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中国园林博物馆 、敦煌研究院主办的" 千年敦煌一一石窟壁画中的营造之美″展览 | 作者 阿燕

参观中国园林博物馆 、敦煌研究院主办的" 千年敦煌

一一石窟壁画中的营造之美″展览 

阿燕

当敦煌来到园林

由不得我彷徨

由不得我 犹豫

由不得我放下手中的笔

转身来到这里

中国园林博物馆、敦煌研究院 主办的"千年敦煌

——石窟壁画中的营造之美"展览

在园博馆正式开幕

站在秋水序厅

那一幅幅

精美绝伦的敦煌壁画

那一座座

建筑形制和园林意境之美

那一段段

美丽的传说

让我目不暇接

兴奋不已

敦煌石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

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

保存最完整

内容最丰富

艺术最精美的国粹魂宝

代表了公元4~14世纪中国佛窟壁画的最高成就

是古丝绸之路多元文化

交融互鉴的结晶

是中国美术史上不可逾越的篇章

——丝路漫行——

(一)张骞出使西域

让我们走进敦煌艺术
穿越时空
从长安出发
经敦煌通往西域
直趋中亚 、印度、 西亚
以至欧洲大陆
交通道路沿用至今
这条路19世纪被德国地理学家称为"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的开辟
是西交通的主要干线
前139年张骞受命
出使西域后
一条古代东西方
经济文化交流之路
徐徐打开

说明:张骞出使西域图

说明:商旅遇盗图

(二)佛教、石窟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
其创始人——释迦牟尼
悟道成佛广布佛法
佛教产生后
广泛流传于中亚各国
约在公元1世纪沿
"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后继续向东扩散至
朝鲜半岛和日本
敦煌是佛教沿丝绸之路
东传的重要一站

释迦牟尼说法图

公元366年
法名乐尊的和尚
云游至敦煌 鸣沙山
忽然看见对面三危山上
金光万道
仿佛有千万个佛在
金光中显现
他以为得到了佛的昭示
于是募人在莫高窟
开凿了第一个石窟
灿烂的石窟艺术
从此就诞生了

莫高窟是如何开凿的

敦煌莫高窟的开凿
历经了10个朝代
一千多年,
至今仍保存着735个洞窟 4、5万平米的壁画
两千余身彩塑和
5座唐宋木构窟檐建筑

莫高窟

榆林窟

西千佛洞

(三)古老建筑

敦煌壁画中
通过宗教艺术保存下来
许多的建筑形象
给人以赏心悦目
艺术享受 和丰富的内涵
相对准确的艺术形象
澄清了对于我国古代建筑的模糊认识
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
曾说过:" 中国建筑属于中唐 以前的实物现存的大部分是砖石佛塔 ,我们对于木构的殿堂房舍知识十分贫乏 ……而敦煌壁画中却有从北魏至元数以千计,或大或小、各形各类、 各式各样的建造图 ,无异为中国建筑史填补了空白一章"。

古老建筑模型

(四)彩塑、壁画、传说

作品为修禅入定的
坐佛形象
是莫高窟早期彩塑
的代表作之一
佛像结跏跌坐
双手放于腹前
作禅定印
土红色袈裟 通肩覆体
细密的衣纹褶皱
给人以薄衣透体之感
两眼前视
但又似乎视而不见
嘴角露出一丝发自
内心深处的微笑
神情怡静 和悦
表现出禅定特有的
空灵意境
西方净土变(复制 )
这是莫高窟最具代表性
的经变画之一
表现的是阿弥陀净土
初、盛唐建筑画
正中是佛及菩萨
莲池与露台
中轴线前后佛殿 和
两侧有楼、阁、台、碑阁和回廊周绕
呈环抱之势
为"凸"字形布局
使回廊产生曲折变化
增加寺院平面的深度
体现出匠艺 的巧思
楼台碑阁有多姿飞天飘带婉转轻逸的流云曲线与
建筑的梁枋柱檐
方正的直线适成对比
流动和凝重互映
典雅灵动
《九色鹿》传说
古印度恒河边
有一只美丽的鹿
它身上的毛有九种颜色
一天九色鹿在
恒河里奋力救上
一个溺水的人
当溺水人要报答时
它只要求
保守秘密作为回报
王后在梦中见到了
漂亮的九色鹿
想用多彩的皮做衣服
国王爱妻心切
便昭天下寻找
重赏之下溺水人见利忘义向国王泄露了秘密
并带着国王和军队
捕杀九色鹿
幸有好友乌鸦通知
还是没有来得及避开
当见到领队的溺水人
悲愤的眼泪流了下来
它从容不迫的
走到国王面前
讲述救起溺人的经过
国王听后非常感动
想到一只鹿竟如此有情义
下令任何人都不得伤害
捕杀九色鹿
而那个溺水人
因为失言遭到报应
身上长满了毒疮而死

