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19岁学霸留美“去世”,我看到3个窒息细节:不要“以爱之名”,去掌控孩子的人生

▲这是阿呆爸育儿的第341篇原创
文 | 阿呆爸
1
19岁学霸,突然“去世”
最近两天,教育圈里有一件事传的沸沸扬扬。一个广州的男孩张一得“去世”了,年仅19岁。他才刚刚留学美国常青藤名校埃默里大学不久,发生这样的意外令人悲痛。
这件事在许多家长群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很多自媒体也在说这个事。因为在育儿圈子里,张一得和他的父亲,是育儿成功的典范。
张一得
儿子一路都是学霸,长相帅气,名校录取,是妥妥地“别人家的孩子”。父亲“老得”全职陪娃,有媒体采访,有著作上市,还有公号记录育儿心得,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网红。
大家聊起这一对父子,都是满满地佩服和羡慕。怎么就在前程一片大好之时, “喜剧”,变成了“悲剧”?到底问题出在哪?
先抛开对“去世”原因的分析,说一说我对“老得”育儿方式的看法吧。
事实上,在这次悲剧之前,我就在媒体上读到过他的育儿故事了。说实话,读完之后,我不仅不感动,反而有一种不寒而栗的窒息感。就算没有这一次悲剧,我也是绝对不赞同,更不会去模仿学习的。
就说这3个让我有一种窒息感的细节吧。
2
3个细节,让我窒息
细节之一,“老得”辞职成为全职爸爸,从此没有稳定收入,上的学校非常贵。
“老得”是个单亲父亲,为何和妻子离婚,原因不太清楚。媒体报道他年轻时曾是一名企业高管,收入不错。
但是生了儿子之后,他为了给足儿子陪伴,就选择辞职成了一名全职爸爸。
辞职之后因为没有稳定的收入,他卖掉了房子,还带儿子开荒种地、自给自足,卖鱼买菜,甚至于捡破烂。
虽然收入不稳定,但他非常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从小学到中学,儿子上的都是学费高昂的学校,每学期学费4、5万,初中学费20万。
儿子也争气,到了高中,还拿到了学校每年20万的奖学金,担起了自己高中生涯的学费和生活费。
托福考了近乎满分,国际辩论赛入围前八,暑假去耶鲁大学学习,大学被常青藤名校埃默里大学录取。
但这个学费他似乎一个人没法负担,经常靠捐款补贴。
拿着手工“宠物”的“老得”,和他十几年中给儿子做的部分菜肴的照片墙。
细节之二,给儿子拍了20万张照片,10年做菜不重样。
20万张照片、10年做菜不重样,乍一看也没什么大不了啊,但是算一算,可能就明白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概念了。
“老得”育儿17年,也就是6200多天。20万张照片,平均下来,相当于每天都给孩子拍32张照片。
就算是智能手机几乎人手一部的今天,我们也未必一天会给孩子拍一张照吧?更何况智能手机也就是最近十年才兴起的,十几年前,还是老式的数码相机。
“老得”做的菜
10年做菜不重样。就算孩子从小学就住校,一个礼拜回家吃两顿饭,一年算50周,十年就是1000次了。要做出1000次不重样的菜,一本菜谱肯定是不行的。
为了用花式菜肴鼓励儿子学习,他还用胡萝卜、姜、蒜等蔬菜刻成字母'累计25万个’,亲手给儿子制作'宠物’200个。
就做菜这件事,这些数据算下来,都需要耗费一个人大量的精力。我默默算了之后,刚开始觉得可能是为了媒体宣传效果的吹牛,但是后来看到下面这个细节,相信了他的疯狂。
第三个细节:他在家里给儿子建了一个成长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像模像样,看看照片就会发现,那里面分门别类密密麻麻的摆放着儿子的照片、成绩单、奖杯,记录着孩子的第一双鞋,第一个玩具,第一份奖状,第一份荣誉以及各色各样的媒体报道,父子语录。
博物馆里“儿子”的第一双鞋
“老得”的这些育儿方法、行动给他带来了不少粉丝。在广州当地的家长圈里,特别是丧偶式育儿的妈妈都佩服老得,觉得这样的父亲太难得了,太用心了。
“儿子”上的学校,虽然没有具体透露名称,但从昂贵的学费来看,应该就是“国际”“双语”“民办”一类的私立学校,每到要交学费的时候,都有很多人汇款捐助学费。
第一个玩具
3
不要那么刻意,那么疯狂
上面这三个“老得”的育儿细节,让我有一种不寒而栗的窒息感,我是绝对不赞同,更不会去模仿学习的。
我也是一个孩子的爸爸,也在公号上记录孩子成长。我的育儿理念和“老得”有根本的不同,就说两点吧。
一、一个需要注意的行为:记录孩子成长是一件好事,但事无巨细地疯狂,就是过犹不及。
给儿子拍照记录成长,琢磨着做点花式菜肴,收集奖状证书,哪个家长没干过?
