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祖寻根,华夏文明探源(5)中国的天文历法
唐 榕
一、古人将华夏文明刻在天上
华夏族最早对万物的认知,是从观测天文开始的,与此相关的都是中国古代最高学问,它的解释权在“帝”。由此可见,古代的“天文”,即通过“中”的观测。《周易·系辞下》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意即伏羲氏立“中”测日影而有“八卦”,《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辞海》解释说“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
被成为无字天书的河图和洛书
如同炎帝善于用火,而被称作炎帝一样,伏羲氏和女娲氏的风姓,都源于善于观测季风的风部落。他们通过观察候鸟和季风的变化,掌握四时的循环变化,并将这些自然现象按照四方四隅八个方位,刻画记录,形成后天八卦。
“女娲补天”到了现代,被当作神话来看,实则暗含着华夏先民最原始的闰年方法。先民用“九”计数,五九四十五天为一卦象,一年共八个卦象,创立先天八卦。八卦一年360天,剩余的5天或6天,以女娲五色石来补,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创举。
这种用观测日影的天时,而成先天八卦太阳历法,和测风向方位,而形成的后天八卦风候历法,比古希腊德哲学家谟克利特的时空观念,至少早1000多年。
这种八卦风候历法,谓之阴历,也被称为旧历、汉历、古历等,辛亥革命后改用西方太阳历(公历),而现代叫法的农历属于阴阳合历。阴历在中国传统历法中主要指按月球的月相周期变化来安排的历法,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
在历法发展衍变过程中,与干支历中二十四节气结合形成了农历(汉历),用于科学地指导农业生产。虽然,阴历、农历都俗称古历、汉历、旧历,不过阴历和农历(汉历)是有区别的,传统上使用的农历(汉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合历,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阴历。
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球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日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时二十七日七小时四+三分十一秒半(27.32日),为月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谓之“恒星月'。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绕日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29.53天),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个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但站在地球上观测的结果却是,太阳在星空背景中缓慢移动,一年正好转一圈,古人将太阳经过的这条路径称为“黄道”。月亮及金、木、水、火、土等行星也在黄道附近运行,无论从历法还是星占的角度讲黄道都显得十分重要。所以,西方人在这里为太阳建立了12座宫殿,称为“黄道十二宫”,而中国人却在这附近为月亮修建了28个旅店。因为月亮在恒星背景中走一圈要用27.32天,古人便凑了个整数28,让月亮每晚更换一个休息的地方,这就是二十八宿(xiu)',又称“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宿”或“舍'都有住宿、停留的意思。
二十八宿分布图
二十八宿是用于标记太阳周年视运动位置的黄道“量天尺'。如果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在某地面向南天测定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位置位于某一宿的某一度(可能是某颗恒星,如牛宿一,也可能是虚空),那么经过一个回归年36524219日(古六历记为36525度),太阳周年视运动的位置自西向东历经二十八宿各宿各度,最终又回到先前的观测点某宿某度。
由于这一性质,二十八宿实际上就是标记太阳周年视运动位置的二十八个黄道刻度。按平均速率,太阳周年视运动位置“日行度”,一个回归年正好走完36525度,因此二十八宿的总宿度在古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商历、周历、鲁历)中也是36525度,古六历也因此被称为“四分历”,“四分”之名就是来自于365日的小尾巴0.25日。这个365.25日,是且仅是阳历,分为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开始,一个节和一个中气为一个阳历月。
一个阳历年分为十二个阳历月,节是每个阳历月的开始中气是每个阳历月的月中,立春交节时刻就是阳历年首月“寅月“的开始,当然也是一个新的阳历年的开始。二十八宿不仅用于衡量太阳周年视运动的位置,同时也是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动背景,换言之,月亮和五星的位置也能用二十八宿来描述。当然,其他重大天象如流星、景星等,也能用二十八宿来标记位置。
例如,虞舜登极,正值“仲冬甲子(月)',月亮位于毕宿(月次王毕):帝盔年,“号星出翼”,翼宿天区出现了“景星”。
不过二十八宿并不像黄道十二宫那样严格地沿黄道鱼贯而行,它们的分布规律、起源地点与时间至今仍是科学史上的谜团,即便是它们的名称含义和演变,学者们仍然知之甚少。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二十八宿在中国古代天文和星占上的重要性是无可比拟的。古人以此为标志观测日月及五行的运行,测定岁时季节甚至揣测年成丰歉、战争胜败、人事祸福等。我们的祖先还创立了以二十八宿为基准的赤道坐标系统,更是中国古代天文的一大特色。
聪明的古人将华夏上古文明史都刻在了天上,刻在了上古二十八宿里。同时也把他们的祖先的名字如轩辕、有熊、有夏、牵牛、织女等一众神灵都刻在二十八星宿中。因为聪明的古人一定知道,他们的后人从地上找不到自己的祖先,于是把他们的名字刻在天上,便以这种方式,时时刻刻提醒他们的后人,不要忘记自己的远古祖宗!
