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品读 | 干货收藏!书法易误汉字(二十)
书法易误汉字280组
——规范字繁体字异体字关联字辨析
作者|刘占锋
/《中国封面》编者按/
中国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在街头巷尾的标牌中,在各种文字材料里,在当代书法大展中,我们屡屡见到文字方面的硬伤。如何正确使用文字,正确使用繁体字、异体字,成了当代书法应用和书法创作中一个不小的问题。轩辕书院副院长刘占锋先生的《书法易误汉字280组——规范字繁体字异体字关联字辨析》,详尽地解决了一般书法应用和创作所遇到的文字问题。
刘先生这篇大作与其它同类文章相比较,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以相关联为原则,将古今音义相互关联的简体字、繁体字、异体字分别组成280组进行分析,相对于分散介绍更利于读者进行比较、鉴别、使用。二是对这些关联字进行辨析时,没有局限于现今音义,而是基本涵盖了这些规范字、繁体字、异体字的绝大部分古今音义。三是这些字的古今音义除了进行简明罗列外,对其主要义项多放在经典名句中进行辨析,使其更直观、更有传统文化内涵。我们的书法作者和广大读者在学习文字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封面》将连续刊载,以飨读者。
191.刷、唰
刷shuā,⑴刷子:牙刷;鞋刷。⑵刮。⑶清扫;揩拭。⑷梳理。⑸涂抹。⑹用刷子除垢。⑺查究。⑻搜寻。⑼饮;尝。⑽抽打。⑾(用水)冲洗。⑿淘汰。⒀古代理发工具。⒁象声词。⒂搜刮。⒃洗雪。
“唰”,“刷”做象声词时的异体字。另作:鸟理羽毛。
晋·左思《魏都赋》:“洗兵海岛,刷马江洲。”晋·陶渊明《闲情赋》:“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南朝·宋·刘休若《移檄东土讨孔觊等》:“喷气则白日尽晦,刷马则清江倒流。”三句中的“刷”字指用刷子除垢、刷洗;《史记·楚世家》:“昭雎曰:‘王虽东取地于越,不足以刷耻;必且取地于秦,而后足以刷耻于诸侯。’”宋·岳珂《桯史·八阵图诗》:“可怜阿伾财女子,而我未刷邦家耻。”三句中的“刷”字指洗雪耻辱;唐·李白《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石黛刷幽草,曾青泽古苔。”宋·杨万里《发银树林》诗:“远岭惹云秋里雪,淡天刷墨晓来阴。”二句中的“刷”字指涂抹;宋·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例》:“至遇军国郊祀之大费,则遣使铲刷,殆无余藏。”句中的“刷”字指搜刮;元·关汉卿《窦娥冤》四折:“加老夫两淮提刑廉访使之职,随处审囚刷卷。”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九:“中外文武诸司文卷,已遣御史照刷。”二句中的“刷”字指查究;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异时预买紬绢钱,常於岁前散絶。今尚闕太半,剗刷之急,盖不遗余力矣。”《元史·顺帝纪二》:“五月辛丑,民间讹言朝廷拘刷童男、童女,一时嫁娶殆尽。”二句中的“刷”字指搜寻,这些“刷”字都不可以“唰”相通。
南朝梁·沈约《咏鹤》:“宁望春皋下,刷羽翫花钿。”唐·李白《《赠黄山胡公求白鹇》》:“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唐·李嘉祐《入睦州分水路忆刘长卿》:“吴洲不可到,刷鬓为思君。”前两句中的“刷”指鸟理羽毛,可与“唰”相通。而后句中的“刷”则表示梳理,不可以“唰”相通。
192.帅、帥、率
帅shuài,⑴佩巾。⑵军中主将、统帅。⑶指首领或起主导作用的因素。⑷古官名。古指诸侯十国之长;古指地方长官。⑸率领。⑹引导;带头。⑺遵循。⑻聚。⑼表率;楷模。⑽形容人漂亮或举止潇洒、有风度。⑾姓。
帥,与“帅”为繁简关系,同音同义。
“率”为多音字。
㈠shuài,⑴古代一种捕鸟用的长柄的网;用网捕鸟。⑵率领。⑶勉励。⑷遵循;顺服。⑸榜样;表率。⑹首领;将领;将帅。⑺轻易地;不精细。⑻坦率;直爽。⑼粗鲁;粗旷。⑽轻遽貌;迅疾貌。⑾督促。⑿方言:漂亮。⒀皆;都。⒁大约;通常。⒂助词。⒃姓。⒄⒅
