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1—11)

鲁迅在《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里这样说:“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假使古代的单细胞动物,也遵着这教训,那便永远不敢分裂繁复,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类了。”“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

其,他的,指儿子。

行,xìng,指行为举止等。

三年,三年之丧。春秋末年,孔子所在的时代,已经有不少关于不行三年之丧的议论,孔子对此非常反感。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连三年之丧都做不好,就很难说是“孝”了。另有人认为“三年”指多年。

于父之道,为人子应该尽的孝道。另有人认为是父亲指引的正道。

【译文】

孔子说:“(观察一个人)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去世以后,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之中认真遵循守丧之礼(另解:长期不改变父亲指引的正道),可以说是孝了。”

百善孝当先,孝是德之本、善之源。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培育出了无数孝悌典范。但什么才是真正的孝呢?孔子在这里进一步明确了具体的标准。依“三年之丧”的要求看,这在当时是不过分的。但当时的人们对于已经形成的礼仪不想尊崇,孔子对此十分忧心。所以,孔子特别强调遵礼仪、守规矩才是最大的“孝”。

依另一部分人的理解,认为这里应该是指“长期不改变父亲指引的正道”也即明确的方向、定下的规矩。当然,如果片面地强调“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肯定有失偏颇。因为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不能一直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鲁迅先生借此对封建专制进行猛烈的抨击,是有着进步的时代意义的。

当今时代,我们不能仅停留在封建的角度僵化地看待“孝”,而应该将“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个标准放大到经济社会发展去看。曾几何时,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不重视长远规划,即使有规划也并非真正加以尊重。于是,换一届领导就换一个口号,对上届政府确立的目标任务不是一届接着一届干,而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缺乏“功成不必在我”的耐性,缺乏“功成必定有我”的韧劲。如此政绩观、如此方法论,口口声声讲“为人民服务”,实际行动只为推崇自己的“道”,总想“长江后浪推前浪,把爹拍死在沙滩上”,这称得上是对社会、对人民的“孝”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