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诸相者如见如来
《金刚经》云: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诸相非相”指的是“心”。就是说:佛是以“心”来看一切事物的,而不是具体的物质。现代心理学实验证明:我们看到图像、听到声音,是由“心”,即“意识”决定的,如果人的意识没留意到某个图像、某个声波,那么即使图像进入眼睛、声波进入耳朵,也不会被采纳。正如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如果人都能理解世上的事物都是自己的心理、意识所造,而非具体的外物,那么就能见“如来”了。
犍陀罗位于现在的巴基斯坦西北部和阿富汗东部地带,自公元前5至4世纪起,这里就由波斯帝国统治。此后,到公元前2世纪,先后有希腊、大夏、释迦、安息、贵霜等民族角逐其间。键陀罗继承印度文化、佛教文化的传统,又曾经是希腊的殖民地,因而犍陀罗佛像具备了印度与希腊两种文化交融的独特气质。
佛住世讲法49年,并未亲自留下文本。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佛学经典,都是旁人记录的,故经文首引一般有“如是我闻”四字,表示记录者亲闻佛所言。
在南亚次大陆西北部的印度河中游,贵霜帝国时期(1世纪中叶至5世纪中叶)创造出跨文化的犍陀罗佛教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古印度文化天衣无缝地融汇在一起,又从这里传播至东亚,佛教文化从此成为异彩紛呈的世界性文化。
犍陀罗佛像艺术以佛教题材为主,采用古希腊的表现手法,并且打破了“不以形像来表现佛陀”的印度传统惯例佛像以希腊太阳神为基准,样貌上具有波状的发纹高额尖鼻、薄唇、衣褶厚重等典型的西方人特质。而且还会惊奇地发现:东方的佛像,长了一张欧洲人的面孔。
| 见相非相-犍陀罗佛像艺术特展 |
展厅俯视
展厅一角
述缘
虔诚的记录者
虔诚的记录者
佛陀坐像
犍陀罗佛像艺术打破了“不以形像来表现佛陀”的古印度传统惯例,并受到古希腊文化的深刻影响,佛像偏向以希腊太阳神为基准。比如这尊典型的犍陀罗盛期佛像,样貌上具有波状的发纹、高额、尖鼻、薄唇等典型的西方人面孔特征。佛陀衣纹流畅,面目祥和,做说法印,结跏趺于狮子座上。座下的小狮子正酣畅淋漓地饮着侍女端来的葡萄美酒。这座佛像高大精美,保存完好,通体残留少许金箔,是犍陀罗佛像中的极品。
佛陀坐像
头光上写有佉卢文,犍陀罗是佉卢文的起源地。
佛陀坐像
佛陀立像
佛陀坐像
佛陀坐像
释迦牟尼立像
释迦牟尼立像
头戴刹帝利的头巾,头巾上还有两个象征力量的狮子头
佛陀立像
佛头像
佛头像
佛头像
佛陀坐像
佛陀坐像
佛坐像
佛立像
佛陀坐像
交脚弥勒菩萨像
菩萨坐像
菩萨坐像
观音像
菩萨坐像
菩萨立像
持舍利的贵族像
本件为佛塔的装饰,造型为右手持花、左手持舍利的贵族。
佛头像
佛头像
阿特拉斯
展厅一角
佛传故事讲述了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从诞生、幼年、少年、青年,到出家、苦行、成道、说法、教化众生,到最后的涅槃、荼毘、八分舍利、起塔等等,形象地描绘了释迦牟尼的一生。
“本生”又称为本生谭、本生故事,讲述了释迦牟尼前世还未成佛,修菩萨行的故事。
降服毒龙的佛陀立像
表现佛陀在火神堂内降服毒龙,向婆罗门展示自己神通的场景。下面的小人就是婆罗门形象。
魔女玛拉的诱惑
婆罗门听闻佛法浮雕
玛腊族的巨石故事浮雕
表现的是佛陀在通过玛腊族的街道时,玛腊的力士们搬来很重的石柱为难佛陀。没想到佛陀轻松的把石柱搬起来,众人惊叹 不已,以显示佛陀的神力。
佛陀坐像
佛陀结跏跌坐在莲花座上,左右是手提宝瓶的弥勒菩萨和手持莲花的观音菩萨,上方是帝释天和梵天,天使正在将花环戴在佛陀头上,这是净土经变最早期的形式。
佛陀坐像
央掘魔罗的悔改浮雕
这就是著名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来源。一名叫央掘摩罗的人因受邪师鼓惑,要杀满1000人,用其手指作为花蔓,即可升天。当他杀害999人唯独缺一人时,刚好母亲来给他送饭,他就想要杀掉母亲来凑成1000人。在关键时刻佛陀赶来,施佛法感化,使其皈依。
金布布施浮雕
表现的是玛腊贵族福贵在聆听释加牟尼的教诲后皈依佛门并向释加牟尼进献金色绢布的场景。
太子出城浮雕
讲述的是当时还贵为太子的释迦牟尼为了拯救苍生而骑马偷溜出宫殿的场景。画面中的伞盖象征着王权,马蹄下还有为了马蹄不出声音保证离家出走计划成功的扛马小夜叉。立于马前引路的是毘沙门天。
佛苦行浮雕
表现佛陀为了开悟,在尼连禅河附近树林里断食修行的场景。
佛陀诞生浮雕
描绘太子自摩耶夫人右胁下诞生的场景。
佛陀涅槃浮雕
佛塔
见诸相者如见如来电子版下载
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