㈡lǜ,⑴按某种标准计算。⑵比率。⑶通“律”。法度;标准。⑷通“繂”。缉边。
㈢lüè,同“锊”。古代计量单位。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国·魏·刘劭《人物志·英雄》:“力能过人,勇能行之,而智不能断事,可以为先登,未足以为将帅。”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三句中的“帅”字指军中主将、统帅;《论语·颜渊》:“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曰:‘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二句中的“帅”字指带头;《左传·庄公二十三年》:“帅长幼之序。”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有一不帅者,法之加必自此始。”二句中的“帅”字指遵循;《汉书·循吏传序》:“相国萧、曹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句中的“帅”指表率、楷模,这些句子中的“帅”可以“率”相通。
《孟子·公孙丑上》:“志,气之帅也。”唐·司马承祯《坐忘论·真观》:“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清·申涵光《荆园进语》:“老来益奋其志。志为气之帅,有志则气不衰,故不觉其老。”三句中的“帅”指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不可以“率”相通。
汉·桓宽《盐铁论·疾贪》:“贪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不在民。”汉·王符《潜夫论·断讼》:“《春秋》之义,责知诛率。”《汉书·武帝纪》:“不勤不教,将率之过也。”三句中的“率”读shuài,前两句中的“率”指首领、领导者,后句中的“率”通“帅”,指将帅。
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三公者,百僚之率,万民之表。”五代·前蜀·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卷八:“上好智,下应之以伪;上好贤,下应之以妄。不若正身率下,无为御人。”宋·苏轼《策别第八》:“厉精,莫如自上率之,则壅蔽决矣。”三句中的“率”读shuài,指榜样、表率;《孟子·滕文公下》:“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汉·刘向《说苑·立节》:“君道友逆,则顺君以诛友;友道君逆,则率友以违君。”宋·李邦献《省心杂言》:“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三句中的“率”读shuài,指率领;唐·吴兢《贞观政要·纳谏》:“自古上书,率多激切。若不激切,则不能起人主之心。”明·薛瑄《读书录》:“学不进,率由因循。”二句中的“率”读shuài,指皆、都,这些句子中的“率”字都可以“帅”相通。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二句中的“率”读shuài,指坦率、直爽;唐·韩愈《原道》:“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宋·欧阳修《陈公神道碑铭》:“以令率人,不若身先。”二句中的“率”读shuài,指督促,都不可以“帅”相通。
《孟子·尽心上》:“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句中的“率”读lǜ,指比率,不可以“帅”相通。
193.松、枀、鬆
松sōng,⑴大部分松科植物的统称。⑵松散。⑶使松:要再接再厉,不能松劲。⑷经济宽裕。⑸解开;放开。⑹不坚实。⑺绒状或碎末状的食品:肉松。⑻发乱;乱发貌。⑼不中用。⑽围棋术语。⑾通“从”。依从;随从。⑿姓。
“枀”是“松”的异体字。同音同义。
