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莎39岁依然想要浪漫的爱情,什么样的人才配得上她

在《女儿们的恋爱第三季》中,金莎作为节目嘉宾39岁至今单身,她的恋爱史、恋爱观又被推到了话题中心。人们对于“大龄剩女”总是充满了好奇和评判。

节目中可以看到男嘉宾对金莎都是星星眼,但是金莎却纷纷拒绝了他们的美意,她说她渴望金庸先生笔下轰轰烈烈的爱情,是那种一眼万年的浪漫。

在节目里金莎也表示了自己其实很想谈恋爱,可事实是她依然单身。

这样的人如今少见吗?根据民政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的单身成年人口数达2.4亿人,其中有超过7700万人是独居的状态,预计到2021年,这一数字会上升到9200万人。

不过从金莎身上小编还是看到了那些凭实力单身人士的几大特质,下面给大家做个分类。(单身狗可以对号入座)

单身人士的几大分类

1. 沉迷游戏/追星型

沉迷游戏和追星的朋友们有着他们独特且丰富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男生可以在一众游戏海洋中找寻自己的“纸片人老婆”,女生可以在流水的男明星里做到每天换一个“老公”。

他们的生活如此精彩以至于谈朋友什么的听起来有些多余。

2. 忙于工作型

第二类人就比较苦逼了,这类人在一线城市较为常见,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在大城市打拼,拿着996的“福报”,每天除了睡觉就是上班,把公司当家,把家当旅馆。

工作就是自己最重要的对象,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分配给谈恋爱呢?恋爱可能是一种奢求,最合适的恋爱对象应该是公司同事,否则轻易见不上面。

3. 不缺朋友型

还有一类人,他们不游戏,不追星,也不用加班。

周围从来不缺朋友,但是往往女生身边的都是闺蜜,男生周围的都是基友。

这一类人他们对于恋爱的渴求度也极低,因为周围的社会支持建立的相当完善,但凡有些想分享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找到倾诉对象。

节假日也可以三五好友成群出行,既有自己的空间又有结伴的机会。生活状态的稳定性也是极高的。

《你》

4. 宁缺毋滥型

有一群人他们可能经常喊着“好想谈恋爱啊!”他们身边也不缺可发展对象,但还是频频发出好想谈恋爱啊的哀嚎。

如果问他们:xxx不好吗,为什么不发展一下?他们就会说:emmm他很好,可是xxxxxxx。

宁缺毋滥是他们的信条。他们可能心里对未来对象有一个模板,需要满足这个模板才会进入到考虑范围。

如果对人群分类还有补充,各位可以写在留言区(欢迎发挥你们的脑洞)。

单身真的不会寂寞吗?

根据中国经济生活调查的结果来看,情感关系上幸福感比例最高的是有恋人但还没结婚的人们(45.62%),其次是已婚人士(44.16%),显然有伴侣的人群更幸福。排名第三的是单身狗们(43.96%)

小编也问了周围几个单身好友,他们的回答是:还是会寂寞的。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方便和潇洒,但在有些时候,想要分享的快乐、忧愁却无人诉说的寂寞感还是抵不住的。

你感受过一个人在宿舍闷头喝酒吗?单身的朋友可能感受过U·ェ·*U。

《来自星星的你》

所以人还是需要亲密关系的,因为我们是非常社会化的动物,社会属性的核心就是对亲密关系的需要。建立亲密关系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其他因素。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建立亲密关系可以:

1.疗愈过去的伤痛

从弗洛伊德的理论出发,你对伴侣的要求其实是小时候没有被满足的需求的投射。

例如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情感重视,他们可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伴你。那在找伴侣的时候你可能就会特别看重陪伴和情感支持。

在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你慢慢的向对方展露你最脆弱的一部分,如果这是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就可以慢慢的疗愈自己。

2.自我实现及成长

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是会伴随着个人社会价值感的提升而不断向前推进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里也提到当人满足了生存、安全需求后,就会想要追求社会需求、被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寻求一段亲密关系的过程,其实就是探索自己的这些需求被满足的时刻,在关系中被需要了,被满足了就是个人价值得到确认的体现。

也许有人会害怕遇人不淑,会失恋,但这也是一种成长,让我们能更清晰地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

为什么宁愿寂寞,也选择单身?

自卑

人只有在认可自身价值,自我认同时,才能由内而外地散发出自信的气息。

而单身的人往往会不具备这种自信,他们可能明明很优秀,但却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遇到喜欢的人却不敢上前追求,内心戏是:我这么垃圾,他肯定不会喜欢我/我配不上他……

前段时间晓明哥被邀请到李佳琦的直播间,却对着镜头说:“大家都不喜欢看我”,莫名让人心疼。

要知道晓明哥可是被认可为大腕明星才能进到李佳琦直播间的,这让小编想起了《中餐厅》里的他,也是一贯的谦逊,温文尔雅。

但这样谦逊的背后,不由得看到了那么一点自卑:会在意别人的评价,给自己“我就是很差”的心理标签。

试问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又怎么敢去喜欢别人?

自身安全感低

很多人会觉得自己的安全感很低,这往往与孩童时期的原生家庭有关,如果原生家庭关系比较差,可能会导致孩子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更为谨慎,缺乏安全感。

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这种不安全感就会体现在方方面面。

他们会倾向于把自己放置在一个安全区里,不允许任何人进入,哪怕是自己喜欢的人,因为他们太害怕受伤,也没有人教会过他们如何疗伤。

可能曾经也尝试过向人打开心窗,但尝试失败后,就选择紧紧地关上了自己和世界交流的那扇窗户。

我还在,但你看不到真正的我了。

亲密关系恐惧症

亲密关系恐惧(fear of intimacy)的主要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刻意保持距离,拒绝过度亲密,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却又担心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应,以致焦虑,最终回避亲密关系的建立,可能和别人都无法交心。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看着父母吵架甚至打架,他对于亲密关系还会抱有期待吗?当亲密关系来临时,他会不会手足无措?

研究也表明早期经历过的创伤性事件会对人造成很大的影响,恐惧亲密关系的人往往有童年被照料者拒绝或者忽视的体验。

不是每个安全感低的人都有这种恐惧症,但当你的不安全达到了一个临界值可能就产生了。

有时候亲密关系恐惧的人也会有伴侣,但是他们总会觉得对方不是自己的true love,他们会很痛苦也很缠结,所以这种表面的假性亲密可能意味着更深层的问题。

所以单身久了,寂寞是没法避免的,如果有人跟你说他不寂寞,那他一定是在死鸭子嘴硬。

那寂寞了,就一定要谈恋爱吗?肯定也不尽然,你可以做充足的准备迎接不期而遇的缘分,也可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单纯的快乐。

无论哪种选择,能够与自己和解就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