二、神秘的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历法,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科学历法之一,并与国际公历历法并存,依据有中国现行的公历和农历合历。干支纪年历法是遵循宇宙天体日月的运行规律,是一种阴阳合历,也是其它民族所没有的科学历法。她历史悠久,要是追根溯源,根据中华民族的典籍记载,可追溯到黄帝时期,就有使用六十花甲子的干支纪年历法。
干支纪年可对历史时间上推下推、顺推逆推,以致无穷。但也确有人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个开辟天地的起点。
干支纪年传说出自黄帝时代。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以后。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已用干支纪年。其实,是岁星纪年,采用岁阳岁阴结合以纪年。岁阳: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岁阴: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如“太初元年,岁名'焉逢摄提格’,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 岁星是颗真实的天体所以用岁星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即岁星)11.862年绕太阳一周,所以岁星约85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刘歆提出)。此时,干支纪年也有使用,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由此知,西汉时期的干支纪年存在与太岁纪年转换的一些混乱。到东汉时,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在太始二年表面一样。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从此干支纪年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未再混乱。因此,东汉人以此用干支与岁星纪年对应进行了了前推,以至于有了我们现在的历史年表。
天干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乙者轧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
地支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丑)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阳气充盛,阴气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
(酉)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
(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劾也,阴气劾杀万物,到此已达极点。
天干地支的产生与北斗斗柄所指方位(《鹖冠子·环流》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相关。此时,配有阴阳五行的天干地支不仅含有时间概念,还含有空间方位概念。《淮南子·天文训》就有这样的记载:东方“甲乙、寅卯,木也”,主春;南方“丙丁、巳午,火也”,主夏;西方“庚辛、申酉,金也”,主秋;北方“壬癸、亥子,水也”,主冬;中央,“戊己,四季(辰丑未戌),土也”,主季夏(后来按照土旺四季说,变为三(辰),六(未),九(戌),十二(丑)四个月,即四季中最后一个月。
天干地支
六十花甲子
中国古代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如果“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顺序组合,就可以得到:
六十甲子表
十二生肖年
以地支十二解释十二生肖(十二禽),最早见于王充《论衡·物势篇》:“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酉,鸡也。卯,兔也。申,猴也。”这里除了少了辰(龙)这一地支外,其他均有了配对。