——情系敦煌 ——

如果说敦煌是
一幅历史长卷
那么执着守望的人
也是画卷中绚丽的风景
这次展览我深深地
被她的精神所感动
她就是改革先锋
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
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樊锦诗 、中共党员、敦煌研究院名义院长
她视敦煌的安危如生命
扎根大漠
潜心石窟考古研究
完成了敦煌莫高窟
北朝、隋、唐代前期
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
1963年,25岁的她
来到莫高窟
此后57年这位江南女子
与寂寞石窟彼此相伴
她回忆说 :"那时的生活非常艰苦 ,大家住土房,喝咸水,风沙肆虐 ,寒暑更迭 ,从莫高窟去趟敦煌县城 ,要走大半天的路 ,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可是大家不计名利得失,几十年就过去了 ……与千年洞窟相比 ,人的一生非常短暂 ,我们都在短暂的一生中与敦煌为伴,为保护莫高窟尽一份绵薄之力,就是极大的幸福 。"
这是多么朴素的语言
多么真挚的情感
这和迎着苦难
走向彼岸的宗教精神
竟是如此相似
我称之为
独特的"敦煌精神 "
赋诗:
炎炎夏日来到园博
参观欣赏珍藏文物
敦煌文化艺术宝库
底蕴厚重博大精深
美轮美奂印象很深
中华文明海纳百川
开放包容广阔胸襟
交流互签因而发展
造就独特丝路精神
我们更要继续努力
做新时代文化继承
创新传播的有用人
作者:阿燕
(0)

相关推荐

  • 与顶级国宝同行 · 敦煌研究院篇

    中国有很多文物并不是你想看就能看到的,甘肃的第三件禁止出境文物,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就很难见到. 看不到的原因太多了.首先,去博物馆一定要掐好黄历看好星期几,因为基本全国的博物馆每周一都要闭馆,某城可 ...

  • 伏羲女娲回河南,2100多公里外的莫高窟285窟“飞”临安阳

    走,到安阳博物馆看展览去吧!听说甘肃敦煌莫高窟第285窟的整体洞窟"迁"到安阳博物馆了.莫高窟的洞窟还是坐飞机空运到安阳的,听说洞窟与佛像都是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复制的. 在家门口 ...

  • 在抖音直播,14万人一起探险敦煌千年石窟

    提到敦煌,你会想到什么? 是伟岸的丝路,经商的驼队千里而来: 是壮美的大漠,碧天黄沙中落霞无边: 还是那千年一梦,旷古烁今的莫高窟? 敦煌石窟中的雕塑.绘画艺术 为世人带来莫大的震撼 敦煌石窟中记录下 ...

  • 许永保马守朝参观中国园林博物馆

    ​许永保马守朝2021.7.21参观中国园林博物馆 中国园林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鹰山脚下的永定河畔.这里也是北京园博园的腹地.得益于总占地513公顷的北京园博 ...

  • 千年敦煌丨石窟壁画中的营造之美

    来源:微博博主-黑敀 中国园林博物馆 千年敦煌石窟 壁画中的营造之美 榆林窟第二十五窟弥勒经变 为中唐也就是吐蕃统治时期作品,弥勒经变是依据<弥勒下生成佛经>绘制,画面中间表现的是弥勒在龙 ...

  • 敦煌石窟壁画中的营造之美

    千年敦煌石窟 壁画中的营造之美 榆林窟第二十五窟弥勒经变 为中唐也就是吐蕃统治时期作品,弥勒经变是依据<弥勒下生成佛经>绘制,画面中间表现的是弥勒在龙华树下成道后三会说法,弥勒初会居中,未 ...

  • 北京市公园管理2021年10月07日中心统计,2021年10月国庆假日期间,市属11家公园和中国园林博物馆共吸引211.5万游客游园参观,颐和园、天坛、北京动物园分列游客接待量前三位

    2021年国庆07天长假已接近尾声,根据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统计,假日期间,市属11家公园和中国园林博物馆共吸引211.5万游客游园参观,颐和园.天坛.北京动物园分列游客接待量前三位.长假过后,市属各公 ...

  • 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

    提前预约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来到天安门广场,顺便照张天安门,这里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 中国国家博物馆,八十年代末时曾来过一次,那时候还叫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 ...

  • 端午“有戏”,豫剧绽放中国园林博物馆

    6月12日,2021年中国园林博物馆端午节文化活动豫剧专场精彩上演,唱响名剧,展现经典,为首都观众奉上一场"豫剧盛宴". 中原网讯(记者 秦华)6月12日,"和满京城 奋 ...

  • 中国园林博物馆

    我们来到中国园林博物馆,这里换上节日的新装,各色传统名花竞芳吐艳,火红的灯笼和剪纸装点其间,处处彰显出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网查资料:中国园林博物馆围绕"福满京城 春贺神州"主题 ...

  • 2021年7月河南游记之——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了解中国文字的前世今生

    到了安阳,本想参观"红旗渠",却因为暴雨预警而闭馆,所以就去了中国文字博物馆,本来想去殷墟但还是因为下雨没去成,真遗憾. 位于安阳市的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现为国家AAAAA ...

  • 中国园林博物馆畅园游记

    中国园林博物馆,位于北京园博园六号门,这里四季温暖如春,常年绿色葱葱. 在寒风凛冽的数九天来此旅游,欣赏按照1:1仿建的南方精典园林:苏州畅园.广州番禺余荫山房.扬州片石山房等,三座室内的园林展室是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