“鬆”为多音字。
㈠“松”读sōng时、表示⑵-⑽义项时的繁体字。
㈡sòng,发乱貌。
㈢ sóng,方言。人的精液。
《国语·晋语八》:“拱木不生危,松柏不生埤。”汉·刘向《说苑·谈丛》:“草木秋死,松柏独存。” 唐·王勃《送白七序》:“幽桂一丛,赏古人之明月;长松百尺,对君子之清风。”三句中的“松”指松树;《墨子·号令》:“为人下者,常司上之。随而行,松上不随下。”句中的“松”字”通“从”,指依从、随从,都不可以“鬆”相通。
清·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句中的“松”字,指放松,可以“鬆”相通。
宋·韩淲《采桑子》:“柳浅梅深鬓影鬆。”句中的“鬆”指乱发貌;唐·王建《宫词一百首》之四十二:“蜂须蝉翼薄鬆鬆,浮动搔头似有风。”句中的“鬆”指疏松、松散;宋·张儗《棊经·名数篇》:“夫弈棋者,凡下一子皆有定名,棋之形势死生存亡因名而可见。……有鬆。” 句中的“鬆”系围棋术语,宽松不逼之意,这些都可以“松”相通。
194.搜、蒐
“搜”为多音字。
㈠sōu,⑴聚;集。⑵求;寻求。⑶搜索;搜查;查数。⑷检查;检点。⑸选择。⑹象声词。形容疾速的声音。⑺掏;挖。⑻通“獀”。打猎。⑼通“埽”。消除;清除。⑽⑴仔细查找;检查:搜捕;搜身。⑵寻找:搜集;搜罗。
㈡xiāo,[搜搜]也作“叟叟”。动貌。
㈢sòu,人名用字。
㈣shǎo,[搜搅],扰乱。
蒐sōu,“搜”读sōu、表示聚集、搜集、寻求时的异体字。另指:⑴草名。茜草。⑵春天打猎。⑶检阅;军事演习。⑷隐匿。
晋·葛洪《抱朴子·勤求》:“搜寻仞之垄,求干天之木;漉牛迹之中,索吞舟之鳞,用日雖久,安能得乎?”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搜句忌于颠倒,裁章贵于顺序。” 二句中的“搜”读sōu,指求、寻求;晋·郭璞《山海经图赞·巫咸》:“群有十巫,巫咸所统;经技是搜,术艺是综,采药灵山,随时登降。” 句中的“搜”读sōu,指聚集,这些“搜”字可以“蒐”相通。
三国魏·曹植《七启》:“搜林索险,探薄穷阻。”清·陈鹤《明纪·神宗纪》:“加以官吏法严,兵番搜苦,少年妇女亦令解衣。臣曾见之,掩目酸鼻。” 二句中的“搜”读sōu,指搜索、搜查;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山东八·王星华含烟小纪》:“余以为莫若搜田,盖田宽则缩赋,赋分则徭轻,相为低昂者也 。” 句中的“搜”读sōu,指调查、查数;这些句子中的“搜”字不可以“蒐”相通。
《山海经·中山经》:“(釐山)其阳多玉,其阴多蒐。”句中的“蒐”指茜草;汉·张衡《东京赋》:“岐阳之蒐,又何足数。” 句中的“蒐”指春天打猎;《新唐书·王沛传》:“沛明示法制,蒐阅以时,军政大治。” 句中的“蒐”指检阅;《左传·文公十八年》:“少皞氏有不才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靖谮庸回,服谗搜慝,以诬盛德。” 句中的“蒐”指隐匿,这些“蒐”字都不可以“搜”相通。
《文选·陆机〈辨亡论〉》:“于是讲八代之礼,蒐三王之乐。” 句中的“蒐”指搜集、寻求;《左传·成公十六年》:“蒐乘补卒,秣马厉兵。”宋·徐梦莘《》:“任贤使能,信赏必罚,蒐卒丰财,以谋大举。”二句中的“蒐”指聚集,这些“蒐”字都可以“搜”相通。
195.苏、蘇、囌、蘓、甦、酥、稣、穌
苏sū,⑴植物名:紫苏;白苏。⑵柴草。⑶割草;取草。⑷取;拿;找。⑸同“甦”。苏醒;再生;更生。⑹醒悟。⑺须状下垂物:流苏。⑻满。⑼悮(wù)。①同“误”。错;谬。②疑惑。③欺。⑽通“傃”。朝向。⑾用同“酥”。(物体)酥松。⑿江苏省及其辖下苏州市的简称:苏北;苏绣。⒀指苏维埃:苏区。⒁指原苏联:美苏争霸。⒂姓。⒃“囌”的简化字。[噜囌],也作[囉囌],说话絮叨,或事情琐碎、麻烦。
“蘇”是“苏”的繁体字,“蘓”是“蘇”的异体字。“苏”“蘇”“蘓”三字音义相同,可通用。
“囌”,“苏”作[噜囌]或[囉囌]、表示说话絮叨,或事情琐碎、麻烦时的繁体字。这个条件下二字音义相同,可通用。
“甦”,“苏”“蘇”“蘓”作苏醒、再生、更生时的异体字,这个条件下二字音义相同,可通用。另指:免除,解脱。
“酥”,“苏”“蘇”“蘓”指(物体)酥松时,二者相通。另指:⑴牛羊乳制成的食品。⑵酒。⑶松脆的食品。⑷肢体松软。⑸搽脸的油脂。⑹比喻物品光泽、细腻。
