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里的汾河
前言
汾河是山西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奔流不息的汾河水,养育了三晋人民,使得河汾流域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汾河流域在山西政治、历史、文化、经济等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先秦古籍《山海经》开始,就说汾河发源于忻州市宁武县的管涔山,故此传统说法多认为认为汾源即“汾源灵沼”(管涔山脉南麓东寨镇北楼子山脚下的雷鸣寺泉)。但近年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汾河源头进行了重新勘测,确定了地理科学意义上的汾源即今神池县太平庄乡西岭村。 汾河从此源出,一路顺流而下,先后流经忻州、太原、吕梁、晋中、临汾、运城六市二十九县(区),在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汇入黄河。
汾河全长713公里,流域面积3974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全省40%以上的人口。对山西的历史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汾河流域有许多地名(如临汾、汾阳、襄汾等)、产品名(汾酒)等均源自汾河。
汾河,不仅是三晋文明之源、大唐雄起之凭,更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源[1]!
汾河是山西人民当之无愧的母亲河!
北魏郦道元所撰《水经注》是我国第一部以水道为纲,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历史地理巨著,对于修复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治理改良自然地理景观,延续历史文脉,促进生态和谐乃至经济转型升级等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如今把文化旅游业作为地域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呼声亦越来越高;省委书记骆惠宁同志指出:“要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转型的新引擎新支柱,加快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把山西打造成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强省”;诚然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水经注》系统探究的现实意义亦逐步显现。
汾河养育了三晋儿女,但直至今日她依然遭受着污染和破坏。好在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对母亲河的保护亦逐步引起了公众的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是依然任重而道远。
但愿我们能够积极响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依据《水经.汾水注》相关记载,持续发力,高质量复原公元六世纪以前汾河水系的自然风光及流域内的人文地理景观,发掘厚重之人文历史底蕴,实现“挖煤到挖文化”的靓丽升级。
[1]备注:以著名的丁村遗址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以陶寺遗址、尧庙、尧陵等为代表的中华文明之源,以晋侯墓等为代表的三晋文明之源,被唐太宗誉为“王业所基,国之根本”的太原等均位于汾河流域。
《水经.汾水注》考略
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
《山海经》曰:《北次二经》之首,在河之东,其东,首枕汾,其名曰管涔之山,其上无木而多草,其下多玉,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十三州志》曰:出武州之燕京山,亦管涔之异名也。其山重阜修岩有草无木,泉源导于南麓之下,盖稚水濛流耳。又西南夹岸连山,聊峰接势,刘渊族子曜,尝隐避于管涔之山。夜中,忽有二童子入,跪曰:管涔王使小臣奉谒赵皇帝,献剑一口。置前,再拜而去。以烛视之,剑长二尺,光泽非常,背有铭曰:神剑服御除众毒。曜遂服之,剑随时变为五色也。后曜遂为胡王矣。
秦汉汾阳县故城在今岚县城南之古城村,北魏秀荣古城位于其上偏南处(疑二城有部分重迭)。
汾河之源即通常所谓之“汾源灵沼”,在宁武东寨镇西北2公里处;但现代意义上的真正汾源则位于神池县太平庄乡西岭村处(系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所确定)。
汾源灵沼: 2015年7月25日上午摄于宁武东寨
汾水又南,与东、西温溪合,水出左右近溪,声流翼注。水上杂树交阴,云垂烟接。自是水流潭涨,波襄转泛。
汾水过今静乐县城区后西南流,左接东碾河、右入西碾河;东、西温溪即为东碾河与西碾河。
又南迳一城东,凭居墉积石,侧枕汾水,俗谓之伏戎城。
按《元和郡县图志·静乐》:伏戎城,在县北八十里,隋楼烦郡所理也,而今静乐城向北八十里约为今宁武宁化古城,故《校笺》认为伏戎城即此。
但汾水是在过今静乐县城汇合东、西二溪之后才又南迳“俗谓之伏戎城”的;况宁化古城的建城史亦仅能追溯到隋炀帝的“汾阳宫”与伏戎城显然不符。
