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路35弄集贤村
金坛路由中华路至巡道街。长103米,宽9.8~10.8米,曾称警厅路(以原江苏省警厅为名)。1964年以谐音择江苏省地名为名。
集贤村位于老南市中华路小南门金坛路35弄,原是上海道台衙门所在,辛亥革命后曾设淞沪警察总厅。民22年(1933年)上海市银行标卖基地,辛泰银行将辟路后余地12.95亩规划成大小不等的14块出售。每亩地价2.1万元。各业主购进后分别建房,故房屋的式样、结构、层数都不一样(其中32~44号建于民国35年,无卫生设备,属旧式里弄)。
全弄43幢房屋,建筑面积9587平方米。砖木结构,现代派风格,外墙为浅色粉刷,窗洞方正,装饰几何化,集中营檐部,窗套,腰线及大门处,里面细部装饰具有装饰艺术派特征。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2945190000144 集贤村民国 小东门街道
集贤村位于金坛路35弄1号-30号,32号-44号,是八幢砖木结构建筑,其中一到七号为假三层,八到十二号为二层,十八到二十一号为三层,三十一到三十五号为二层,四十一到四十四号为二层,三十六到四十号为假二层,二十二到三十号为假二层,十四到十七号为假二层,该房屋平面形式呈梯型。八栋房子具有现代派风格、装饰艺术派细部特征,南立面中部入口装饰精美,二层为连续尖券窗洞,券壁内向斜凹,窗上有三叶型花饰,窗间柱头装饰复杂。顶层窗檐部装饰简洁,窗楣为阶梯型。其中一到七号,八到十二号,十八到二十一号,三十一到三十五号一层立面为青水砖墙面,其它层立面为水泥拉毛饰面。四十一到四十四号,三十六到四十号,二十二到三十号,十四到十七号各层均为水泥拉毛饰面。入口大门为木制,有特色,整个立面纹饰丰富精美,八幢建筑基础为条形基础。楼板均为木楼板,楼梯为木楼梯。
十四到十七号为假二层,该房屋平面形式呈梯型。八栋房子具有现代派风格、装饰艺术派细部特征,南立面中部入口装饰精美,二层为连续尖券窗洞,券壁内向斜凹,窗上有三叶型花饰,窗间柱头装饰复杂。顶层窗檐部装饰简洁,窗楣为阶梯型。十四到十七号各层均为水泥拉毛饰面。
王一亭信佛教,担任过中国佛教会执行委员、常务委员,佛学书局董事长,世界佛教居士林林长等职。晚年,潜心作画并致力于各种慈善事业,多次东渡日本举办画展,组织梓园书画同门社,与他人共办华洋义赈会、孤儿院、残疾院、中国救济妇孺会、同仁辅元堂、普善山庄等。民国26年八一三事变后发起组织难民救济会,筹设难民收容所。王一亭擅画佛像,观音、和合二仙。行笔迅疾,创作的佛像超尘绝俗,广受好评。
解放初期能够住进集贤村的居民,绝大多数是有经济背景的。所以里面有许多的银行高级职员和有其他有各种各样背景的上海滩社会名流。教师、医生、账房先生等等要住在这里的,要么是花钱用几根金条的代价(鼎)进来的。其实是买下它的使用权啦。这样的人家只能叫做二房东,他们没有产权。这样的人家比例是占整个集贤村的90%以上,所以到今天为止,有产权证的人家已经凤毛麟角、屈指可数了。要么是自己的上辈自己买下土地请专业人员造的。著名的第九设计院的工作人员家属占了整个一个小弄。
这里曾经住过赫赫有名的四明银行行长孙衡甫先生(他化了几根金条租下了其中的一幢房子,作为在就近办公时小憩之处)。这里还居住过一位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仁济医院院长。中国画院院长施大畏先生和他的胞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施尔畏先生也曾经住在这里。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的亲属到现在还住着。著名画家周小筠先生和谢永康先生与施大畏先生叁人曾经被称为画家三剑客原来都住在这里。这里过去还居住着前伪中央警察局的局长(一个个子超长的大汉)。-----一位居民的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