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画,精美!

宋徽宗《写生珍禽图》

宋徽宗赵佶虽是北宋的亡国皇帝,但却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他能书善画,23岁就创下挺拔秀丽的“瘦金体”。绘画上,更是天赋异禀,尤其擅长花鸟画。徽宗对绘画的痴迷和推广,使得宋画达到了中国乃至世界绘画艺术史的顶峰。

宋徽宗《瑞鹤图》
宋徽宗《五色鹦鹉图》

刘益谦在谈到《写生珍禽图》时,回忆起一位故宫博物院的老专家对自己说,尤伦斯夫妇在拍到《写生珍禽图》后,曾经跟他炫耀过宋徽宗在他们手上,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据说在2002年竞拍时,上海博物馆本有意竞买,但考虑到这幅画是从北京故宫流出的,由故宫收入其文化意义更大,于是上博最终放弃竞买以给故宫让路,而故宫却因经费数额有限,未能如愿。

宋徽宗《写生珍禽图》

刘益谦拍下《写生珍禽图》不久,香港收藏家黄君寔先生将其秘藏多年的《写生珍禽图》卷后,原长尾甲(长尾甲是日本著名的书画家)与张大千的题跋馈赠给了刘益谦,终使画作成完壁。

如今,《写生珍禽图》正安静地躺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的展厅里,向大众展出。

宋徽宗《写生珍禽图》

宋代书画是全球顶级收藏家的衡量标准,画比书还少,而且所有大拍卖公司都以拍宋代书画为荣。无可置疑,宋代书画是中国丹青史上的最高峰。

宋画不是唐代“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得意绚烂,而是空灵、含蓄、谦卑、诚恳的态度。一向重格物的宋人画家以技进乎道的写实信仰,认真谦卑地对待每一截枯木,每一片树叶、每一个渔夫、每一段羁旅。他们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长河溪流、山川小景、人物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马麟《梅竹图》
林椿《枇杷山鸟图》
佚名《赤壁图册页》
宋画 · 谦卑

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极尽精微的宋人画家,从万物之中发现了整个宇宙的生机。尤其在程颢、朱熹观物格物思想的引领下,宋代画家无论画什么都要“格”一下,而他们对绘画的物象更是倾注了进乎虔诚的崇敬与谦卑。

《梨花鹦鹉图》
宋徽宗《桃鸠图》

宋代书画鉴赏家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叙制作楷模》中说:画花朵草木,自有四时景候,阴阳向背,笋条老嫩,苞萼后先,逮诸园蔬野草,咸有出土体性。画翎毛者,必须知识诸禽形体名件。

崔白《沙渚凫雏图》

正因如此,才有北宋郭若拙每作一禽,自嘴至尾、足皆有名。易元吉如万守山百余里,以猿獐鹿之属,逮诸林石景物。宋徽宗画孔雀升高,必先举左。傅文用画鹑、鹊能分四时羽毛。而苏轼的好友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都常年在竹林里钻来钻去。

文同《墨竹》局部

有一次,天空刮起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跑。可就在这时,坐在家里的文与可,急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就向竹林里奔去,只为看一眼风雨中竹子的样态。

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与可细心地把竹子受风吹雨打的姿势记在心头。之后画起竹子来,根本不用画草图,一笔是一笔。成语“胸有成竹”的典故就来源于此。

宋 文同《墨竹》

如今再欣赏宋画,不难发现,无论其尺幅大小,都见之全力以赴。因为那都是宋代画家用了整个心灵,整幅手眼去创作的。

而且不论长卷还是小品,皆以全境的心态为之。那份静观万物的谦卑自得,同四时佳兴的仁者之心,犹如涓涓细流在画面上流淌着。

宋汝志《雏雀图》
孙隆《兔图》
马麟《石榴文鸟》
宋画 · 诚恳

宋代画家是全世界第一个用人格去作画的群体。他们为寻求心灵的愉悦而作画,为表达宇宙人生的思想而作画。观物的精微,表达的精工,使得他们的生命在虔敬的绘画中,一步步走向深刻与伟大。

郭熙《树色平远图》
祁序《江山放牧图》

“忽然一道光线射过来,在那一群行旅人物之后,夹在树木之间,范宽二字名款赫然呈现。”艺术史家李霖灿在回忆录中,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化为了永恒。

范宽《溪山行旅图》局部

范宽是北宋画家,又名中正,字中立。据说,范宽好酒,不拘世故。早年师从荆浩、李成,后感悟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于是他移居终南太华山中,终日危坐,长期观摩写生,山川气势尽收胸臆,终成一代绘画大师。

就是他将自己的名字,藏在了巨轴画作《溪山行旅图》的树林里。范宽的这一藏笔,不知感动了后世多少人。

范宽画像

刘国松是台湾早期现代艺术的开拓者,有一次他对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凝眸深思,竟然感激得流下了眼泪!其实,刘国松只不过是被范宽的诚恳所感动了而已。

试看《溪山行旅图》上千笔万擢、不厌其烦的“雨点皴法”,若不把山的庄严伟大,从心坎中画到了顽石点头誓不罢休,哪个人能不为范华原的诚恳所感动呢?

