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兵法,一开始就跑偏了
缘起:看到蒲公英评论qq群里一些老师争论“班主任兵法”,有人说用用无妨,有人认为不妥,我自己有所感,故写此文。
《班主任兵法》这样的书据说很畅销,从这本书“精彩书评”摘取的各类溢美之词就看得出来。打开它的目录一看,引用的基本是古代兵法权谋的术语,内容自然是这些术语如何用到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上来。但编著者也料想到“跑偏”的可能,于是序言中特别强调:在“爱”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在班主任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有时甚至是严格、严厉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掌握学生心理基础上擅用谋略、机变的教育智慧和胆略。——总之,对学生的权谋是因为“爱”而发动的。
网上再搜搜,还可以看到《班主任工作的五件兵器》这样的雄文,算是与《班主任兵法》互相辉映了。当然,作者不忘强调,“要有爱心,以心换心”。
但我总觉得,对学生又是兵法,又是兵器,刀光剑影的,吓煞旁人也么哥。
难道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一定要用这种方式去实践?还是说,实践这种方式并非出于班主任对学生的爱,而是出于班主任须“镇住”学生的需要?”
从另一个方面也隐隐看出,“管住”学生、“镇住”学生或许才是诸多教师心中的真理。至于“以心换心”,再说吧。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如今用这么“军事化”的术语以顺其言,以成其事,似乎很容易令人忘记班主任对待学生的“初心”。
无独有偶,我想起另一则事实,某地区的法院领导要彰显自己的政绩,于是发动了审判大会战,据说成绩显著,民众叹服。显然,在会战中,“法律”这两个字要隐身的,真正上线的是“政绩”这两个字。
再说回班主任的兵法,固然出版社这么取名字有宣传之意,著作者这么排目录也有吸引人的效果,可背后隐隐投出的“征服学生”的心,不可不察。师生平等,互相尊重,说起来容易,在细节处落实,想来又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