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混沌,需要自我理解这道光
上半旬,我特别忙,有常规的工作需要做,还有几个新项目同时在启动。
按理说,我需要加快推进速度。但眼看着事情那么多,心里越着急,越感觉自己行动不了。
有一个周六,计划中的事情一件都没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躺平”
以上的状态,我想你一定也经历过吧。借由这次经历复盘了“行动困难”、“效率很低”的时刻,我发现它们有以下的4个共性:
1、难度太低,重复、机械的工作,看似简单,但推进起来并不积极;
2、难度一般,但工作量特别大,也可能效率比较低,数量本身带来了压力;
3、难度大,超出了正常能力范围,需要很大的挑战才能完成,会出现启动困难;
4、和难度无关,但对结果有很强的预期,或者被外在投注了太多的目光,这也容易造成压力。越想做好,就越难以行动。
当感受到被阻碍的力量时,我运用自我对话,把自己拉回到意识层面去对应属于上述的哪种情况,就加深了自我理解。
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更容易从焦躁中走出来,心态会变得平和,也更容易理智地审视现状,找到一个推进行动的小的切入口。
孩子和我们没有本质的不同。他们在面对学业,面对要挑战的事时,也同样会经历这样的心态,会对应以上4种情境。
但我们往往缺乏对孩子充分的理解。当他们左右徘徊的时候,我们习惯性催促、矫正,甚至是责备:
作业多?那你赶紧做啊!
正是因为作业多,你才更要赶紧做啊!
道理简单而正确。孩子其实也不缺乏对这些道理的了解,他们缺乏的是对自己的理解。
孩子自我理解的能力还在练习中,并不成熟。当他们不能行动时,大脑中一团乱麻,一些飘渺朦胧的感觉,让他们无法分离出具体的问题在哪里,无法对应正面临怎样的情境,应该怎么做。
我们不能把我们的着急、从成人视角对这些问题理所当然的理解倾泻到孩子身上,这只会加剧他们的压力。
放慢脚步,运用对话的方式,引导孩子去自我发现,在不断的自我理解中找到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塞给他们一个现成的答案。
比如:
现在让我感到烦恼的事具体有哪些呢?
我可以把它们1、2、3点分条说(写)出来吗?
哪一个是最重要的?每一个都真的我担心吗?都合理吗?
我现在的感受是什么?沮丧?失望?孤独?......
如果我只可以选择做一件事,最该做的是哪一件?
......
向内提问,体验感受,抽丝剥茧,通过持续的练习,孩子们不断刻画自我理解的神经元链接,他们的大脑会变得越来越成熟。
这届的父母勤奋、好学,是养育知识的储备最丰富的一代。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知道要对孩子抱以充分的理解,要共情,要静待花开。但在实际运用中,也可能走极端。
一个值得分享的案例同样关于在孩子作业上的行动困难:
“五一小长假,初三的小米终于迎来了休整的时间,也领回了小山般的假期作业。这是中考前的最后一个假期,在假期结束返校后,他也将迎接模拟考试。”
模拟考试、中考、小山般的作业、被渲染的这最后一个假期的质量对中考的影响,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小米压力的来源。
小米就受到上述的综合影响,在假期开始就表现出非常焦虑。知道自己需要认真完成作业,认真复习备考,但就是启动不了。越启动不了,就越着急,越着急,就越启动不了,把精力都用于陷入自我责备,自我纠缠中。
相比于不断的催促、讲道理,父母很容易落入的另一个极端的陷阱是:
“不要着急,如果不想做,咱们就不做。
你不做没关系,我帮你去和老师解释。”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让孩子的烦躁缓和,初衷是好的,但并不能真的解决问题。他们正是因为对自己有要求,有期待,才纠结,才自我撕扯。被人为隔绝了的通往目标路上需要完成的任务,并不会真的原地消失。这样的抚慰并不能真的解决孩子的焦虑,只是掩盖了焦虑。
他们焦虑的不是不想做,而是如何行动。接纳孩子的情绪,让他们从当下的撕扯中走出来,是需要做的第一步。但是等孩子平静下来,我们还是要引导他们向前看,往前走,义无反顾。
与其隐藏矛盾,不如和孩子一起来做分解,让他们自己理解正在发生什么,可以从哪里打开突破口。从一个最小的,最易上手的项目开始行动。撕开一道口子,敲开一道小缝,让阳光照进来。也许一个小小的行动就能调动孩子的状态,越行动,他们会越累积自信,这又将反过来帮助他们更好地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