“稣”,“穌”的简化字。二者同音同义。“苏”“蘇”“蘓”用作“取”、“取草”和“苏醒”、“更生”、“复活”时,彼此相通;“甦”用作“苏醒”、“更生”、“复活”时,彼此相通。
《文选·张衡<东都赋>》:“驸承华之蒲梢,飞流苏之骚杀。”唐·卢照邻《长安古意》:“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二句中的“流苏”指须状下垂物;《楚辞·九章·橘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董必武《旅居美国旧金山杂诗》:“金门朗月窥窗隙,照见离人彻夜苏。”二句中的“苏”分别指醒悟、睡不着,这些“苏”字可以“蘇”“蘓”相通,不可以“囌”“稣(穌)”“甦”相通。
《太平广记》卷三百二十一引《甄异录》:“葬后,其邻家欲取之,碧玉当去,见义乘马入门,引弓射之,正中其喉,喉便痛亟,姿态失常,奄忽便绝。十余日乃苏。”清·丘逢甲《久旱得雨初霁,饮人境庐,时闻和局将定二首》其二:“得雨虽迟也胜无,东皋预计麦苗苏。”二句中的“苏”指苏醒、死而复生,可以“蘇”“蘓”“甦”相通,不可以“囌”“稣(穌)”相通。而清·龚自珍《明良论三》:“如是而欲勇往者知劝,玩恋者知惩,中材绝侥幸之心,智勇甦束缚之怨,岂不难矣!”句中的“甦”字指免除、解脱,则不能以“苏”“蘇”“蘓”相通,更不可以“囌”“稣(穌)”相通。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生平所历危境,无逾于此。盖峭壁有之,无此苏土;流土有之,无此苏石。”句中的“苏”字指酥松,可以“蘇”“蘓”“酥”相通。
宋·苏轼《送碧香酒与赵明叔教授》:“碧香近出帝子家,鹅儿破殼酥流盎。”清·魏源《村居杂兴》:“明春娶儿妇,更酿百瓮酥。”二句中的“酥”,指酒;杨栋《净土寺追和东坡韵》:“味隽问牛酥,轩高来燕乳。”元·萨都剌《上京杂咏》:“院院烧灯有咒僧,垂帘白日点酥灯。”二句中的“酥”,指酥油;宋·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句中的“酥”,指光泽、细腻;宋·柳永《定风波》:“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句中的“酥”,指搽脸的油脂。这些句子中的“酥”,都不可以“苏”“蘇”“蘓”相通,更不可以“囌”“稣(穌)”相通。
《楚辞·离骚》:“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千里餽粮,士有飢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二句中的“苏”字指取、取草,可以“蘇”“蘓”“稣(穌)”相通,不可以“囌”“甦”相通。
196.诉、訴、愬
诉sù,⑴告诉;陈述;倾吐;倾诉。⑵控告:诉讼;公诉。⑶诽谤;进谗言;说别人的坏话。⑷辞酒不饮。⑸求;求助。
“訴”是“诉”的繁体字,同音同义。
愬,多音字。
㈠读“sù”时,⑴“诉(訴)”表示告诉、陈述、倾吐、倾诉、进谗言时的异体字。⑵通“溯”。向着。
㈡读sè,惊惧。
《诗·邶风·柏舟》:“薄言往愬,逢彼之怒。”唐·杜甫《又呈吴郎》:“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二句中的“诉”指“告诉”,可以“愬”相通。
唐·李朝威《柳毅传》:“清音宛转,如诉如慕,坐客听之,不觉泪下。”宋·苏轼《蝶恋花》:“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明·李贽《杂说》:“蓄极积久,势不能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三句中的“诉”指“倾诉”,可以“愬”相通。
《荀子·致士》:“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诉,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汉·刘向《说苑·臣术》:“愬无罪者国之贼也。”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尽诚可以绝嫌猜,徇公可以弭谗诉。”清·朱伯庐《治家格言》:“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四句中的“诉”指谗毁攻讦、进谗言,可以“愬”相通。
