某教育医疗集团总部行政中心副主任

个人发展学会讲师,职业精英研修班督导团负责人。指导学员过千人,累计职业咨询时长超过1000小时。擅长领域:职场关系处理,个人及团队优势挖掘,职场情绪溯源及调整,职场心理困惑解答,升职加薪,职业定位及转型,团队管理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