伏戎城,按“原本及《注释》本作‘代城’,残宋本、《大典》本、《注笺》本、《五校》钞本作‘代城城’”;而陈桥驿先生亦将此处校证为“代城”,故此处以“代城”考量。
代城,疑为今静乐县城南之赵王城(一名赵武灵王城)。按《方舆纪要》:“赵武灵王城,《志》云:在县南三十里东山,下临汾水,城垒犹存”。该城系战国至汉代遗存,位于今静乐县城南赵王城村,符合过东、西二溪之后“又南迳”的描述;但即便如此仍与“迳一城东”有冲突,因为赵王城位于汾水东,汾水只能经其西而非东,故疑此处注有误,待考。(备注:谢鸿喜在《<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一书中亦认为:代城当指今之赵王城[10])
又南出二城间,其城角倚,翼枕汾流,世谓之侯莫干城,盖语出戎方,传呼失实也。
侯莫干城:《校笺》认为约在今娄烦县静游镇东、西六度村,但东、西六度村位于汉汾阳故城参照方位之下游,故不符。疑疑与静乐县东大树村遗有渊(2006 山西文物局)
汾水又南,迳汾阳县故城东。
川土宽平,峘山夷水。《地理志》曰:汾水出汾阳县北山,西南流者也。汉高帝十一年,封靳强为侯国,后立屯农,积粟所在,谓之羊肠仓。山有羊肠坂,在晋阳西北,石磴萦委,若羊肠焉,故仓坂取名矣。汉永平中治呼沱石臼河。按司马彪《后汉郡国志》:常山南行唐县有石臼谷。盖欲乘呼沱之水,转山东之漕,自都虑至羊肠仓,将凭汾水以漕太原,用实秦晋。苦役连年,转运所经,凡三百八十九隘,死者无算。拜邓训为谒者,监护水功。训隐括知其难立,具言肃宗。肃宗从之,全活数千人。和熹邓后之立,叔父陔以为训积善所致也。即此羊肠仓也。
不少学者认为今秀荣古城即汾阳县故城,但我们今天看到的秀容古城则为北魏遗存;故疑秦汉汾阳城可能与此城部分重迭且位于偏北处(按下文“又南迳秀容城东”推析)。《校笺》质疑此“羊肠仓”不在岚县古城村处,但从“川土宽平,峘山夷水”推测此处为米粮之川应是不争之事实,故靳疆时期之“羊肠仓”位于秦汉汾阳故城一带亦是极可能的。而郦道元所引司马彪《后汉郡国志》:“都虑至羊肠仓”之羊肠仓则应为另一地望。(备注:仅《山西古今地名词典》收录的“羊肠坂”地名就有三处,故窥测“羊肠仓”亦应不止一处。)
羊肠坂:郦注所指即今太原市尖草坪区北关口村北至阳曲县西凌井乡南之间的隘道。
又南迳秀容城东。《魏土地记》曰:秀容胡人徙居之,立秀容护军治,东去汾水六十里,南与酸水合,水源西出少阳之山,东南流注于汾水。
北魏秀荣城应系在秦汉汾阳故城基础上所扩建,按“又南迳秀容城东”推析则南扩的可能性较大。治在今岚县城南之古城村与西村、南村之间。经Google earth测量秀容古城若沿酸水(今岚河)河道蜿蜒而行距汾水约25公里(有些许系统偏差,但不致影响论证结果),约合56北魏里,与“东去汾水60里”基本吻合。《校笺》认为酸水即今屯兰川有待商榷,因为从“东南流注于汾水”的流向考析屯兰川不符。
酸水即今岚河,源出芦芽山,东南流注入汾河。(谢鸿喜亦认为酸水即今岚河[6])
少阳之山:按酸水“水源西出少阳之山”推析,结合Googleearth《山海经》所谓酸水所出之少阳之山应与今芦芽山有关。(谢鸿喜认为按酸水即今岚河考量,则岚河上源三流亦当为酸水上游三源,而三源之山当即少阳之山,今称野鸡山与白龙山,在县东北南三面[7])
汾水又南出山,东南流,洛阴水注之,水出新兴郡,西流,迳洛阴城北。又西迳盂县故城南。《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分祁氏七县为大夫之邑,以孟丙为盂大夫。洛阴水又西,迳狼孟县故城南,王莽之狼调也。左右夹涧幽深,南面大壑,俗谓之狼马涧。旧断涧为城,有南北门,门闉故壁尚在。洛阴水又西南,迳阳曲城北。《魏土地记》曰:阳曲胡寄居太原界,置阳曲护军治。其水西南流,注于汾水。汾水又南,迳阳曲城西南注也。
洛阴水即今杨兴河,虽早已干涸但河道尚存勉强辩晰之,与注大致相符。
新兴郡,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置,治所在九原县(今山西省忻州市),北魏郡治为定襄县(今定襄县城),洛阴水中上游流域基本属新兴郡范畴;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忻州洛阴河之称谓亦可能与石岭关下的河流有关;此河道疑为人工开凿,初步考证应系注文“从都虑至羊肠仓,欲令通漕,将凭汾水以漕太原”未完工程之孓遗。
洛阴城故治在今阳曲县南、北、西洛阴村一带。(按注疏本:《太原府志》洛阴城在阳曲县东北六十里,隋洛阴府之地。唐初于此置洛阴县,今名洛阴村。)
盂县故城初步考证在今阳曲县大盂镇小泉沟村;当以其地四周皆山、中间低平,形似大盂而得名(盂:古代盛液体的一种器皿)。
狼孟故城在今阳曲县黄寨镇黄寨村东约100米处。《读史方舆纪要》载:“狼孟城,在太原府北70里,俗名黄头寨。”
洛阴水又西南,迳阳曲城北。《魏土地记》曰:阳曲胡寄居太原界,置阳曲护军治。其水西南流,注于汾水。
阳曲城,初步考证遗址位于今太原市尖草坪区阳曲镇阳曲村东约50米,杨兴河(洛阴水)西岸台地上。(谢鸿喜认为注文所指阳曲城当为三国时阳曲县治。[8])
△东南过晋阳县东,晋水从县南,东流注之。
太原郡治晋阳城,秦庄襄王三年立,《尚书》所谓既修太原者也。《春秋说题辞》曰:高平曰太原。原,端也,平而有度。《广雅.释地》曰:大卤,太原也。《释名》曰:地不生物曰卤。卤,垆也。《穀梁传》曰:中国曰太原,夷狄曰大卤。《尚书大传》曰:东原底平,大而高平者谓之太原,郡取称焉。《魏土地记》曰:城东有汾水南流。水东有晋使持节、都督并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太原成王之碑。水上旧有梁,青荓殒于梁下,豫让死于津侧,亦襄子解衣之所在也。汾水西迳晋阳城南,旧有介子推祠。祠前有碑,庙宇倾颓,惟单碑独存矣,今文字剥落,无可寻也。
晋阳城,位于晋水(晋祠之水)与汾水交汇交汇处。“晋阳”之名亦因其位于晋水之阳(北)。晋水虽小,但其人文影响力却是非常巨大的。