《汉书·成帝纪》:“刑罚不中,众冤失职,趋阙者告诉不绝。”宋·苏轼《决壅蔽》:“不能无诉,诉而必见察;不能无谒,谒而必见省;使远方之贱吏,不识朝廷之高;而一介之小民,不识官府之难:而后天下治。”二句中的“诉”指“控告”,不可以“愬”相通。
宋·欧阳修《依韵答杜相公》:“平生未省降诗敌,到处何尝诉酒巡。”宋·黄庭坚《定风波》:“且共玉人斟玉醑,休诉,笙歌一曲黛眉低。”宋·陆游《蝶恋花》:“鹦鹉杯深君莫诉,他时相遇知何处。”三句中的“诉”指“辞酒不饮”,不可以“愬”相通。
唐·陆龟蒙 《南泾渔父》诗:“今年川泽旱,前岁山源潦,牋诉已盈庭,闻之类禽噪。”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之四十:“笺诉天公休掠剩,半偿私债半输官。”二句中的“诉”指“求告之文”、“诉状”,不可以“愬”相通。
《易·履》:“履虎尾愬愬,终吉。”愬愬:惊惧貌。句中的“愬”, 读sè,惊惧貌,不可以“诉(訴)”相通。
南朝·宋·谢庄 《月赋》:“情纡轸其何托,愬皓月而长歌。”《文选·潘岳〈西征赋〉》:“愬黄巷以济潼。”二句中的“愬”读“sù”,通“溯”。指“向着”,不可以“诉(訴)”相通。
197.嗉、膆
嗉sù,⑴嗉囊:鸟类食管下储存食物的地方。鸡嗉子。⑵装酒的小壶。⑶星名。
“膆” ⑴肥。⑵“嗉”指嗉囊时的异体字,这个条件下二字相通。
唐·白居易《秦吉了》:“岂无雕与鹗,嗉中肉饱不肯搏。”明·王世贞《二鹤赋》序:“余悲其翮铩而不得飞,嗉结而不能言也。”清·魏源《题林少穆制府饲鹤图》诗:“有鹤有鹤生蓬壶,老仙育之何勤劬。千年长羽翮,千年调嗉咮。”三句中的“嗉”都指“嗉囊”,可以“膆”相通。《汉书·天文志》:“张,嗉,为厨,主觞客。”句中的“嗉”指朱雀七宿中的张宿。不可以“膆”相通。
198.酸、痠
酸suān,⑴醋。⑵酸味。⑶暑浥之酸气。⑷悲痛、伤心:辛酸;悲酸。⑸凄凉。⑹讥讽文人的迂腐:穷酸;酸秀才。⑺旧时形容读书人的贫寒。⑻因妒忌而感到心酸。⑼食品名。⑽一种化合物:盐酸;硫酸。⑾小雨。⑿通“痠”。因疲劳或疾病引起的微痛而无力的感觉:腰酸腿疼;站得时间太长,腿都酸了。
“痠”,⑴“酸”表示“因疲劳或疾病引起的微痛而无力的感觉”时的异体字,这个条件下二字相通。⑵石名。痠石。
三国·魏·曹植《释愁文》:“临餐困於哽咽,烦寃毒於酸嘶。”《梁书·昭明太子统传》:“骥蹀足以酸嘶,挽凄锵而流泫。”宋·范成大《不寐》诗:“合体竞酸嘶,莫夜辄增极。”三句中的“酸”字指“酸痛剧烈之貌”;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南朝梁·何寘南《答何秀才诗》:“苍茫曙月落,切戾晓风酸。”宋·周紫芝《五禽言·思归乐》:“山花冥冥山欲雨,杜鹃声酸客无语。”三句中的“酸”字指“凄凉”;唐·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元·郑光祖 《王粲登楼》三折:“我这里望中原,思故里,不由我感叹酸嘶。”明·刘基《吊祖豫州赋》:“山陵暴骨兮,社稷黍离;故臣酸嘶兮,行人涕洟。”三句中的“酸”指“哀鸣”、“悲叹”;汉·刘向《新序·杂事二》:“墙薄则亟坏,缯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汉·刘安《淮南子·说林》:“百梅足以为百人酸,一梅不足以为一人和。”宋·张震《鹧鸪天·怨别》:“万丝柳暗才飞絮,一点梅酸已着枝。”三句中的“酸”字指“酸味”;唐·韩愈《贺册尊号表》:“衔酸抱痛,且耻且惭。”清·胡敬《穷村赋》:“拾橡栗以憔悴,啼饭箩而酸辛。”三句中的“酸”字指“悲痛”;宋·苏轼《约公择饮》:“要当啖公八百里,豪气一洗儒生酸。”宋·谢逸《送董元达》:“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两句中的“酸”字讥讽文人的迂腐;明·袁宏道《严陵》(其三):“举世轻寒酸,穷骨谁相敬。”句中的“酸”字则形容读书人的贫寒,上述句子中的“酸”字均不可以“痠”字相通。