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见下表)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这六十对干支,天干经六个循环,地支经五个循环正好是六十,就叫做“六十干支”。按照这样的顺序每年用一对干支表示,六十年一循环,叫做“六十花甲子”。如1989年是己巳年,1990是庚午年;从1984年的甲子年,到2044年又是甲子年。这种纪年方法就叫做“干支纪年法”,一直沿用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3661—2017〈农历的编算和颁行〉》规定了干支纪年和生肖纪年起于正月初一0点。
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十二时辰对应
三、中国的历法概念领先世界
西历公元纪年法实来自于中国甲子纪历法,以辛西(鸡年)作为西历公元元年。也就是说,在公元元年之前,西方既无时间概念的历史,亦无历法概念的时间。
以耶稣诞辰日为西历起始其实只是个借口和伪命题,因为直到中国西汉末时,西方尚末有历法时间概念,故耶稣的出生年份根本无法考证。耶稣诞辰日向来争议很大,模糊不清,皆在于那时西方没有历法,故就连《圣经》上也没有记载耶稣出生在哪一年。
众所周知,圣诞节是为了庆祝耶稣的出生而设立的,但《圣经》中却从未提及耶稣出生在这一天。
很多西方历史学家认为耶稣是出生在春天。直到公元3世纪时,也就是西人有了历法概念的数百年之后,才将每年的12月25日被官方设定为圣诞节。尽管如此,还是遭到来自东正教徒的反对,例如有些东正教国家把每年的1月6日、7日定为圣诞节。
公元元年其实是来自我国西汉汉平帝登基年的年号,即元始元年。按照中国古代干支纪年,辛酉年的鸡年即公元元年。在中国历史上,元始元年是自西汉末年(大司马王莽辅政),幼帝汉平帝刘衎(kan)初登大宝称帝,年号元始即由此开始。
中国历书
在此之前,号称“文明古国”的东方印度也没有文字记载的编年史和历法时间概念。现在所谓的“印度史”,其实是西方史学家后来根椐玄奘《大唐西域记》倒推还原出来的,或者干脆说是编造出来的。依照另一个国家的编年史编造自已国家的历史,乃至世界史,这是西方人的“伟大发明'。
西人号称自已既有“旧石器时代”,又有“新石器时代”,甚至还有“青铜时代”。其实迄今为止,西方考古尚未发现过一件来自西方国家的古代青铜重器。笔者在网上查到“来路不明”的所谓西方“青铜器”,居然是与白人无一毛关系的来自黄种“苏美尔人”和“埃及人'随身携带的两把小铜刀而已。
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巴比伦(苏美尔)、埃及、印度,作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一一-祭祀用的刻有铭文的青铜重器都哪里去了?这些国家是否有自已的文字编年史?没有,一个都没有!
中国仅安阳殷墟的一只“后母戊鼎”,就重达800公斤。这还没算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三星堆遗址博物馆里海量的青铜巨器。从这些博物馆中随便拿出一件刻有铭文的商代青铜器来,都能让西方考古专家惊掉下巴。
重达800公斤的后母戊大方鼎
自从西汉刘歆把以太昊伏羲氏为中国人祖、中华民族始祖的中国古史帝王世系中华大祖谱世系确立,汉以降唐、宋、元、明、清2000年来历朝各代不论如何改朝换代,超越时代,超越历史,坚如磐石,世世代代承传汉说。
伏尔泰说:如果说有些历史具有确实可靠性,那就是中国人的历史。伏尔泰认为,中国的历史就总的方面来说是无可争议的,因为她是唯一建立在天象观察的基础之上的。
伏尔泰这句话写进他的《风俗论》里面,并不是基于他的空想象,而是有着科学的依据的。早在伏尔泰之前就前往中国的那些传教士,其中就有很多是数学家。他们对公元前215年的一次日蚀进行了验证,其结果让他们钦佩不已。
宋君荣神甫核对了孔子书中记载的36次日蚀,他发现只有两次有误、两次存疑。但被宋君荣神甫存疑的那两次日蚀,的确是发生过的。之所以存疑,是因为当时观察者所在地是观察不到的。即便如此也足以证明,当时中国的天文学家已经能够测算日蚀,36次里面只有两次的计算有误。
他的《旅华实录》里写道,“然而巴比伦的这些星历表与历史事实没有联系,而中国人则相反,他们把天上的历史跟地上的历史联系起来,互相印证。
日蚀的过程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我们国家在上个世纪末也进行了一次“夏商周断代工程”,但不知为什么没有继续下去。
用天文历法数据为证据材料进行年代学研究,在华夏文明起源及其上古历史研究领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不折不扣地完全符合华夏老祖宗们极口称颂的“大道至简”。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