晋阳古城,1961年起经多次调查发掘,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城址方向大致呈北偏东。汾河自北向南穿过其东部。由于历代改造及损毁严重,城址面貌不太清晰。地表现存不同时期的城墙残迹:太原府城遗址、罗城遗址、古城营遗址(殿台遗址)、晋源遗址等。晋阳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城址[9]。
晋定公十二年(公元前500年),赵简子命家臣董安于(时任晋阳宰)、尹铎主持,当地头人王成为总管,开始修筑晋阳城,至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竣工,历时三年。城周长4里,青石砌基,夹版夯土筑墙,墙内加荻、蒿、楚(类似芦苇、野草、荆条之类植物),使其坚固。墙基厚丈余,高4丈。城四周各开一门,青铜龙饰城门。城四周开挖壕沟,犹如一道护城屏障。城内有宫室、家庙、粮库等。宫室建筑的柱子均为铜铸(见《史记·赵世家》《战国策·赵策》)。晋阳城墙体内为什么要加荻、蒿、楚之类的植物?宫室柱子为什么要铜铸?一方面是为了坚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备战。当时晋国规定,卿大夫不允许拥有武器,否则,要犯灭族之罪。但为了防备不测,赵简子和他的家臣就想出了上述办法,一旦有人攻打晋阳,楚等荆条之类植物,可以做箭杆,铜柱溶化后可以做箭头。晋阳城先后在董安于、尹铎多年苦心经营下,变成了赵氏稳固的根据地[10]。
公元前454年,智伯从晋祠悬瓮山下开渠(今智伯渠),引晋水(一说汾水或汾、晋二水)灌晋阳,“城不浸者三版”;就是说,水淹城墙只留下上面的三版了,城墙也不倒塌,可见晋阳城的坚固。
█ 水灌晋阳
晋阳城经过“晋阳之战”三年的水浸,到西晋时的700余年间,城池已严重毁坏,西晋进行了建城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修缮和扩建。《读史方舆纪要·都邑记》:“太原旧城,晋并州刺史刘琨筑,高四丈,周二十七里。”修缮和扩建工程开始于西晋永嘉元年(307年),经一年的时间,工程告竣。扩建后的晋阳城,比原来“周四里”扩大了将近七倍。扩城之后,又开始“建府朝,造市狱”,在城中大兴土木。商贾得市,农人复耕,城中倒塌的衙署、寺庙、百姓住房都陆续得到修复重建,成为“鸡犬之音复相接矣”的都市[11]。
█ 春秋晋阳城示意图,转自老童《龙城记》
按注文援引《魏土地记》曰:城东有汾水南流。考量则注文所谓之晋阳城位于汾河西,应即董安于所筑之周四里的晋阳故城而非刘锟西晋永嘉元年(307年)所扩建之周27里的晋阳城。
△又南,洞涡水从东来注之。
汾水又南,迳梗阳县故城东,故榆次之梗阳乡也,魏献子以邑大夫魏戊也。京相璠曰:梗阳,晋邑也。今太原晋阳县南六十里榆次界,有梗阳城。汾水又南,即洞涡水会者也。
洞涡水,即今潇河。由”小河”谐音得名,古名洞涡水。发源于山西省昔阳县沾尚乡陡泉山西麓的马道岭,流经寿阳、榆次、清徐县的王答乡,于太原市南郊区刘家堡乡洛阳村南注入汾河[12]。
梗阳县故城,故治在今清徐县城南侧[13]。
△又南过大陵县东。
昔赵武灵王游大陵,梦处女鼓琴而歌,想见其人,吴广进孟姚焉,即于此县也。王莽改曰大宁矣,汾水于县左迤为邬泽。《广雅》曰:水自汾出为汾陂,其陂东西四里,南北一十馀里,陂南接邬。《地理志》曰:九泽在北,并州薮也。《吕氏春秋》谓之大陆。又名之曰沤洟之泽,俗谓之邬城泊。许慎《说文》曰:漹水出西河中阳县之西,南入河,即此水也。漹水又会婴侯之水,《山海经》称,谒戾之山,婴侯之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祀水。水出祀山,其水殊源共舍,注于婴侯之水,乱流迳中都县南,俗又谓之中都水。侯甲水注之,水发源祁县胡甲山,有长坂,谓之胡甲领,即刘歆《遂初赋》所谓越侯甲而长驱者也。蔡邕曰:侯甲,亦邑名也,在祁县。侯甲水又西北,历宜岁郊,迳太谷,谓之太谷水。出谷西北流,迳祁县故城南。自县连延,西接邬泽,是为祁薮也。即《尔雅》所谓昭馀祁矣。贾辛邑也。辛貌丑,妻不为言,与之如皋,射雉,双中之,则笑也。王莽之示县也。又西迳京陵县故城北,王莽更名曰致城矣。于春秋为九原之地也。故《国语》曰: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叔向曰:其阳子乎?文子曰:夫阳子行廉直于晋国,不免其身,智不足称。叔向曰,其舅犯乎?文子曰:夫舅犯见利不顾其君,仁不足称。吾其随会乎?纳谏不忘其师,言身不失其友,事君不援而进,不阿而退。其故京尚存。汉兴,增陵于其下,故曰京陵焉。侯甲水又西北,迳中都县故城南,城临际水湄,《春秋.昭公二年》,晋侯执陈无宇于中都者也,汉文帝为代王,都此。武帝元封四年,上幸中都宫,殿上见光,赦中都死罪以下。侯甲水又西合于婴侯之水。迳邬县故城南,晋大夫司马弥牟之邑也。谓之邬水也。俗亦曰虑水,虑、邬声相近,故因变焉。又西北入邬陂,而归于汾流矣。
大陵县故城,学界普遍认为大陵县故治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南十里大陵村。《太平寰宇志》:大陵城,汉大陵县也,在今县北十三里。方志以为大陵村即汉大陵县城。但检阅相关文普资料笔者以为位于今大陵村西北约3公里的洪相汉遗址颇具规模抑或与西汉大陵县故城有关[1]。(2006,山西文物局)
邬泽,又称昭余祁、昭余、邬城泊、沤洟之泽等。历史文献记载今介休以北,平遥、祁县、太谷以西、文水、汾阳以东仍为湖泊占据,直到宋代以后,该湖才逐渐消失。卫星图像解译看看出此湖逐渐退缩的过程[2]。近年来有学者通过采用1919-1970年汾河流域近50年器测的水文、气象数据,应用水量平衡的方法,从湖面降水量、入湖径流量和湖面蒸发量等方面,对不同历史时段,太原盆地昭余古湖的水量平衡进行了估算,并对其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发现若不考虑入湖径流量,只有先秦时期,昭余古湖水量处于盈余的状态,其余时段均处于亏欠的状态。他们认为入湖径流量是昭余古湖存亡的决定性因素,昭余古湖的消亡与汾河改道有直接的关联[3].