《乐府诗集·横吹曲词·陇头流水歌辞》(其二):“西上陇阪,羊肠九回。山高谷深,不觉脚酸。”这句中的“酸”字指因疲劳或疾病引起的微痛而无力的感觉,可以“痠”字相通。
199.穗、繐
穗suì,义项有:⑴稻麦等禾本科植物聚生在茎顶端的花或果实:麦穗儿;谷穗儿。⑵用丝线等结扎成的穗状装饰品。⑶穗状的物体:这个窗帘的穗儿很好看。⑷灯花;烛花。⑸量词。⑹广州市的简称。
“繐”是“穗”指用丝线等结扎成的穗状装饰品时的异体字,这个条件下二字相通。另指:细而疏的麻布。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穗兮不得获,秋风至兮殚零落。”汉·无名氏《古歌》:“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唐·韩愈《贺雨表》:“嘉谷奋兴,根叶肥润,抽茎展穗,不失时宜。”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宋·王禹偁《畲田调》五首之一:“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四句中的“穗”均指“稻麦等禾本科植物聚生在茎顶端的花或果实”;唐·谢良辅《状江南·孟冬》:“江南孟冬天,荻穗软如绵。”唐·张祜《经旧游》:“斜日照溪云影断,水葓花穗倒空潭。”唐·刘兼《贵游》:“风飘柳线金成穗,雨洗梨花玉有香。”三句中的“穗”泛指各种植物的穗状花实;唐·韩偓《生查子·侍女动妆奁》:“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明·沈周《写怀寄僧》:“虚壁疏灯一穗红,闲阶随处乱鸣虫。”二句中的“穗”字指“灯花”、“烛花”;唐·温庭筠《更漏子》:“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宋·秦观《次韵参寥见别》:“炉香冉冉纡寒穗,篝火荧荧擢夜芒。”二句中的“穗”泛指穗状物;唐·温庭筠《溪上行》:“风翻荷叶一向白,雨湿蓼花千穗红。”宋·苏轼《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千株玉槊搀云立,一穗珠旒落镜寒。”二句中的“穗”字是量词;这些句子中的“穗”字都不可以“繐”相通。
宋·王珪《宫词》:“纱幔薄垂金麦穗,帘钩纤挂玉葱绦。”句中的“穗”字指“用丝线等结扎成的穗状装饰品”,可以“繐”相通。
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归骸洛浦,繐帐犹悬。”唐·李贺《汉唐姬饮酒歌》:“无处张繐帷,如何望松柏。”二句中的“繐”字指“细而疏的麻布”,二字不可以相通。
200.台、臺、檯、枱、颱
“台”为多音字。
㈠读“tái”时,⑴[三台]星名。古时用以比喻三公。⑵敬辞。旧时用于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动作:兄台;台鉴。⑶地名。春秋鲁地,今山东省费县南。⑷鱼名。后作“鲐”。⑸量词。⑹“臺”的简化字。⑺“檯”的简化字。⑻“颱”的简化字。
㈡读“tāi”时,⑴用于地名:台州;天台山。⑵用同“胎”。犹言小鬼头。
㈢读“yí”时,⑴我。⑵何;什么。⑶喜悦。后作“怡”。⑷方言:养。⑸方言:脱落。⑹一种陶制容器。后作“瓵”。⑺姓。
㈣读“sì”时,⑴通“嗣”。继承。《后汉书·班彪传附班固》:“有于德不台渊穆之让。”李贤注“《前书》曰:‘舜让于德不台。’”⑵通“始”。开头。《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德书》:“百仁(仞)之高,台於足(下)”。
臺tái,⑴平而高的建筑物或场地:瞭望台;亭台楼阁;欢喜台;主席台;舞台。⑵像台的东西:井台;窗台儿;柜台;梳妆台。⑶用作底座的器物:灯台;蜡台。⑷陵墓的古称。⑸莎草。⑹古时中央官署名。⑺旧时对人的尊称。⑻古时贱职之称。⑼方言:同等;辈。⑽待;止。⑾方言:支;持。⑿清代驿站称谓。⒀数学名词。我国古代南方一个少数民族。⒁山名。琅琊臺。⒂台湾省的简称。⒃姓。
檯tái,⑴木名。⑵桌类物品。
“枱”为多音字。
㈠读tái,同“檯”。桌类物品。
㈡读sì,耒端。
㈢读cí,同“柌”。柄;镰柄。
颱tái,台风。清·俞正燮《癸巳类稿》卷九:“山有识颱草,一节则一年一颱汛,无节则其年无颱。”
