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诗歌》●每日好诗2021.7.1
文/侯培云
叶子上了树,占了山,燎了原
村庄有了历史的纵深
季节多了诗性的蕴涵
鸟儿在云底,蝶儿在花间
各自操着带高度的方言翔舞
目力所及的地方
有我力所不及的高度
初夏,我遇见了蜘蛛
这上了网的孤独者
它看看我,我看看它
我俩之间到底还有多少相似点
致敬七月
文/邓勤忠
翻开七月的第一个章节
扉页闪烁着耀眼的光
金色的镰刀和锤头交汇碰撞
信念在这个节点被反复锻打
楔入革命者的胸膛
一艘画舫犁开红色的波澜
南湖开始涨潮
潮水漫过炎炎的七月
也漫过南昌城头 席卷整个神州
黄河的咆哮 是嘹亮的军号
井冈山的杜鹃漫山红遍
湘江水融进了太多的血性
赤水河岸的陡峭被一双双草鞋踏平
大渡河桥上铁索的寒
匍匐着青春和热血的温度
透过硝烟 看见无数战士呐喊着冲锋
历史 一次次被鲜血染红
不屈的铮铮铁骨 堆砌成新的长城
从此 七月一日被制作成神圣庄严的徽章
挂上墙头
写进党章
永远嵌入中国人的心中
愿望
文/田源
一粒粮种在粮仓里储藏久了
也渴望出门被人认识
怀揣发芽的梦
等待季节叫醒
随一把弯曲的锄头
选个好天气
找片能够释放的泥土
痛饮世间风风雨雨
凝眸一只白鹭
文/杨禹龙
云端,一只白鹭默默凝眸而伫立
你是我千百年来,坠落凡尘的种子
一粒种子撒落于芸芸众生,飘逸
会翱翔、会蹁跹、会哭泣的种子么
了却点点凡心,半烟火、半诗意
历经磨砺,风雨坎坷地淬炼,夺目
浴火重生,若有若无、腾挪的紫檀香
枕诗入梦,折叠、凝眸一只白鹭足矣
给孩子们讲半条棉被的故事
文/龙树荣
抢收完村里最后一块稻田
我如约来到梨子树下
给沐浴霞光的孩子们
讲半条棉被的故事
为什么风雨里不停赶路
为什么明知绝路还往前冲
孩子们,好好想一想
为什么杜鹃花如此鲜红
为什么金秋梨如此甘甜
为什么此刻躺在坪院的谷子
如此的香醇
奶奶掐指细数
连下了23天雨
村里没割的百亩稻子
低下了头颅
庚子雨,仍在刀刀剜心
仅仅一天时间
如此短暂的抢收赛
叔叔阿姨就是故事里
冲散雾障的先头部队
收集阳光的翅膀
铺满村里的每一块坪地
仅仅一天时间
可以急行军120里
可以缝好天空的补丁
可以让未讲完的故事发芽
躲在大地的棉被里
满山的蒲公英笑得多么灿烂
故事一天天堆积
扶贫干部们一次次上门
学校变了样,山路变了样
院墙的牵牛花还在长
天上的北斗星一直那么亮
刚刚那场大雪
千亩茶园披上银装
一株株茶苗在童话世界中
与你们一起成长
凝视
文/张学宏
要凝视很长时间
才能抵达那朵花的内部
它不知道我从它
掰开的小嘴里获得了香气
点燃它的火焰
每片花瓣都知道花香喜欢探险
它们在风中把知道的秘密
全部裸露在外面
尽管知道被人弄乱了秀发
但它们觉得只有这样
才会触景生情
落叶纷飞
文/赵书周
河堤,笛声横空
清晨由此一丝丝变得光亮
我与吹笛子的人素不相识
每次路过
我都不会顿足停留
后面有车。前面有叶子
从树上落下来
掉到地上没有一点声息
还不到秋天啊
待我即将走近,落叶又纷纷飞回树上
它们张开飞翔的翅膀
我才辨认出原来是麻雀
人到中年后
总有似是如非的东西
越来越多,晃悠我的眼睛
特别提醒:
《每日好诗》作品,是釆取群内选稿的方式产生,进群需加《安徽诗歌》主编微信拉入(微信号:ahsgyz)。欢迎大家云集本群,感谢大家倾情投入。
每日好诗主持:晓 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