我就经常给阿呆拍照,每天早上到幼儿园门口了,都会给他拍一张。他去画室画了画,也会留着。每年过生日还给他存一瓶茅台。身边还有家长给孩子记成长日记,设立家庭读书日。
拍了20万张,用过的相机
这些有仪式感的事情,有助于总结孩子的成长,记录自己的心得。但说实话,绝大部分家长干起来,都是比较随性的,能做到最好,忘记了也无所谓,不会像“老得”那么刻意,那么疯狂。
拍了20万张照片、建个成长博物馆博物馆、10年做菜不重复,说好听一点是用心记录孩子成长。说难听一点,就是把有限的精力虚掷了,没有分寸感。
这样的父母其实并不少,对孩子的要求、规划、自己的付出,甚至有一种洁癖式的强迫症。而且还很容易陷入了一种炫耀式的自我感动,仿佛在说:看,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事。你说我是不是一个好爸爸?
第二,最根本的理念是: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要为了他人放弃自我,即使是父子。
“老得”的育儿理念是“我是他儿子,他是我爹”。在我看来,根子上就错了。
给孩子充分的陪伴没有错,为孩子适度的牺牲,尽力供他上好学校也没有错。但做这一切的前提是,不管我们是什么关系,是父子、情侣,还是同事、夫妻,最根本的前提还是“我是我自己”。
对父亲来说,要明白:
我是你的父亲这不错,我有责任义务为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抚养你长大,在你需要的时候尽己所能。
但归根结底,我俩还是平等的,我可以为你适度牺牲,但绝对不会将你当作人生唯一的目标,为了你放弃自己的事业、人生,24小时围着你转。
你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有自己的想法、选择,我们彼此尊重,互相在一种内省、交流中成长。
4
大人、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育儿方式,每个家庭也有每个家庭的情况。
“老得”的做法其实有很多人赞同,但我总觉得实在太疯狂了。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说“老得”的方法就一定错了,更不是说就是“老得”导致了他儿子的“去世”。
最近几天有很多自媒体博主都将儿子“去世”的原因归结为“老得”,认为是他窒息式的育儿方式造成了悲剧。这其实是一种推测。
张一得
因为一个人走上绝路,原因可能有很多种。抑郁症、学业压力过大、不适应环境、为情所困、性别认知困扰、突患绝症,都有可能,未必就是因为父亲的教育方式。

但平心而论,单从这些父爱来说,假如我是“儿子”,可能感受到的不知是爱,还会有一种被控制,心理压力密布,无处可逃的窒息吧。心理会不会因此失衡,无法调节,情绪无处释放,都是有可能的。
斯人已逝,安息为大。这里只是聊了对“老得”育儿方式的不认同,具体“去世”的原因我们也难以知晓。(我个人推测是抑郁症)。
对我们身处其外的人来说,看一切是是非非,可取的态度还是以前人为鉴。在育儿路上,我时刻以胡适的一段话来警醒自己:
我养育你,并非恩情,只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无恩于你,你便无需报答我。反而,我要感谢你,因为有你的参与,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我只是碰巧成为了你的父亲,你只是碰巧成为了我的女儿和儿子,我并不是你的前传,你也不是我的续篇。你是独立的个体,是与我不同的灵魂;你并不因我而来,你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
你是自由的,我是爱你的;但我绝不会“以爱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今日互动
你会为了孩子彻底牺牲了自己的事业吗?比如说,公司升迁你做高管了,更忙了,但是孩子上小学了,需要你接送辅导作业。你会怎么办,辞职?还是想其他办法?欢迎留言聊一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