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大造,识尘网

上卷 第二十八回 第一节:

【原文】

话说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至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是一腔无明正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哭了几声,便随口念了几句.不想宝玉在山坡上听见,先不过点头感叹,次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正是: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

【端木持易见解】

(一)

《论语》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话成了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伦理守则。但这句话是错的。

错在何处?

错在这句话机械,简单,唯心。世界上的情况那么复杂,这一句话就能概括所有方面?

譬如“己所欲之,施之于人”,就是说自己喜欢的,可以让别人也喜欢,可否?

譬如“非己所欲,施之于人”,就是说不是自己想这样,而是别人,比如某个权威说的,名人说的,是不是就可以让你听了?

譬如“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有一个想法,不是我不想,因为第三个人不愿意做这个事情,所以我就不让你做同样的事情,你觉得合理吗?

再回到原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想做的,就能不做吗?比如杀人,这事我不愿意干,但他要杀我,我能不抵抗?或者他要杀其他人,你们说能不阻止吗?这个时候,即便我不想正当防卫,或者声张正义,都不行。所以,有时候就不能由自己的心意来,即便非我所愿,但也要施之于人。

你们回头看看,以上四种情况,皆不合情理。孔子的原话不合情理,按照他的话推论也不合情理。

不知道诸位发现没有,不管我们自己欲还是不欲,我们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我们自己想或者不想,我们都不能将此作为要求别人思考或者行动的理由。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自由的、平等的个体从伦理上来说,我们只能对自己提出要求,提出希望,提出纪律。

但这一条伦理原则,为什么在现实中从来都没有真正的实施过?

因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动物,其社会性,即和其他人关联性,才是其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因。除非一个人能够脱离社会,脱离他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才能完全的独立。否则,只要这个世界上不是你一人,你就不可能完全的独立,只能相对的独立。即便你藏到深山,躲到孤岛,也只是暂时的,相对的保持孤立。但你依然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上其他人还存在的现实。更无法改变,他们会随时找到你,和你建立联系的可能性。

所以,绝对的伦理教条,个人唯心主义的教条,终究是无法适应社会现实,即他人的客观存在性。这个时候,谈“欲”还是“不欲”,都没有意义。只有约定的“权力”和“义务”,即法律,即人与人之间的法定关系,才有意义。

承认社会即他人的客观存在性,就能够知晓,个人在现实社会中,即在他人的汪洋大海中,你的行为不能完全受你的思想决定,而是要受到他人的思想影响,要受到整个群体的思想影响。甚至你所谓的个人思想和欲望,都不再单纯是你自己个人的了。那是一个博弈的总的结果。

这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不好说。要看你是弱者,还是强者。

在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关系里,大约彼此是平等,自由和相对合作的。而且不分强弱,都好过。

在一个“我为自我,人人为我”的社会关系里,大约彼此是等级,压迫和相互厮杀的。弱肉强食,强者相对好过,弱者很不好过。

以上就是从伦理到社会的一个简单的论述。目的是告诉诸位,“推己及人”,只是一己幻想,是无法作为构建社会基础的根本方法。社会契约论,才是稍微进步一点的社会构建理论。而更进一步讲,契约的达成,只是形式的构建过程,也只是解释了社会构建的表面现象。社会阶级论,即阶级的斗争和妥协,才揭示了社会契约达成的本质原因,才能作为社会构建的基本理论。

(二)

黛玉葬花的时候,呻吟了几句话,写在《葬花吟》里面,我不细说了。其主旨大约就是“万事终成空”这么一个道理。所以,宝玉听了她的话,由黛玉,想到自己,又想到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再从人想到物,“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一而二,二而三,以致万事万物,皆有消亡的那一天。即他说的“无可寻觅之时”。

同学们,陆游说“死去元知万事空”,黛玉和宝玉没死,怎么就悟到这个“万事空”了呢?皆因: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

现实中的花和鸟,是写眼前。实际上,还有更多的人和物的不断消逝,才会让他们产生这种哀叹啊!比如黛玉,她母亲,他父亲,先后都离世了,原本身边熟悉的的人和物都离开了。这才是她“万事空”的产生之源啊!只不过看到花、看到鸟,又借景生情罢了。而宝玉呢?他哥哥去世了,秦可卿也去世了,朋友秦钟也去世了,因此才会听到黛玉的吟唱,生出“万事空”的悲恸!

这就是人的情感和意识,必然来自于现实,必然来自于现实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才形成了“万事空”的情感和认识。

明白这点,诸位就晓得,你的情感和认识,其实要看你的出生、成长、学习和经历,你是向上的,还是向下的;你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都和这些有很大关系。

很多人说喜欢谈人性,就是人的性格、习惯、品行。而我不屑于谈那些东西。因为那些东西,不过是在长期的稳定的环境,即多次条件反射之后形成的生物应激性罢了。如果环境改变,如果条件改变,一切人性、性格、习惯,甚至思想和语言,都会跟着改变。这才是人性的客观性和条件性。脱离一个人的成长和生活的环境和际遇,孤立的谈人性,就会既不知道其何以产生,也不知道其何以发展和改变。

黛玉和宝玉为何一见如故?为何彼此有共同的认识?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成长和生活的环境和际遇,彼此相近。这些后面还有详情,我们到时候再看。

且说宝玉痛苦的时候,觉得如果“逃大造,出尘网”,即脱离这个社会和世界,才差不多能够没有悲伤。但我们能脱离吗?能逃得出去吗?大自然是造化弄人,而社会又是法网恢恢,岂是社会中人能断舍离的?

自古以来,古今中外,因人世之大悲而痛,欲出世而乐之人,举不胜举,但又有谁能真的做到呢?

诸位若是真有兴趣,我倒是有不传之法,能助诸位“逃大造,出尘网”,诸位若是信我,且听我下回分解。

今日主题:见大造,识尘网。

明日主题:逃大造,出尘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