中阳县,谢鸿喜认为此处注文中的提到的中阳县应指的是曹魏徙置县(非秦汉中阳县)治所在今孝义县城[4]。但按许慎(约58~约147年)为东汉人考量,则《说文》“漹水出西河中阳县之西”之中阳县当即指秦汉中阳县。善长(郦道元字善长)未经细校,忽略了“南入河(黄河)”的细节,将许慎《说文》中的漹水与“漹水与婴侯之水”的漹水混为一谈了。
本文以为许慎《说文》中的漹水是黄河的支流,而注文“漹水与婴侯之水”的漹水则注入了汾水。两处漹水显然是分属黄河与汾河的两条支流,但郦氏却将其混为一谈。(备注:秦汉汉中阳县在今中阳县城北2.5公里处的庞家会村。庞家会地处南川河东北岸,为吕梁山区南北冲途,村东现存古城遗址。据考古资料表明,庞家会古城东南角城墙残存500余米,宽约4米,残高5米,夯层6-12厘米。1988年,文物部门又从与古城一河之隔的弓家湾村发掘出一批战国青铜器,其中的夔纹壶、青铜鼎等精美的器物引起考古界的轰动。专家们认为,这座古城应为战国中阳邑,也即秦汉中阳县治所[5]。)
谒戾之山,今鹿台山。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鹿台山即谒戾之山北麓也,盘回于武乡、沁源、平遥、祁县之境,西尽汾川,限以中都水为太行与绵山之分界。
婴侯之水,《嘉庆重修一统志》汾州府:中都水在平遥县东南三十里,一名婴侯水。祀水,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及董佑诚等认为即今平遥县源祠水(董佑诚曰:今平遥县东南十五里有源祠水,北注中都水,疑即祀水也[6])
近年来李晓杰等对祀水、婴侯之水、中都水等史地疑难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析,认为:今平遥以上之惠济河即“祀水”,柳根河即“婴侯之水”,平遥以下之惠济河即“中都水。(然源祠水北流入惠济河,与郦注婴侯之水“北流注于祀水”不合。今惠济河经平遥县城北,西北入汾,与郦注“径城南”异,后世当有改道。今柳根河平遥以下河道应为原惠济河所经,则未改道前之惠济河当流经平遥县城南纳柳根河,西南流。明此可知,今平遥以上之惠济河即“祀水”,柳根河即“婴侯之水”,平遥以下之惠济河即“中都水[7]”)
祀山,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引《祁县志》上帻山......下帻山......山东接太谷,南接武乡。帻、祀同音字。
中都县故城,学界多认为即今平遥县中都乡桥头村。今平遥县中都乡桥头村有双林寺,古名中都寺,为汉代中都县治。按《元和郡县志》平遥县:中都故城在县西十二里。今城址已无存,但附近有汉墓群分布。(山西文物局,2006)
侯甲水,此水流向古今变化较大,上游即今昌源河,下游无今河对应,当经今祁县西南、平遥县西北,西注古邬泽。(李晓杰等,2011)
胡甲山,又称侯甲山,今称分水岭;为祁县候甲水与武乡涅水的源头。
祁县故城,即今祁县西六支乡祁城村东汉遗址。(山西省文物局,2006)
太谷水,谢鸿喜认为 《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清一统志》等均认为胡甲水、太谷水为一河二名,指今祁县昌源河为太谷水。但地图上看两河的大多河段各为一体,今太谷境内指乌马河有可能就是古之太谷水。然无史证,待考[8]。
京陵县故城,学界普遍认为在今平遥县洪善镇京陵村。爬梳相关文普资料,本文以为今平遥县洪善镇五里庄城址[9]应为汉京陵县古城。
邬县故城,学界普遍认为即今介休市连福镇邬城店村。附近有邬城店东周遗址[10],抑或与之相关。
邬陂,即今邬泽,又称昭余祁、昭余、邬城泊、沤洟之泽等。
△又南,过平陶县东,文水从西来流注之。
汾水又南,与石桐水合,即绵水也。水出界休县之绵山,北流迳石桐寺西,即介子推之祠也。昔子推逃晋文公之赏,而隐于绵上之山也。晋文公求之不得,乃封绵为介子推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因名斯山为介山。故袁山松《郡国志》曰:介休县有介山,有绵上聚、子推庙。王肃《丧服要记》曰:昔鲁哀公祖载其父。孔子问曰:宁设桂树乎?哀公曰:不也。桂树者,起于介子推。子推,晋之人也。文公有内难,出国之狄,子推随其行,割肉以续军粮。后文公复国,忽忘子推。子推奉唱而歌,文公始悟,当受爵禄。子推奔介山,抱木而烧死。国人葬之,恐其神魂{雨肙}于地,故作桂树焉。吾父生于宫殿,死于枕席,何用桂树为?余按夫子尚非玙璠送葬,安能问桂树为礼乎?王肃此证,近于诬矣。石桐水又西流,注于汾水。又西南迳界休县故城西,王莽更名之曰界美矣。城东有徵士郭林宗、朱子浚二碑。宋冲以有道司徒徵。林宗,县人也。辟司徒举太尉,以疾辞。其碑文云:将蹈洪崖之遐迹,绍巢、由之逸轨,翔区外以舒翼,超天路以高峙。禀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三,建宁四年正月丁亥卒。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怀哀痛,乃树碑表墓,昭铭景行云。陈留蔡伯喈、范阳卢子干、扶风马日<石单>等,远来奔丧,持朋友服。心丧期年者,如韩子助、宋子浚等二十四人。其馀门人,著锡衰者千数。其碑文故蔡伯喈谓卢子干、马日磾曰:吾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惭容,惟郭有道无愧于色矣。汾水之右,有左部城,侧临汾水,盖刘渊为晋都尉所筑也。
汉平陶县故城,学界普遍认为在今文水县孝义镇平陶村。但此处“又南,过平陶县东”中的平陶县显然非指汉平陶县故城,这一点郦道元的表述是非常明晰的。而谢鸿喜(郦氏所说平陶非汉平陶县)[11]、李晓杰等【此处“径县”所指当为流经北魏平陶(遥)县境之意。于此又可知,汉平陶县故城已不在北魏平陶(遥)县境[12]。】所论亦均正确。
石桐水,谢鸿喜认为即今静升河(谢鸿喜,1990)。但李晓杰等认为石桐水即今龙凤河,古今下游河道不同。依郦注所叙,汾水合石桐水后方经界休县故城(今介休市城区),而静升河入汾处远在今灵石县,故不取。(李晓杰等,2011)
