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本没有“玄关”的户型,被设计师们玩出了“花”!

01
楔子
上图是一位网友咨询户型问题的截图。而这位网友是通过良子一篇一个几无“交通面积”的户型,成功的吸引了我的注意!找到的我,这篇文章在百家号被推荐了296万次,被阅读了37万次。
对于咨询户型的网友,我也是应接不暇。所以我会优先回复有挑战的户型问题,同质化的问题可能就等空了再回复了。
她的困惑在于开发商设计的户型,进门的位置没有预留玄关空间,连个鞋柜都放不了。这种现象在成熟的开发企业已经非常罕见了,下图就是她家的户型图。
当我仔细看了这个户型之后,发现整个户型从大的格局来说没有太大问题,就是在入户的位置处理的太随意了,几乎没有回旋的余地。
所以,我把这个户型搬运到了“良有方的朋友”群聊里,希望借助大家的智慧,一起来“头脑风暴”下。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并且认知会比较片面。通过一群人的讨论,还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天的这篇文章,就是对于这个户型没有玄关的现象,提出的5种解决方案。
02
点对点
对于问题的思考,我们可能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针对性的解决,哪里不懂点哪里,我把它叫做“点对点”。
下面的两个解决方案就是针对玄关提的解决方案,也是最早提出来的,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所有的方案为了图面统一,良子做了梳理,因为设计师们的涂鸦太销魂,可能普通观众看起来有点吃力。但大师手稿我都会放出来的,有些思考的过程我也会一并放出来。
先看方案一
(sharpe+深圳+sn设计)

群友sharpe以室内设计为主,最快提出了解决方案。将屏风和餐桌结合,既起到了限定玄关空间,又不太影响餐厅的功能,还有对景的效果,算是一个合格的方案。

但是,这个方案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玄关的位置狭仄(ze),客户体验不太舒服。再加上屏风和餐桌的结合,如果屏风到顶会压抑;如果不到顶,也有点戏剧化的效果。

虽然群聊的时候,良子的有些言语有点“过火”,但大家还是本着对事不对人,给予了我很大的宽容,感谢大家。

最后附上sharpe的手稿

再看方案二
(良子本尊)

在群友sharpe“遮挡”方案出炉之后,我选择了另外一条路:“挡不住,就不挡了”。

所以这个方案进门是一览无余的,我“一不做,二不休”。又把厨房的墙拆了,改成了玻璃隔断,这样就更通透了。这样的好处是房子显得大,但同样也有问题,如果平时不整理,那就会像“事故现场”。当然设计师希望营造的厨房是如下图的效果。

良子对这个户型最大的贡献,我觉得是LDK方向的提出,给后面几个方案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最后附上我的涂鸦。

03
系统性
方案一和方案二都是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类似“微创手术”,后面的3个方案就是系统性的解决了。这里涉及“需求分析、偏好分析”等一系列的问题。
方案三
(杭州-xp-建筑)

这个方案是我的亲师兄提出来的。他将钢琴位置和餐厅位置进行了对换,这样就能营造一个“艺术玄关”的效果,当然也没能逃过我的揶揄。

将餐厅腾挪到南侧,使得餐厅空间更加的正式,就是很多朋友说的“仪式感”。效果大致如下图。

最后奉上灵魂画手的手稿,要不是我翻译下,普通人哪看得懂啊。

灵魂画手不光会画图,还心思缜密。下面是他的解题思路。

1,项目应该是实际装修需要,样板房的装修思路是否合适;

2,钢琴的功能:展示?练习?规格?

3,琴声对于邻居的干扰如何屏蔽?

4,120平米的人家应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基于以上几点分析,他的一些想法:

1,定位实际装修,非样板间展示;

2,厨房需要有封闭的可能,纯开放厨房除非业主全家海归且不吃中餐;

3,钢琴应有琴房且远离卧室区域,或者朝北或者朝东;

4,一切从生活出发,通过适度装饰提升空间效果为宜。

这些分析对于普通人或者是设计新手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这是设计方案自洽,设计师自圆其说的必由之路。

方案四
(上海+SXZ+建筑)

这个方案最大的贡献在于“家政间”的引入。不仅完美的解决了玄关的问题,还能实现“洁污流线”分离的可能。

同时将中厨、西厨和餐厅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洄游路线,这种做法比较西式。我没能找到非常合适的效果,就姑且用下面这张表达下意思吧。

最后附上手稿

方案五
(广州-Carwyn-室内设计)
最后的一个方案是广州的群友Carwyn带来的,我认为这个方案更纯粹,更传统。是在方案四上面做的深化,采用的是“减法”。
双动线,中西厨、洄游等一应俱全的同时,餐厅放在南侧更正式一些。效果大致如《生活大爆炸》谢尔顿家。
最后附上手稿

以上三个方案已经不是就“玄关”而玄关了,而是系统性的考虑了120平购买客户的需求偏好,以及各功能空间之间的组织关系。

通过系统的分析,引入家政间,就能很好的解决玄关的功能问题。

小小一个玄关,却引出了5个方案,而且有些方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所以业主们,今后别什么都”要“,设计师只能在各个要素之间平衡。

04
结束语

从这次的“玄关玩出花”之旅,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每个人或者专业都有其特点,在协同工作时,能很好的发挥互补性。

室内专业的朋友在表达上更加的细腻,对于材料、质感等考虑更多一些。而建筑专业的朋友更关注“空间”,希望通过不同的方式“界定”空间。两者如果相辅相成,确实在空间的营造上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另外,每个业主的需求都是个性化的,不管是建筑师还是室内设计师,在需求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切勿冒进。

最后,也希望今后咨询问题的朋友,先梳理好自己想要什么。毕竟谁都得对自己的”荷包“负责,别人谁也替你拿不了主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