范宽《溪山行旅图》

当我们远看《溪山行旅图》时,会被大山的雄浑苍茫所震惊。慢慢近看,就会被陆续发现的树丛、飞瀑、泉石、行旅的人骡所吸引。原来那雄浑苍茫的宇宙山川之中,还有这样微渺而盎然的生命。

继续进入画中,就会看到岩石的肌理,土壤的质地,树木的筋节。此时,我们惊讶于物质世界微妙的构成,甚至忍不住,想要用手去触摸。可最终,我们都被范宽虔敬诚恳的笔意深深打动。

范宽《溪山行旅图》局部

艺术史学家高居翰在《图说中国绘画史》中这样赞美宋画:艺术家好像生平第一次接触到了自然,以惊叹而敬畏的心情来回应自然。他们视界之清新,了解之深厚,是后世无可比拟的。

李唐《万壑松风图》

宋画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是李成、范宽、郭熙、李唐、刘松年的丰厚山川;是崔白、赵佶、林椿、马麟、李迪的鸟雀花果;是苏汉臣、李嵩、祁序、萝窗的人间烟火;是马远、夏圭的溪山清远。

宋画是自然的绘画,是人间的绘画,是叩问宇宙生命价值的心灵之画。它像是伟大审美的开示者,不断地启示着我们的生命和灵魂。

李迪《白芙蓉》
苏汉臣《冬日戏婴图》
毛松《猿图》
来源:月印池文化
(0)

相关推荐

  • 黄荃富贵

    与南唐一样,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是一个偏安一隅的小王朝,但是在这种封建割据的地方小朝廷中,绘画艺术得到了君主特殊的爱护与扶持,其中尤以花鸟画的成就为大,为两宋时期绘画的高度繁荣奠定了基础. 从五代开始, ...

  • 宋徽宗治国不行画画很牛,现在他的一幅画可以卖这么多钱

    宋徽宗极具艺术天赋,在艺术方面是个全才,他书法.绘画.诗词歌赋.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尤其是书法和绘画方面的造诣最深,在历史上所有的皇帝中间他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就是与王羲之.吴道子相比他也毫不逊色. 宋徽 ...

  • 精美宋画赏析

    宋 李公麟 五马图 纸本水墨 29.5cmx225cm 日本东京末次三次私人收藏 此画分五段描绘北宋元佑初年西域边地进献给皇帝的五匹名马,每匹马左侧有黄庭坚题笺,分别说明马的年龄.身高.进贡年月等. ...

  • 养眼!日本国立博物馆藏100幅宋画赏析,件件精美无比!

    日本平安时代末期,宽平六年(唐乾宁元年.公元894年)中止了遣唐使,日本同中国政府间的交流也一度停止,而传到日本的这一部分的唐代文化却慢慢融入了日本文化中,并且被传承和发展,从而孕育出了一段新的日本国 ...

  • 古书画欣赏:精美的宋画册页选

    北宋 佚名 写生蛱蝶图页 此图不知原载何册,亦无作者姓氏.察其海棠花叶及蛱蝶的画法,当是北宋末画院中人所作.蛱蝶生动而情趣昂然,虽为院体画,却不流俗. 北宋 佚名 王羲之像图页 南宋 佚名 鹌鹑图页 ...

  • 100首宋词,100幅宋画,简直绝配!

    ◆ ◆ ◆ 南宋 赵伯驹 <仙山楼阁图>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浅吟低唱,温柔婉转:大江东去,豪迈有情. 宋词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 流传至今,感动千年. 与宋词相映衬 ...

  • 宋画里的花鸟:精致细腻,回味无穷!

    北宋 赵佶<花鸟图> 宋画非常重视技法,注重写实,在写实技巧上已臻中国古典写实主义的顶峰. 生活在北宋的书画鉴赏家郭若虚提出: "画花果草木,自有四时景候,阴阳向背,笋条老嫩,苞 ...

  • 100首宋词配100幅宋画小品,美到窒息...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 为什么宋画那么多人喜欢?看了这些高清大图,你就会明白

    首先,根据舒城县诗词协会会长宋志发编著的<北宋画家李公麟>一书的资料显示,李公麟不仅是"官员画家",更是诗文兼长的文人. 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晁补之.米芾.秦观 ...

  • 100首宋词,100幅宋画,堪称绝配

    听琴图 宋徽宗作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或浅吟低唱,温柔婉转,或大江东去,豪迈有情.宋词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流传至今,感动千年. 与宋词相映衬的是宋代绘画,简单.含蓄.谦卑.轻柔. ...

  • 宋画小品

    宋代小品画略论 学术主持/撰文:刘建轩 中国的绘画艺术在宋代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峰.绘画发展十分全面,人物.山水.花鸟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更趋于成熟,作品形式也是种类繁多,其中小品画以存世量多.题材广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