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关心我的那个人走了

关心我的那个人走了

近些天我隐隐感到,表姐夫单体清将不久于人世,夜里十一点手机铃声响了,打电话的是他的最小的女婿,一听我是单……,我立刻觉得这是报信的。果然手机里说,我老丈人今夜九点半走的。放下手机,辗转反侧,一夜未眠,表姐夫的生平事迹不断地在我记忆里闪现。

今年三月,我们夫妻从南京驱车三百多公里,到老家去看他,见面仍然很高兴。他多年前做过手术,讲话吐字含含糊糊,他含混不清地说,你们谈恋爱的时候,我还替你瞒两岁呢!表姐问我听得懂吗?我是听得懂的。他说的是,我们夫妻相恋的时候,他在上班途中,公交车上偶遇我的岳母,当岳母问起我的年龄,他故意把我的26岁说成24岁。这事过去四十年了,他仍然清楚地记得。只是他的身体明显大不如前,卧床多时,生命似乎走到极限了。

我的表兄弟表姐妹很多,唯有表姐夫跟我的关系亲近。我很小的时候,跟着祖母到他家去过,隐隐记得表姐表姐夫年轻时候的样子。那时的表姐夫在南京钢铁厂工作,不知什么原因,有一阵子,他又回到生产队劳动,后来落实政策,又安排到我们县的酒精厂工作。他讲话语速很快,还在我读小学时,那时他在生产大队做干部。有一次他到我们学校开会,他发言的速度很快,像机关枪似的。我很自豪地跟同龄的孩子介绍道:他是我表姐夫!那时候我说话的速度像表姐夫,也很快,认为这是表达流畅,反映敏捷的表现。在很长时间我讲话总像在大会发言。直到我工作以后,有领导建议我,说的慢一些。我才渐渐有所改变,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掌握讲话的速度。

小时候,表姐夫来过我家,他穿件蓝卡其大衣,大衣上的两排纽扣,黑黑的,是我第一次看到还有这么大的纽扣。吃晚饭时,当我盛第二碗的时候发现锅里不多了,我又悄悄地将盛在碗里的稀饭倒到锅里,是为了给表姐夫添饭。这是我小时候表现最好的一次,别人是不知道的。那时我们家老一辈人都是农民,有个工作的表姐夫,是我心中追求的榜样。

表姐夫对我有种自然而然地亲近,我的每一次进步或者有了成绩他都显得很高兴,我从他的神情里读得出他的高兴和对我的鼓励。

我考上大学那年,表姐夫显得很高兴。家里拿不出上学的费用,有三个学期的书本费是表姐夫借给我的。我那时读书就是靠着每月十七元的生活费加上四元的助学金生活。如果放到现在,我一定是希望工程的帮扶对象。那时人们生活并不富裕,吃饭店是奢望。表姐夫出差路过我读书的城市,特地到学校去看我。把我带到他住的宾馆里,晚上他特地点了几个菜,那都是我很少吃到的。那一宿我们谈了很多,他听说我和一个女同学有联系,关切地问,进展怎么样?我说,只是有联系。他听了很高兴。那时的我朦朦胧胧地希望有人关心我,而真正关心并且能够当面交流的只有表姐夫。他回去以后还写信告诫我要好好把握,他没有说多少高深的道理,大意是谈对象要找一个稳重可靠,能够生活一辈子的人。末了还加上一句是我母亲的意思。原来我母亲不知听了哪些传言,担心我会把握不好自己的感情,特地央求表姐夫写信给我的。成长的路上,有人关心甚至有人为你担心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我工作以后,经过别人介绍,有了心仪的对象,表姐夫十分高兴。于是有了开篇提到的他与我岳母在车上相遇的情节。我们夫妻工作时间不长,工资不高,生活很不宽裕。有小孩以后,孩子二岁多时,晚饭后搬着小板凳到邻居家看电视,我们觉得应该置办一台电视,免得孩子老是到人家看电视。当时手里只有能够购买一台黑白电视的本钱,心里却想着彩色电视。那时十四英寸的彩色电视,需要一千一百多元,这对我们来说是笔不小的数目。怎么办?又一次想到表姐夫。我们夫妻到他的工作单位,说明来意,他立刻打开抽屉,随手拿出一沓钱借给我们,我们终于购买了一台日本产的彩色电视机,孩子再也不用到别人家去看电视了,还天真地邀请别人到我们家看电视。

我成家以后和表姐夫的交往并不多,有限的接触,总是让我开心。他对我的关心,是那样坦诚。一次在县城遇见表姐夫,正是酷热的夏天,我买了个西瓜,左顾右盼,找不到剖西瓜的刀,我们就用拳头捶开西瓜,一人一瓣当街啃起来,那吃相一定不好看,但我和表姐夫都很开心。

表姐夫在单位工作认真,待人热情似火。他又是一个很能持家的人,家庭生活打理得有条有理。单位退休后立即卖掉了老家的房子,到县城安家落户,这个举措是很富有远见的。为子女创造了很方便的城市生活。

我每次回县城,会去看望他,见面总是高兴的。我想有多少老人晚年为养老问题忧愁,而表姐夫的晚年生活安定,儿女孝顺,孙辈个个有出息。他活了九十岁,已是高寿,但从情感上说,总有不舍,如果不是疾病,他也许能够多活几年!

关心我的表姐夫走了,走得那样安详。他对我的关心,他希望我好,每当我有了进步或者取得了成绩,他总是露出满意的一笑,那笑容里满是欣慰和满足。他走了,但他对我的真情,对我的关心,将鼓舞我走好人生每一步!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张达富,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在《中国教师报》《教师报》《江苏教育报》等报刊发表散文二百多篇。作品大多抒写亲情、人生感悟,为学生示范作文,形成了亲和、平实的文风。散文《教书的日子》(团结出版社出版)《不是为了告别的追忆》(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