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00

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胶饴一升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一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与建中汤,以甜故也。

条文中的“差”还是个通假字,通“瘥”,是疾病痊愈的意思。这一条是说同一种脉象,并且还有同一种症状,但却有两种不同的证型,所以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剂。

病家表现出来的脉象是阳脉涩、阴脉弦,也就是浮取的时候脉是涩的,涩是不流畅的脉象,这说明气血不足于体表,所以浮取脉涩;但是在体内存在气机不通的情况,因此沉取的时候是弦的,体内气机不通,不通则痛,所以这时应该出现腹部拘急疼痛之象,因此条文上说“法当腹中急痛”。

体表的不足,源于体内的亏虚,也就是太阴脾胃化生气血的能力下降;脾胃功能不足,不能疏通运化,所以才有郁滞,才会有“阴脉弦”,因此治疗上就温补太阴、疏通经脉即可,所以首先考虑的就是选择小建中汤,以饴糖为主,味甘又微温,补益的作用很强,但又不会粘腻碍胃,再用大量的芍药来疏通、补益津液,甘草、生姜、大枣全是健运脾胃、促进运化的,再加上桂枝温通。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除此以外,还有少阳病也会如此,97条我们分享过“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才会由表到达半表半里,这也是体表气血不足了,会有“阳脉涩”,半表半里郁滞更会有弦脉,这时的腹痛是因为“邪高痛下”——腹痛是正邪交争在胸胁而引起来的,胸胁位置高而腹痛的位置低,这时的治疗就疏通少阳即可,所以选择小柴胡汤。

对于“阳脉涩、阴脉弦、腹中急痛”而言,小建中汤证更常见,所以先用小建中汤,效果不理想的话,再用小柴胡汤。

仲师在这里是为了重点表述同一种脉、症,而有两种不同的证型,所以只是选取了相同点,在临床上,小建中汤证还会有容易疲劳、精神状态差、手心脚心发热等表现,小柴胡汤证会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表现。

小建中汤的常用剂量:桂枝9克 生白芍18克 饴糖30克(烊化) 炙甘草6克 生姜2片(切) 大枣12枚(掰),十碗水泡40分钟,上火煎至三碗,去渣,再把饴糖放到药汁里面,趁热搅拌化开,分三次温服。如果饴糖化不开的话,就再在火上加热一下,帮助溶化,也就是“更上微火消解”。

(0)

相关推荐

  • 经方:小建中汤(虚劳,腹中虚寒而痛)

    小建中汤 [原文]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胶饴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小建中汤,以甜故也. [作者]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2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字面意思是说:太阳病,外证依然存在,脉是浮弱的,治疗上依然需要通过出汗的方法,这时应该用桂枝汤一类的方剂. "宜"字说明不是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3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掰) 上七味,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4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之,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外证"的含义,跟前面42条所分享的一致,是指太阳中风证,也就是桂枝汤证. 这条是指太阳病经过治疗,外证依然存在,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1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这一条是倒装句,正常的顺序应该是"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0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39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病家表现出来的是浮缓脉,身上不像前面38条那样疼痛,只是感觉沉重,并且沉重不是持续存在的,是时轻时重的,同时没有少阴病的表现,这时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5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这一条挺有意思的,有很多需要关注的地方,我们先说说字面意思:病家得的是太阳病,也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6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这一条也存在倒装情况,"麻黄汤主之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38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 桂枝二两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