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家长:关于焦虑那点事
曾见过很多焦虑情绪重的家长,他们往往把人生的“赌注”全部押在孩子身上,特别是孩子的学习上。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好,是走向人生成功的唯一途径,而孩子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适当的焦虑情绪是可以提供工作、学习效率的,但过度的焦虑却会产生负面影响。这样过度的焦虑心态转嫁到孩子身上,结果常常事与愿违,孩子不但离成功越来越远,甚至还会出现叛逆、焦虑、抑郁、无法融入社会等多种问题。
所以,不当的焦虑情绪,无论对于孩子还是父母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但想完全摆脱不当焦虑情绪,对于每一位家长来说,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焦虑是会传染的,是有“剧场效应”的。所谓剧场效应,就是指在一个剧场内,大家原本都是坐着看戏。忽然,有一个观众为了看得更清楚站了起来。于是,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等到大家都站起来了,所有人看的效果和原来坐着观看时几乎相同。只是,所有人都更累了。
这和教育过程中的焦虑情绪一样,先是慢慢扩散开来,而后影响家长、影响孩子,最终是全体的疲惫不堪。
有一位家长曾讲述了她的亲身经历:
这位家长是位高材生,她有一个大女儿叫做小宁。自小,她认为不应该给孩子太多的学业压力,应该着重培养孩子自己的爱好,所以只让孩子上了绘画培训班,且是孩子自己的选择。上小学时,小宁和其他孩子之间的学业差距尚不明显,无论别人怎样上补习班,小宁妈妈都没有动摇。只是,小宁发现自己的小伙伴们周末都不能跟自己玩了。
逐渐地,到了初中,小宁的学习渐渐变得非常吃力。眼看就要中考,小宁妈妈不得已开始加大学业压力,报了各类培训班,终于勉强把分数提了上去。
这样的经历让小宁妈妈宛如惊弓之鸟,在有了二女儿小美之后,从小就注重小美的各项兴趣爱好培养和各种学业成绩提升,容不得小美的学习成绩有“半点差池”。她开始和周围的家长一样,把小美的周末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但这种压力,让小美觉得自己没有姐姐的童年快乐。
相信很多家长都和小美妈妈有同样的心路历程。或许可以这样说,他们并非自愿变得“焦虑”。他们只是被裹挟着,不知道“度”在哪里,不知道如何面对他人或社会带来的焦虑与压力,不知道怎样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引发焦虑的原因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先要了解引发焦虑的原因。
其实,归根结底,家长产生焦虑心态,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01
社会竞争激烈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渴求越来越大,不可否认的是,优秀的人才将获得更多优质的条件。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拥有更好的前途,但现实情况是,“一本率”有限,985/211高校的招生能力有限。“千军万过独木桥”的情况势必会带来激烈的竞争,其中的压力不言而喻。
02
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过大
前一阵,关于“普通人”的定义问题在网络上引起了讨论。我们姑且不去谈论不同人眼中的“普通人”在定义上有何差异,仅仅从我们自身也会发现,每个人的成长其实都在不断接受“普通人”的设定。
小时候,我们将自己的父母看作无所不能的“超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父母其实是“普通人”。年少气盛的我们,认为自己能够成为与众不同的人,但是在经历了社会的磨砺之后,发现自己其实也是“普通人”,总有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当我们的孩子出生,我们会觉得他/她未来会成为一个不普通的人,而后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其实也是普通人。
这原本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只是接受孩子是普通人的设定,对于很多父母而言有些困难,毕竟“望子成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父母一旦意识到孩子无法成龙成凤,就会觉得有落差,从而产生焦虑情绪。
03
看不到孩子的未来
我们常听家长反映自家孩子的种种问题,比如时间观念差、不爱学习,必须催着才肯学,或是抱怨孩子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一点规划,从不想之后的自己会怎样。从这些问题中,我们也能够深刻感到家长的焦虑。他们看不到孩子的未来,不知道他们是否能够拥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潜意识里认为只要没有成年人的帮助,他们就会遇到瓶颈,就会出问题……所导致的结果就是父母不停地唠叨、督促,孩子却越来越叛逆,越来越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指挥。在这个恶性循环中,焦虑感不断加重。
几个避免焦虑的要点
01
正确看待分数问题
分数、排名等量化的表达常常最吸引家长的眼球。但想要逃离焦虑心态,首先就要意识到,分数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应该学会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比如多看看孩子的性格品质、人际交往能力、人格特征等,这些品质直接指向孩子的未来。其次要知道的是,影响分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程度、复习预习的成效。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同样会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众所周知,很多父母与孩子的最大冲突都来源于学习问题,在有些家庭,甚至没有其他的话题可以聊。在长期压抑的情绪之下,孩子又怎会有一个理想的分数?
02
从“以家长为主体”
变为“以孩子为主体”
既然焦虑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学习问题上,那么家长首先就要自己退出焦虑的“漩涡”。学习本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只有他们成为主体,成为拥有主动性的一方,才会真正产生效果。在父母逼迫下的学习必将是低效的。
这个主体的转变,首先需要家长做出让步,要相信孩子是上进的,是有追求卓越的内在需求的。而后,作为孩子的“盟友”参与进来,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努力配合他们制订合理目标,给予及时的指导。
03
不要忽视学习以外的事情
回归生活本身也是避免焦虑的方法。生活,不只学习这一件事。
兴趣爱好的培养、运动能力的增强,这些内容其实都与生活有关。孩子能从中获得乐趣,家长也可以从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这些除学习以外的活动,能让他们建立自信、锻炼社交能力、正确看待输赢、愉悦心情,焦虑情绪也就可以放在一边了。
最后再多说两句电子游戏的事情。电子游戏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在繁忙的学习过程中,是可以起到一定调节作用的。但为了防止沉溺于此,家长和孩子要共同制订规则,并严格遵守,设置好游戏的内容、时间和方式。
对于家长来说,面对焦虑情绪,“去灾难化”很重要。甚至可以假设最坏的可能,而后去想象一下解决方式。一旦有了“底线”。那些曾经以为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