界休县,《汉志》作“界休”,《续汉志》、《晋志》作“介休”。“界”与“介”古字通。界休县故城 在今介休市城区。《元和志》卷一三太原府介休县:“本秦汉之旧邑。”按,今介休市郊郭家村有郭有道(林宗)墓(山西省文物局,2006),恰与郦注下文所提“郭林宗碑”位置相符,则可定汉界休县治故址。《中国历史地图集》、《山西历史地图集》定西汉界休县治于今介休市东南,恐非。(李晓杰等,2011)
绵山,即今绵山。
石桐寺 谢鸿喜认为即介子推祠(谢鸿喜,1990)。李晓杰等疑在今介休市龙凤镇附近。(李晓杰等,2011)
左部城,《太平寰宇记》孝义县条:左部城在县南二十五里。谢鸿喜按此认为当即今新尉屯、旧尉屯村一带。但惜无考古确址。(谢鸿喜,1992)
郭有道墓,今介休市郊郭家村有郭有道(林宗)墓。(山西省文物局,2006)
宋子浚碑,光绪《山西通志.古迹考》:宋子冲(浚)墓在介休县尉村。
△又南过冠爵津。
汾津名也,在界休县之西南,俗谓之雀鼠谷。数十里间,道险隘,水左右悉结偏梁阁道,累石就路,萦带岩侧,或去水一丈,或高五六尺,上戴山阜,下临绝涧,俗谓之为鲁般桥,盖通古之津隘矣,亦在今之地崄也。
冠爵津(雀鼠谷),李晓杰等认为即今介休市义棠镇至灵石县南关镇一带山谷。(李晓杰等,2011)
△又南入河东界,又南过永安县西。
故彘县也。周厉王流于彘,即此城也。王莽更名黄城。汉顺帝阳嘉三年,改曰永安县。霍伯之都也。
永安县,东汉永安县(西汉彘县)城,故治即今霍州市。城址已不存,但附近有数处汉墓群分布。
彘(城),指周厉王烽火戏诸侯之后被流放的彘(城);按杜预《左传注》:永安县东北有彘城。而今东城村规模庞大的东城遗址与南坡头遗址恰当其位。(2006,山西文物局)
△历唐城东。
瓒注《汉书》云,尧所都也。东去彘十里。汾水又南,与彘水合,水出东北太岳山,《禹贡》所谓岳阳也,即霍太山矣。上有飞廉墓。飞廉以善走事纣,恶来以多力见知。周王代纣兼杀恶来。飞廉先为纣使北方,还无所报,乃坛于霍太山,而致命焉。得石棺,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汝石棺以葬。死遂以葬於霍太山。有岳庙,庙甚灵,乌雀不栖其林,猛虎常守其庭。又有灵泉,以供祭祀,鼓动则泉流,声绝则水竭。湘东阴山县有侯昙山,上有灵坛。坛前有石井,深数尺,居常无水,及临祈祷,则甘泉涌出,周用则已,亦其比也。
唐城,尧都唐城,学界迄今尚未明确其地望。但依据注文“(汾水)历唐城东……东去彘十里”、“汾水又南,与彘水合”作方位校验,唐城应位于彘水(南涧河)以北,汾水以西且距离西汉彘县城(今霍州市)约10里的范畴,大致可判断在今白龙镇一带;爬梳相关文普资料,颇疑今白龙镇白龙村堡子遗址(新石器)很可能为尧都唐城。
彘水,即今南涧河。
太岳山,亦称霍山、霍太山,珠峰位于霍州、洪洞、古县交界处,海拔2746米。
飞廉墓,飞廉,或作“蜚廉”,是赵氏祖先中颇具争议的一位人物。传世文献对他的记载褒贬不一。《嘉庆重修一统志》霍州:飞廉墓在州东。光绪《山西通志.陵墓》:彘县十五里有飞廉墓。
“飞廉”与“霍太山”关联密切。按《史记·秦本纪》载,周武王灭商“是时蜚廉为纣石北方,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而报,得石棺,……死,遂葬于霍太山”。有学者认为飞廉之所以将霍太山作为终老之地,是因为霍太山一带正是其族聚居之处。霍太山得名,即与赵氏先人的鸟图腾崇拜有关。“霍”就是与皋陶关系密切的“鸠鸟”。古人通过观察鸠鸟相逐,可以预测晴雨[10],故“霍”之字形从雨从隹。霍太山就是皋陶后裔迁居此地后因其图腾崇拜而命名的[11]。
岳庙,谢鸿喜认为当中今南涧河谷柏乐村一带。(谢鸿喜,1990)
灵泉,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打鼓泉在霍山颠休粮寺左。
彘水又西流,迳观阜北,故百邑也。原过之从襄子也,受竹书于王泽,以告襄子。襄子斋三日,亲自剖竹,有朱书曰,余霍太山山阳侯,天使也。三月丙戌,余将使汝反灭智氏,汝亦立我于百邑也。襄子拜受三神之命,遂灭智氏,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之,世谓其处为观阜也。彘水又西流,迳永安县故城南,西南流,注于汾水。
汾水又南,迳霍城东,故霍国也。昔晋献公灭霍,赵夙为御,霍公求奔齐,晋国大旱,卜之曰,霍太山为祟,使赵夙召霍君奉祀,晋复穰也。盖霍公求之故居也。
汾水又迳赵城西南,穆王以封造父,赵氏自此始也。汾水又南,霍水入焉。水出霍太山。发源成潭,阔七十步,而不测其深。西南迳赵城南,西流注于汾水。
观阜,故址在今霍州市东南观堆村。(谢鸿喜,1990)
赵城,按注文及清道光《赵城县志》:“(赵)城东三里许,官庄村,为造父食邑”所载;结合相关文普资料,注文“穆王以封造父,赵氏自此始也”之赵城当即今赵城镇官庄东周城址[12]。(2006,山西文物局)
霍水,即霍泉水,源出霍山脚下,距广胜寺下寺(水神庙)不过百米。霍泉今日之风光亦大致如注文所述:“(霍水)出霍太山,发源成潭,阔七十步,而不测其深”。由海场、分水亭、碑亭、水神庙组成。霍泉是历史悠久的三晋名泉与广胜寺飞虹塔遥相辉映,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霍城(霍国),按注文“汾水又南,迳霍城东”结合文普资料推析,霍国遗址(西周)位于今霍州市白龙镇陈村。
图表 3霍泉与广胜寺飞虹塔,摄于2017年6月7日
△又南过杨县东。
涧水东出谷远县西山,西南迳霍山南,又西迳杨县故城北,晋大夫僚安之邑也。应劭曰:故杨侯国。王莽更名有年亭也。其水西流入于汾水。汾水迳杨城西,不于东矣。《魏土地记》曰:平阳郡,治杨县,郡西有汾水南流者,是也。
杨县故城,按注文结合文普资料推析,即今洪洞县范村一带的洪洞城址。(2006,山西文物局)
涧水,按注文“西南迳霍山南,又西迳杨县故城北” 作方位考量,涧水应即今洪安涧河。
△西南过高梁邑西。
黑水出黑山,西迳杨城南,又西与巢山水会。《山海经》曰:牛首之山,劳水出焉,西流注于潏水,疑是水也。
