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法汉字原生解》之【刍】字
《全息法汉字原生解》是韦启蒙利用汉字全息资源,让汉字的解释走向全面、走向原生,走向天人合人。其中,造字信息揭示汉字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解;玄藏信息,揭示汉字通神的秘密;通音信息,揭示汉字“音同义通”现象。其主要成就:一、第一个开创以笔划为最小单位的字元解字新路;二、第一个发现汉字不仅有用字假借,也有造字假借(本书称借造字);三、第一个提出“汉字全会意”的观点。
【刍】【芻】
●读音:chú
●汉字演变
●异体字:芻
刍字的造字信息:
象形兼会意。甲、金之“刍”,从又(手)从草,表示以手取草。本义:拔草
象形兼会意。篆、隶的“芻”。由二勹二屮构成。本像二个包束草之形。实为“反刍”的会意。即牛将草从胃里吐回到嘴里再次咀嚼,使草二次进入胃里再次消化。二勹(包的本字)指的是二胃,二屮(草)指的是第二进入胃里的草。本义:反刍。
楷书的“刍”从⺈从彐。⺈:读xiàng,音义同“象”,有形状,样子之义。故凡以“⺈”为构件的字都得视“象”而定,如:象刀,色争急;象头:兔象詹龟;象人:危负奂……。“刍”中的“⺈”应该是割草的“刀”。彐:读jì,音义同“迹”,是手或脚留下的痕“迹”。在“刍”中代表“手”,也是割倒了的草(屮),的象形。彐又读xuě,音义同雪。其实强调的是冰天雪地的时候爪子(人是手或脚)的痕“迹”更加清晰。本义:割草。
刍的意义还包括:
1.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刍秣(饲养牛马的草料)、反刍。
2.割草:刍荛(割草称“刍”,打柴称“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后常用作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辞)、刍言(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言论)、刍议(同“刍言”)。
3.草把:刍灵(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马)。
刍字的玄藏信息:
刍字藏丿、乛、⺈、𠃍、一、二、三、彐等字元。
丿:读piě,古同“撇”,有丢开,抛弃之义。丿又读yāo,音义同夭,即夭折。刍的本义是割草,草被割掉就是抛弃,草被喂牛,不就是夭折吗?
乛:读yǐ。音同“乙”,乙是十天干中居第二位,五行为为阴木,指草类植物。乛音也同乂,有割之义:如乂草,乂麦。
⺈:⺈称斜刀头,但不能武断地将它视为刀。⺈读xiàng,音义同“象”,有形状,样子之义。故凡以“⺈”为构件的字得视“象”而定,如:色争急象刀;兔象詹龟象头;危负奂象人。⺈在“刍”应该是刀,因为“割草”嘛。
𠃍:读jí,音同击,有打击之义,从草的角度看,身子都被割了,能不被打击吗;𠃍又读zhé,音义同折,有曲折之意。草是用来喂牛的,从牛嘴里进去,到胃里,再反刍,又到胃里,然后从小肠再到大肠,这种经历,能不曲折吗?
一、二、三:造字规律,一少,二多,三众。割草也符合这一规律,越割越多。此外“二”在“刍”中,既代表天干的第二位“乙”,即阴木,指草类;还代表地支的第二位,指丑,即牛,而牛是最典型的反刍食草动物。
彐:屮的变体,此为割倒了的草,也是手的象形。
刍字的通音信息:
刍音通除亦通锄。刍草:是割倒了的草,并将草喂畜生,也属除草的一种。除草的目的是为了让农作物更好地生长而除掉不相干的杂草,其方式比较多样,比如人工除草、药物除草、火烧除草等。锄草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除掉杂草,同时也是为了疏松土壤,其使用的劳动工具主要是锄头。三者尽管目的不同,结果草都遭殃了。是故“刍”“除”“锄”音同义通。
字的构件信息:
1.作声符构件:(韵母:u)
雏chú 趋qū
2.作形符构件:
急jí 皱zhòu 绉zhòu 诌zhōu 邹zōu 驺zō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