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禁止出境文物(一)战国石鼓 03

公元前385年,秦献公即位。10年后,公元前375年,洛阳的周烈王即位。居于天下之中的周王室,已经很久没有与西垂的秦国联系了。一来因为周王室日益衰落,根本顾不上祖先兴起的西部,二是因为秦国自穆公称霸一时后就长期衰落,被东方各国鄙视,自然周王室也不需要跟秦有什么关系了。

不过,秦献公即位后,秦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国势大振,将都城都迁到更东边的栎阳,也就是现在的临潼,使得周开始重视起秦。周烈王在即位后的第二年,公元前374年,秦献公十一年,派太史出访秦国。秦献公也非常重视周天子派来的使者,专门安排了一次盛大的游猎活动。

秦公和使者一同出游,首先修治道涂,到了吴阳以后,先射鹿,然后打渔,再上高原打猎,集结队伍展示此次游猎的巨大收获,最后涉过汧水回到国都,前后历时七天。秦献公将游猎的盛况,仿照《诗经》的体例,写成四字一句的长诗,用大篆书写和刻在十个石碣上,展示秦国的强盛。

以上主要根据唐兰先生的研究,近些年因为考古新发现和新研究,出现了一些更新的观点,不过总体上仍以唐兰先生的学说更全面和有说服力,所以还是按唐兰先生和故宫石鼓馆的陈列来依次看这十只石鼓吧。壹  乍原石 乍原石在唐末流落民间时,被截去一大块,又中间挖掉一大块,成了舂米的农具。但剩余部分却是十只石鼓中保存得最好的,没有石皮剥落现象,刻字也非常清晰。

乍原石尚存4行46个字,根据其他石鼓可知,最初完整的碣文应是7排,可见乍原被敲掉了至少3排33个字。如果不是这样,乍原石将是最完整和最清楚的一篇碣文。

通过乍原石现存文字来看,可知本篇是说修治道途,乍就是作或做,原就是文献中凤翔县南10公里的三畤原,也就是发现石鼓的地方,因此也叫石鼓原。三畤原东西长30余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因秦代时文公作鄜畤,宣公作密畤,灵公作吴阳上畤而得名。

碣辞中说,官吏带领徒隶整治道路,路两旁要种植各种树木,还讲植树要在二日完成,治道要求五日完成。看来秦公非常重视与周太史的此次游猎,提前就要把道路修好,还要搞好绿化和环境布置,营造出秦地上下齐整、国家治理有条的面貌。秦献公如此兴师动众可不是好大喜功的面子工程,他是有深远的政治考虑。

秦国在穆公时曾挤进春秋五霸,但之后因为政治体制和文化形态落后,导致国内矛盾丛生,很快衰落下去。秦献公认识到秦的衰落根源在于思想上的落后,因此上台后立即取消了导致秦国内耗严重的殉葬制度,而且离开秦人经营上百年的关西地区,将国都迁到关中,利于向农业文明转变和接受东方六国的先进思想文化。他的儿子孝公更激进,请来了卫鞅,开始了天翻地覆的变法。

秦献公急于扩大与东方的交流,而东周王室居于天下之中的洛阳,是联系东西南北的要冲,而且周王室在当时仍具一定的政治象征,从外交和政治上,对秦的发展都有价值。正好,周王室主动派人来了,于是秦献公与周太史一拍即合,就增进双方友好关系和构建新型国际秩序达成了充分共识。为了表达对周太史的感谢,更是为了展示秦国的强盛国力,秦献公就安排了这次盛大的游猎活动。

乍原应该是一篇非常有气势的诗篇,从中能看出秦献公对秦国未来非常自信,也能看出他在国家发展上的雄才大略和治理国家上的细致入微。非常可惜,乍原石在唐末遗失。唐兰先生认为,从十件石鼓诗文的内容上,乍原应排在首位,而且在唐时也应作为首篇排在十件石鼓的最边上,所以才会被偷走,而后才流落民间遭到截去一半的厄运,特别是唐人以为篇名的“乍原”两字已看不到了。

乍原石的截口为四处留迹的乾隆倒提供了机会,他为乍原石专门写了一首老干部体诗,又生怕别人读不懂,不辞辛劳地写了注文,然后命工匠将诗和文刻在乍原石的上端。

不过,乾隆要活到现在肯定非常失望加生气,因为他的诗经过两百来年已经非常模糊了,而乍原石上的秦刻文却仍然清晰非常。

贰  而师石 第二件是而师石。

而师石上的刻文脱落得非常严重,正面只剩下两小块石皮,隐约可见有8个字,其中只有3个是完整的。在而师石正面,还能看到拓墨的墨迹,就是这一次次的拓文,将明朝时还可见30余字,变成了现在的几个字。

由传世拓文可知,而师篇记叙了秦献公迎接周天子使者到来的盛大场面。诗文中有“天子□来,嗣王始□,古我来□”,其中的“天子”和“嗣王”应该就是指周烈王,“我”是献公自称。

周烈王即位之初,就派太史出使秦国,秦献公亲自出师迎接,持弓矢的仪仗队分列,一乘乘车马往来如滔滔江水,整个场面隆重,气氛热烈。现在这些重要的刻文都没了,作为篇名的“而师”二字也没了,只剩下“天子”二字还隐约可见,估计泼些水上去会更清晰,不过这是不可能的。