潏水即巢山之水也。水源东南出巢山东谷,北迳浮山东,又西北流与劳水合,乱流西北,迳高梁城北,西流入于汾水。又南,迳高梁故城西,故高梁之墟也。《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秦穆公纳公子重耳于晋,害怀公于此。《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三年,智伯瑶城高梁。汉高帝十二年,以为侯国,封恭侯郦疥于斯邑也。
黑水,按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涝水出乌岭下,一名黑水。则黑水即今涝河。按注文“西迳杨城南,又西与巢山水会”推析则巢山水即今洰河。
黑山,今称邬岭山。(谢鸿喜,1990)
高梁邑,学界多认为即今临汾市樊家河遗址[13]。此外按《嘉庆重修一统志》:“今县北有高河镇,即古高梁城” 樊家河遗址就在高河店附近,但城址已无存。
△又南过平阳县东。
汾水又南,迳白马城西,魏刑白马而筑之,故世谓之白马城。今平阳郡治。
白马城,学界多认为即今临汾市治。
汾水又南,迳平阳县故城东,晋大夫赵晁之故邑也。应劭曰:县在平河之阳,尧舜并都之也。《竹书纪年》晋烈公元年,韩武子都平阳。汉昭帝封度辽将军范明友为侯国,王莽之香平也。魏立平阳郡,治此矣。水侧有尧庙,庙前有碑。《魏土地记》曰:平阳城东十里,汾水东原上,有小台,台上有尧神屋石碑。永嘉三年,刘渊徙平阳于汾水,得白玉印,方四寸,高二寸二分,龙纽,其文曰:有新宝之印,王莽所造也。渊以为天授,改永凤二年为河瑞元年。
平阳县故城,学界多认为即今临汾市尧都区西南金殿镇。结合文普资料推析今金殿镇城居村遗址很可能便是当时平阳县故城之孑遗。
汾水南与平河水合,水出平阳县西壶口山,《尚书》所谓壶口治梁及岐也。其水东迳狐谷亭北,春秋时,狄侵晋取狐厨者也。又东,迳平阳城南,东入汾,俗以为晋水,非也。汾水又南历襄陵县故城西,晋大夫郤犨之邑也,故其地有犨氏乡亭矣。西北有晋襄公陵,县盖即陵以命氏也,王莽更名曰干昌矣。
平水,又称平阳水,今称龙祠水,源出临汾市姑射山(古称壶口山、平山)。郦道元认为当地人以平水为晋水是错误的(俗以为晋水,非也)
壶口山,即今姑射( yè)山。庄子《逍遥游》曰:“邈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姑射之山被誉为神山仙境,洞壑幽深、峭壁林立、苍松古柏,争奇竞秀自古以来便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狐谷亭,光绪《襄陵县志》:狐谷亭今名豁都,即铺头村。
襄陵县故城,即今新城镇古城庄城址。(2006,山西文物局)
晋襄公陵,位于襄陵镇东柴村。晋襄公为重耳之子。襄公墓现存墓冢残高约18米,东西长40米,南北宽40米。墓南北排列有太子、太妃两座墓冢。
△又南过临汾县东。
天井水出东陉山西南,北有长岭,岭上东西有通道,即钘隥也,《穆天子传》曰:乙酉,天子西绝钘隥,西南至监,是也。其水三泉奇发,西北流,总成一川,西迳尧城南,又西流入汾。
又屈从县南西流。
临汾县,谢鸿喜按《括地志》等文献记载推测临汾县故治即今襄汾县西南48里晋城村。按此则赵康古城遗址恰当其位。赵康古城平面近似长方形,规模极其庞大,周长约8480米。古城北部正中还有一座小城的残址,平面正方形,约1平方公里。如此规模庞大的城址极有可能为一处都城遗址。经爬梳相关考古发掘报告,发现老一辈考古工作者畅文斋在《山西襄汾赵康附近古城址調查》有较为详尽的论述:赵康古城可能是晋之聚,《史记·晋世家》献公八年“乃使尽杀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日绛,始都绛。”《左傅》庄公二十五年“晋士蔫使群公子尽杀游氏之族, 乃城聚而处之。冬,晋侯围聚,尽杀群公子”。二十六年,“春,晋士蔫为大司空,夏,士蒍城绛,以深其宫”,杜注云“绛,晋所都”。《水经》汾水条“又南过临汾县东,又屈从县南西流”。根据上述文献,可以认为聚即晋之邑,晋献公八年城聚圃杀群公子,次年便在聚加以扩建,以后便徙都到这里,更名日“绛”。至汉初又在这里置临汾县。因此初步认为这座古城有可能就是晋之“聚”、“故绛都”和汉初临汾县城的遣址。(畅文斋,1962年)
天井水,今称釜河。三泉即今西海温泉、龙泉、七星泉,此温泉当为晋国王室沐浴之地。
东陉山,即乌岭山。钘隥,古关隘,今称乌岭。(谢鸿喜,1990)
盐,即运城盐池。
尧城,谢鸿喜认为尧城即今翼城县北唐城。但按注文“其水三泉奇发,西北流,总成一川,西迳尧城南,又西流入汾”,本文认为尧城与著名的曲沃天马遗址当有着深厚的渊源。
汾水又迳绛县故城北。《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二十五年,绛中地坼,西绝于汾。
绛县故城,绛县故城今侯马市凤城乡凤城村,有战国至汉代古城遗址(山西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1996)
汾水西迳虒祁宫北,横水有故梁,截汾水中,凡有三十柱,柱径五尺,裁与水平,盖晋平公之故梁也。物在水,故能持久而不败也,又西迳魏正平郡南,故东雍州治,太和中,皇都徙洛,罢州立郡矣。又西迳王泽,浍水入焉。
虒(sī)祁宫,按光绪《山西通志·古迹考》载:“虒祁宫,隋末筑堡名修义堡,今为东升村”。民国《新绛县志》亦延用此说;故不少学者认为即新绛县东升村。但亦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虒祁宫遗址即今侯马东台神村台神古城外西北角的三座大型夯土台基[1]。
按浍水注所载“(虒祁)宫在新田绛县故城西四十里”;结合百度地图作方位及距离校验。本文认为新绛县东升村距离绛县故城(凤城村)较远约50汉里[2],而台神古城距离绛县故城(凤城村)则又较近(约33汉里[3]),比对之下侯马虒祁遗址距绛县故城(凤城村)约38汉里[4]较与浍水条注文吻合。此外台神三座大型夯土台基被学界判定为是祭祀“台骀”的遗迹[5]。;而新绛县东升村一带在古代当为注文所谓的“王泽”地域,海拔较低;且距离有些远不大符合注文的距离校验。故按距离、方位结合考古等初步推析(虒祁)宫当位于今侯马虒祁遗址一带。
故此按注文“宫在新田绛县故城西四十里”结合相关考古资料及方位距离等综合考量,本文以为虒祁宫即今虒祁遗址。
