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诗课|清能律贪夫 淡可交君子
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利物不如流,鉴形不如止。
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中面红叶开,四隅绿萍委。
广狭八九丈,湾环有涯涘。浅深三四尺,洞彻无表里。
净分鹤翘足,澄见鱼掉尾。迎眸洗眼尘,隔胸荡心滓。
定将禅不别,明与诚相似。清能律贪夫,淡可交君子。
岂唯空呷玩,亦取相伦拟。欲识静者心,心源只如此。
——唐·白居易《玩止水》
清·禹之鼎《移居图卷》局部
这是首观察止水、思考止水的诗歌,写于大和三年(829)。前四句是比较流水和止水各自的优势,中间十句侧重描写池塘水面的景象,最后十句导出议论,阐发止水的启示意义,认为清澈的止水能够涤除心中的尘滓,能够引导人们趋向光明磊落,清廉正直。
对于自然界或动或静的水,古人常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想。孔子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之说,老子有“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的思考。“清能律贪夫,淡可交君子”两句是由止水引发的议论,是说水的清淡可以约束人们贪婪的心,可以结交君子。上句强调人的清廉,应如清水一般,下句强调人们之间的交往应如清水一样淡泊相处。这种联想自然贴切。此前,《庄子山木》中早就有了“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的名言,《礼记·表记》也说:“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这是人们一致的认识。白居易的诗再次告诫人们,要以清水为鉴,保持自己清白淡泊的品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