顺便说一句,石鼓馆里的冬天温度非常低,感觉没什么取暖设备,我拍了半天照片,手指就已经冻得没感觉了,馆内的两名工作人员,穿着长羽绒服,仍然冻得来回跺脚,来参观的其他游客也说,当年皇帝冬天在这大殿里也真够呛。

希望大玻璃罩能为石鼓提供一个恒温恒湿的小环境,不过多受大殿的低温影响。

关注我们与照耀同行IDwalkingwithshining与历史、文化同行,与自然、美好同行

(0)

相关推荐

  • 秦朝统一全国之后,周天子得到了怎样的待遇?看完颠覆认知

    在秦统一中国时,早就没有周天子了.周室比六国灭亡得都早.我简单说说周王室的结局与周天子的命运. 进入战国时代后,周室权力不落千太,实际上沦为不起眼的小诸侯.即便如此,巴掌大的周室领地还分裂为两部分,一 ...

  • 《战国策》之一:我想要鼎,你给不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已逐渐式微.周天子虽然还是"天下共主",但也仅仅是名义上的了.强盛起来的各诸侯国君都在觊觎着一统天下的地位,也明着.暗着搞些小动作对周王进行试探,时不时就搞得 ...

  • “缺钱”如何成为周朝和秦朝斗争时,压垮周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周武王姬发亲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东出讨伐商纣王.等到诸侯们在盟津会师,打算渡黄河时,周天子与诸侯们一起来了一场战前誓师大会. 周武王左手拿着以黄金为饰的 ...

  • 《大秦赋》中周天子,曾经坐拥天下,混到蜗居河南,到底怎么回事

    曾经不怒自威的周天子 热播剧<大秦赋>中,公子异人出兵灭掉了西周君,吕不韦又出兵灭掉了东周君.那么周为何有西周君.东周君两个国君?昔日强大的周王室又何以沦落至此? 两个可怜的老头儿 一.平 ...

  • 老妖杂谈之史记故事:天下冒出了很多王

    周显王(不好意思面对读者,只好露个侧影) 周威烈王死后,他的儿子骄即位为周安王,又过了二十六年,周安王也驾崩了,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喜,这就是周烈王.(这里备注一下,周王室的姓氏是姬,文中就不再重复说明 ...

  • 故宫禁止出境文物(一)战国石鼓 01

    选这首由琼瑶女士根据<诗经>里<秦风 · 蒹葭>改编的<在水一方>为背景乐,是因为这组禁止出境文物也来自秦地,而且与古老的<诗经>也有师承关系.这就是被 ...

  • 故宫禁止出境文物(一)战国石鼓 02

    在商和西周时代,习惯在铜器上铸造铭文记事.至少到西周晚期后,铁制工具开始得到应用,因此出现了在青铜器上镌刻铭文,著名的晋侯稣钟和中山王铁足鼎,都是这样.随着铁器镌刻越来越流行,人们发现在石头上刻字也一 ...

  • 故宫禁止出境文物(一)战国石鼓 04

    叁 马荐石而师石之后依次是马荐.吾水和吴人. 马荐石是十件石鼓中残损最重的,现在已经没有一个字了,真成了一块光秃秃的大石头,好可怜的一块大石头啊. 其实北宋拓本上,不计重字还可见16个字,明中期拓本上 ...

  • 故宫禁止出境文物(一)战国石鼓 05

    陆  吾车石吾车既工,吾马既同.吾车既好,吾马既阜.君子员猎,员猎员游.麀鹿速速,君子之求.骍骍角弓,弓玆以持.吾驱其特,其来趩趩.□□炱炱,即吾即时.麀鹿趀趀,其来大次.吾敺其樸,其来□□,射其猏蜀 ...

  • 故宫禁止出境文物(一)战国石鼓 06

    捌  田车石田车孔安,鋚勒冯冯,四众既简,左骖旙旙,右骖騝騝,吾以躋于远.吾戎止陕,宫车其寫,秀弓寺射,麋豕孔庶,麀鹿雉兔,其逋又斾,其□奔夜,四出各亚.□□旲□,执而勿射.多庶趂趂,君子逌乐. 田车 ...

  • 故宫禁止出境文物(一)战国石鼓 07

    总算找到能在公众号里完整播放的邓丽君版的<在水一方>,能跟石鼓<霝雨>篇相配了. 小时候偷着放大人的卡带,不明所以地听到"有位佳人",后来看琼瑶小说哭得昏天 ...

  • 故宫禁止出境文物(二)明三龙二凤冠

    在外国人主要呆在北京的年代里,每天早晚长安街上的自行车潮,成为他们对这座古老都市的最深刻印象,确实,最多时北京可能真有九百万辆自行车.虽然只是三十年前,但却像两个世界. 也许,真有一个平行世界,在那里 ...

  • 故宫禁止出境文物(八)北宋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应该是一个伟大的朝代.标志中国古代技术成就的四大发明都已出现,众多不世出的才子和佳人纷纷涌现,中国第一次出现了由经济繁荣而生 ...

  • 故宫禁止出境文物(九)宋官窑粉青釉弦纹盘口穿带瓶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所以选邓丽君唱的欲说还休,来当这件官窑粉青釉弦纹盘口穿带瓶的背景音乐. 在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