魏正平郡,北魏置,按《太平寰宇记》:“后魏太武帝于今理西南二十里正平县柏壁,置东雍州及正平郡,其地属焉。”故此谢鸿喜认为故郡城在今新绛县西南17里柏壁镇。(谢鸿喜,1990)但李晓杰等援引王仲荦所论以为“柏壁在汾水南”与注文“又西迳魏正平郡南”方位不符,他们认为今新绛县城西北旧称正平坊,颇疑北魏正平郡治此。本文姑从李晓杰等所论[6]。(李晓杰,2011)
王泽,按注文所述结合Google earth鸟瞰考量即今汾河与浍河交界处偏北处那片海拔较低的洼地。
△又西过长修县南。
汾水又西与古水合,水出临汾县故城西,黄阜下,其大若轮,西南流故沟横出焉,东注于汾,今无水。又西南迳魏正平郡北,又西迳荀城东,古荀国也。《汲郡古文》,晋武公灭荀,以赐大夫原氏也。古水又西南入于汾。汾水又西南,迳长修县故城南,汉高帝十一年,以为侯国,封杜恬也。有修水出县南,而西南流入于汾。汾水又西迳清原城北,故清阳亭也。城北有清原,晋侯蒐清原作五军处也。汾水又迳冀亭南。昔臼季使,过冀野,见郤缺耨,其妻馌之,相敬如宾。言之文公,文公命之为卿,复与之冀,京相璠曰:今河东皮氏县有冀亭,古之冀国所都也。杜预《释地》曰:平阳皮氏县东北,有冀亭。即此亭也。
古水,今鼓水河。《寰宇记》卷四七绛州正平县曰古水出九原西。按,今新绛县西北仍有九原,鼓水河恰发源于其西[7]。(李晓杰等,2011年)
临汾县故城,即今襄汾县赵康古城遗址。
长修县,西汉置,东汉初省。长修县故城在今新绛县古交镇泉掌村,有汉代古城遗址(山西省文物局,2006)。
荀城 在今新绛县席村。注文“又西径荀城东” 按,据古水流向,疑“东”为“南”之误。(李晓杰,2011年)
清原城,今闻喜县畖底镇大马古城(陶正刚,1963)。
清原,亦作晋原,今称峨嵋岭,在闻喜县北29里。(谢鸿喜,1990)
冀亭,谢鸿喜援引《嘉庆重修一统志》绛州条:冀亭在河津县北15里;认为冀亭即今河津市东北南辛村、北辛村(谢鸿喜,1990)。爬梳相关考古资料,城址已无从寻觅,但有汉墓分布在附近。
汾水又西,与华水合,水出北山华谷,西南流,迳一故城西,俗谓之梗阳城,非也。梗阳在榆次,非在此。按故汉上谷长史侯相碑云:侯氏出自仓颉之后,逾殷历周,各以氏分,或著楚、魏,或显齐、秦,晋卿士蒍,斯其裔也。食采华阳,今蒲坂北亭,即是城也。其水西南流,注于汾。汾水又迳稷山北,在水南四十许里,山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高十三里,西去介山一十五里。山上有稷祠,山下稷亭,《春秋.宣公十五年》,秦桓公伐晋,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是也。
华水,亦称华谷水,今称黄华峪水。华谷即今黄华峪。
华阳(蒲坂北亭)故城,谢鸿喜认为即今稷山县华峪村,在今化峪镇梁村西、北分布有战汉遗址。结合注文“(华)水出北山华谷,西南流,迳一故城西”考量颇疑此二处遗址即华阳(蒲坂北亭)故城之孒遗(山西省文物局,2006)。
稷山,即今稷王山。
稷祠,《太平寰宇记》:稷祠在县南五十里。
稷亭,疑与今太阳村附近分布的数处战汉遗址有关。(山西省文物局,2006)。
△又西过皮氏县南。
汾水西迳鄈丘北,故汉氏之方泽也。贾逵云:汉法,三年祭地汾阴方泽。泽中有方丘,故谓之方泽,丘即葵丘也。许慎《说文》称,从邑,癸声。河东临汾地名矣,在介山北,山即汾山也。文颖曰:介山在河东皮氏县东南。其山特立,周七十里,高三十里。颖言在皮氏县东南则可,高三十里,乃非也。今准此山,可高十馀里。山上有神庙,庙侧有灵泉,祈祭之日,周而不耗。世亦谓之子推祠。杨雄《河东赋》曰:灵舆安步,周流容与,以览於介山。嗟文公而愍推兮,勤大禹于龙门。《晋太康记》及《地道记》与《永初记》,并言子推所逃,隐于是山,即实非也。余按介推所隐者,绵山也。文公环而封之,为介推田,号其山为介山。杜预曰:在西河界休县者,是也。
皮氏县故城,学界多认为即今山西河津市阳村乡太阳村东太阳堡城址。(山西文物局,2006)
介山(汾山),今名孤山,在今万荣县庙前镇西,已毁于河。
子推祠,按《嘉庆重修一统志》蒲州府:介子推祠在万泉县西1里介山上。
龙门,即今禹门口。《禹贡》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相传这里是大禹治水时开凿,故称禹门,又称龙门。这里是民间传说“鲤鱼跳龙门”之处。《三秦记》中有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下者为鱼的神话记载。传说:“每岁季春有黄鲤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之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代为龙。”今韩城孔庙中有鲤鱼登龙门的浮雕,即这一故事的艺术概括。
汾水又西,迳耿乡城北,故殷都也。帝祖乙自相徙此,为河所毁,故《书?叙》曰:祖乙圮于耿杜预曰:平阳皮氏县东南耿乡,是也,盘庚以耿在河北,迫近山川,乃自耿迁亳。后晋献公灭耿,以封赵夙。后襄子与韩、魏分晋,韩康子居平阳,魏桓子都安邑,号为三晋,此其一也。汉武帝行幸河东,济汾河,作《秋风辞》于斯水之上。汾水又西,迳皮县南。《竹书纪年》,魏襄王十二年,秦公孙爰率师伐我,围皮氏。翟章率师救皮氏围,疾西风,十三年,城皮氏者也,汉河东太守番系穿渠,引汾水以溉皮氏县。故渠尚存,今无水。
耿乡城,按光绪《河津县志》:耿乡城在县东南二十里山王村。则今河津市柴家乡山王村商遗址恰当其位。(山西省文物局,2006)
平阳,学界多认为即今临汾市尧都区西南金殿镇。结合文普资料推析今金殿镇城居村遗址很可能便是当时平阳县故城之孑遗。
△又西至汾阴县北,西注于河。
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阜长四五里,广二里馀,高十丈。汾水历其阴,西入河,《汉书》谓之汾阴脽,应劭曰:脽,丘类也。汾阴男子公孙祥望气,宝物之精上见,祥言之于武帝,武帝于水获宝鼎焉,迁于甘泉宫,改其年曰元鼎,即此处也。
汾阴县,秦置,至曹魏不改。故治在汾阴脽南,故城已毁于河,今不存(史念海,1981)。