《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汉·桓宽《盐铁论·救匮》:“九层之台一倾,公输子不能正。”唐·李白《古朗月行》:“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唐·张籍《楚妃怨》:“江南雨多旌戟暗,台下朝朝春水深。”宋·苏麟《残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些句子中的“台”,都指平而高的建筑物;唐·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唐·王建《送郑权尚书南海》:“已将身报国,莫起望乡台。”宋·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三句中的“台”,指高而平的场地;晋·左思《魏都赋》:“禁台省中,连闼对廊。”《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臺,北山有莱。”句中的“台”指莎草;唐·杜甫《奉送严公入朝十韵》:“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二句中的“台”指古时中央官署;唐·韩偓《席上有赠》:“莫道风流无宋玉,好将心力事妆臺。”句中的“台”指梳妆台;《孟子·万章下》:“盖自是台无馈也。”句中的“台”指古时低贱的职位;《淮南子·俶真》:“其所居神者,台简以游太清。”句中的“台”为方言,指“持”,上述句子中的“台”,都读tái,是“臺”的简体字,二字相通,不可以“檯”、“枱”、“颱”相通。
《书·汤誓》:“非台小子,敢行称乱?”宋·王禹偁《奠故节度使文》:“魂且有知,察台深意。”二句中的“台”,指“我”;汉·张衡《思玄赋》:“蹶白门而东驰兮,云台行乎中野。”句中的“台”,表示“什么”;《史记·太史公自序》:“唐尧逊位,虞舜不台。”句中的“台”,表示“喜悦”。这些句子中的“台”都读“yí”,不可以“檯”“枱”“颱”相通。
《后汉书·班彪传附班固》:“有于德不台渊穆之让。”李贤注“《前书》曰:‘舜让于德不台。’”句中的“台”,通“嗣”,表示“继承”;《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德书》:“百仁(仞)之高,台於足(下)”。句中的“台”,通“始”,指开头。二句中的“台”都读“sì”,不可以“檯”“枱”“颱”相通。
作者简介:刘占锋,在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和出版发行等领域均有一定造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被《人民日报》理论部、河南大学新闻编辑出版研究所聘为特约高级编辑和特邀研究员。历时16年编纂(主编)的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第一套任意字检索大型工具书《中华语汇通检》(《中国成语通检》、《中国名言通检》、《中国名诗句通检》、《中国辞赋词曲名句通检》四卷,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结束了我国大型工具书没有任意字检索的历史,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开发与传播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工具。该书被评为河南省2002年度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成语通检词典》在释义、体例、索引等方面都有独到的创新,人民日报曾发长篇书评,给予高度评价。
【文章来源:《书法导报》|编者注:“书法易误汉字”自连载起得到广大读者好评,目前作者正进行后半卷的梳理,不久后将再次与读者见面。】
▼
△版权声明:《中国封面》在推介传播过程中难免出现部分文章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的情况。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