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遗产---龙门石窟
16、龙门石窟
入选时间:2000 地址:河南洛阳
龙门历史悠久,开凿经历了多个朝代,断续营造达500余年之久,共有97000余尊佛像。龙门石窟是洛阳最经典的景点,其中最震撼的是卢舍那大佛雕像群。
广告“罗子凌!你医好了我的身子,你就要娶我,不然你要人家怎么办”
到洛阳不看龙门等于白去,看龙门匆匆而过也是皮毛。本人由于随团到龙门,所给时间只有两个小时,要看着长达四百余年建造的石窟奇迹,那是皮毛都看不好。看不好也不能白去,总要写点东西,写的东西当然肤浅。
洛阳龙门石窟简称龙门,就如云冈石窟简称云冈,敦煌石窟简称敦煌一样,地球人都知道。在中国四大石窟(还有麦积山石窟)中,它是建造时间最长,艺术造诣最高的石窟,也是洛阳最值得一看的地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诗为证:“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石窟在伊河东西两岸。尤以西岸规模壮观。远眺窟龛星罗棋布、密如蜂房;近看壁高洞连,石阶通天。但令人遗憾的是,多数洞窟的佛像遭到破坏:轻者佛像无头,重者洞空。据说此处下方伊河岸边历史上是重要关道。“贼偷方便”,从建造开始就受到破坏,最属二十世纪初军阀混乱之时破坏丢失严重,文革中也难免厄运。
一公里长的石壁,上万个洞窟,近十万个佛像,只能是跟着导游小跑一般,匆匆走过。导游说得快,我们看得急,多数一掠而过。但精华“奉先寺”还是逗留了很长那的时间。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此窟建开凿于唐高宗初,咸享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则天赞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建成。洞长宽各30余米。这里共有九躯大像,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这座佛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那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大佛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据说此佛是按照武则天的容貌雕塑的。
仰视大佛,肃然起敬,也赞叹不已。仔细凝视,我也有诸多疑问,于是便自疑自解。
疑问一,同样是石刻造像,乐山大佛开凿于龙门大佛之后,还是在较软的红砂岩上,竟用了九十余年时间。而此佛只用三年就完工,还是在坚硬的石灰岩上雕凿。尽管乐山大佛比此佛大许多,也不至于差这么多的时间?——我理解是朝廷之功发挥作用。乐山大佛是地方捐资建造,而龙门大佛武则天都捐献了,可想那是毕国库于一役的工程,就像我们现在办奥运一样,“银子充沛”。
疑问二,云冈石窟第七窟大佛比这尊佛小,也是皇家资助,据说建造了七八十年。同是石灰岩上开凿,为什么差这么多时间?——我的理解是北魏毕竟偏于一隅,地域狭小,经济实力有限,生产力水平不高。而唐代地大物博,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搞这样的工程,当然速度要块。要是现开凿这样一个大佛,恐怕用不了几个月。
疑问三,洛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屡经战火的洗礼,主体大佛为什么安然无恙?——我理解是除了此佛太大拿不走的原因外,东方人对佛还是敬畏的。历史上王朝更替此处战火不断,但佛教影响也颇大,使得到这里的官兵、盗匪望而生畏。近现代的军阀也好,日本鬼子也罢,对佛还都是敬而远之的,否则此佛再坚固也不堪炮击。
疑问四,当时费时费力开凿洞窟,为什么不建庙?——我的理是解除了坚固性外,还有造佛材料的发展和经济实力问题。石佛如此之大,无法建造在庙宇中,要是泥塑或木制就好办许多。你看明代之后就很少有在石窟上造佛了,清代慈禧西太后信佛,也没造石窟。这主要是建庙的实力增强了,造佛的材料也多样化了。佛都被请进庙里,风刮不着,雨淋不着,岂不更好。
疑问五,石窟造像为什么大多在中西部地区,江南极少见?——我的理解是,石窟造像主要盛行于北魏。北魏所影响的地区在中原和西部。北至大同云冈石窟,东部最远是济南千佛山。西部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最南是重庆大足。这些地方大都是北魏所影响的地方。至于重庆大足石刻,那是唐朝才开始开凿,主要是宋代的作品。
时间是无情的。再坚硬的石头也会被“雨打风吹去”,石窟造像也如此。历史把这些珍贵的遗产留给了我们,这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不能让它们再人为地遭到破坏。不管哪里的石窟造像,都是立体的艺术,厚重的历史,世界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保护好它们,让我们的后人,后人的后人还能看到它们的尊容,从它们身上去品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