汾阴脽(鄈丘),汾阴脽故址在今万荣县庙前村西;按注文“(汾阴)城西北隅曰脽邱”,汾阴脽位于汾阴故城的西北角;是汾河入黄河处的一处土丘,可惜已为黄河所没。原来的汾阴脽高十余丈,宽两里,长四五里,背汾带河,四面环水,是一块天然的泽中方丘,传汉武帝曾于脽上得古鼎二[8]。
汾阴脽被誉为中国最早的风水宝地。据史料记载,早在原始社会,这里就是轩辕黄帝扫地而祭之所。注文中的后土祠位于“汾阴脽”上。汉武帝即位后把祭祀后土列为国之大事。从元鼎至天汉元年,汉武帝曾八次巡幸汾阴脽祀后土。元鼎元年六月得宝鼎于祠旁,即兴作《宝鼎之歌》,并改年号为元鼎。明万历年间,由于黄河泛滥,汾阴脽被激流冲刷而塌陷,后土祠择地迁建。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黄河泛滥,后土祠被淹,只留下门殿及秋风楼。到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秋,黄河决口,原后土祠建筑已荡然无存。
现今的后土祠位于今万荣县庙前村北的高崖上,是清同治九年荣河知县戴儒珍所迁建。后土祠现存有山门、井台、献殿、香亭、正殿、秋风楼、东西五虎配殿等,规模宏伟,构思巧妙。山门与井台组成国内罕见的“品”字戏台,对研究中国古代舞台形制提供了重要例证。万荣后土祠是全国最大的后土祠且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1996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田建文柴平琳:《春秋晋国“虒祁宫”》,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2008-10-21
[2]按新绛县东升村则直线距离(绛县故城)今侯马市凤城村约19.2公里,平原地域考虑道路蜿蜒因素按21公里计,约50汉里。(备注:本文中有关历代度量衡制度的数据请参见《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第261页所附《历代度量衡换算简表》,科学出版社1982 年版)
[3]按侯马东台神村台神古城则直线距离(绛县故城)今侯马市凤城村约12.6公里,平原地域考虑道路蜿蜒因素按14公里计,约33汉里。
[4]按侯马虒祁村遗址则直线距离(绛县故城)今侯马市凤城村约14.2公里,平原地域考虑道路蜿蜒因素按16公里计,约38.4汉里。
[5]《新田模式·侯马晋国都城遗址研究》,《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二),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6]李晓杰、黄学超、杨长玉、吕朋:《<水經注>汾水流域諸篇校箋及水道與政區復原》,《历史地理》,第26期,第42页
[7]李晓杰、黄学超、杨长玉、吕朋:《<水經注>汾水流域諸篇校箋及水道與政區復原》,《历史地理》,第26期,第41页
[8]《水经.汾水注》: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阜长四五里,广二里馀,高十丈。汾水历其阴,西入河,《汉书》谓之汾阴脽,应劭曰:脽,丘类也。汾阴男子公孙祥望气,宝物之精上见,祥言之于武帝,武帝于水获宝鼎焉,迁于甘泉宫,改其年曰元鼎,即此处也。
[1]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11页。
[2]刘维毅:《山西古今地名词典》,三晋出版社,2009年9月,第312页
[3]备注:隰县午城镇附近东川河、城川河汇入后的昕水河段可视为蒲水下游;而蒲水中上游则为城川河而非东川河。
[4]山西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下),山西省文物局,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第1261页,
[5]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卷》(下),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第968页
[6]金月全杜欣 马治卫等:《吉县人祖山上寻人祖》中华龙都网 ,2014-10-27
[7]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16页。
[8]《左传·庄公二十八年》:骊姬嬖,欲立其子,赂外嬖梁五,与东关嬖五。”杜预注:“姓梁名五。在闺闼之外者。东关嬖五,别在关塞者,亦名五。皆大夫,为献公所嬖幸,视听外事。”外嬖梁五,晋献公时大夫,为骊姬谋害太子申生。晋国人称呼梁五和东关嬖五为二五耦(两个名叫五的狼狈为奸)。前666年,晋献公夫人骊姬为了让其子奚齐为储君,贿赂梁五和东关嬖五,让他们说服国君让太子申生和成年的公子重耳、夷吾离开京城。梁五和东关嬖五说戎狄常侵犯晋国,需派公子守卫领土。献公让申生居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东),重耳居蒲城(今山西隰县西北),夷吾居二屈(今山西吉县)。于是晋献公身边的儿子只剩下奚齐。十年后,申生被逼自杀。重耳、夷吾也逃奔国外。
[9]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16页。
[10]陆玑 《诗义疏》云:“鹑鸠,……阴则屏逐其匹,晴则呼之。语日:‘天将雨,鸠逐妇’是也 ”
[11]李修松;《徐夷迁徙考》,《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
[12]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卷》(下),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第919页
[13]《晋文化研究座谈会纪要》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