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那些对对错错的事儿
高血压病是导致心梗、脑梗、肾衰最重要的危险因素,90%的脑出血和60%的冠心病患者都有高血压病,因此是人类健康最主要的杀手。但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不少人还有一些错误的想法和做法,今天我们就来纠正一下这些常见的错误。
1.没有症状的高血压病不要紧,不用吃药——错
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没有明确的关系。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有些人即使血压明显升高,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血压,仍没有不适的感觉 。但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心、脑、肾、眼等器官不知不觉地受到损害。直到出现心梗、脑梗或者心衰肾衰,就难以挽回了。
正确做法: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的,要定期测血压,不管有没有症状,发现高血压病应及时就医。
2.活动后立即坐下绑上袖带测血压——错
正确做法:测量血压前要先休息5-10分钟,心情平静,并且在测量前没有饱餐、饮酒、饮咖啡和浓茶的情况。绑好血压袖带后,停顿10-15秒,再按启动键测量血压。
3.测血压的时间、体位、和部位均很随意——错
正确做法:测血压应三固定,①时间固定:建议上午6点-10点,下午4点-8点测量血压;②测量的体位固定:建议坐位;③测量的手臂固定:建议右手臂,初始测量时应测双臂。袖带下缘需要绑在肱动脉上方 (即肘窝上方)约2-3cm处,袖带松紧度以容下一根手指为宜。
4.边测血压边说话——错
正确做法:测血压时应保持安静,不要说话,避免屏气,防止情绪紧张,以免影响血压数值。
5.不愿过早服药,怕产生依赖,怕伤肾——错
正确做法:降压药不是成瘾性药物,没有依赖,可随时停药,问题是停药后血压会重新高起来,所以需坚持服药;降压药不伤肾,真正伤肾的是长期高血压。
6.跟风吃药,用保健品代替降压药——错
有的患者听邻居或同事说某种降压药好,就自己去买来吃,还有患者用保健品、降压帽、降压表代替降压药等,结果延误了治疗。
正确做法:降压治疗应个体化,不能盲目跟风,保健品大多是骗钱的,不能代替降压药,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7.血压降得不快,就自行频繁换药——错
正确做法:任何药治病都有一个过程,有的降压药从服药到发挥最大降压效应大约需要1周甚至2周时间,所以一定不要频繁来回换药。
8.担心副作用,不愿吃降压药——错
正确做法:其实副作用并不会出现在每个人身上,合理用药可以大大减少副作用。即使个别人有轻微的副作用,还应考虑到高血压病带来的危害要远远超过副作用的危害,仍应选择降压药物治疗。
9.只要吃药能降压就没事,不调整生活方式——错
正确做法:高血压病的发病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因此任何降压药物治疗均应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如戒烟限酒、限盐、规律运动控制体重等。否则再好的降压药也难有良效。
10.血压高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错
用药后血压恢复正常,这是药物作用的结果。高了用药、正常就停药,会导致血压总是处于波动之中,而心梗、脑梗等并发症都是在血压波动时发生的。
正确做法:血压正常后应坚持用维持量,即服用能使血压维持在正常的最小剂量。
青岛思达心脏医院 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 董立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