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365】我的幸福该听谁?
图画:焯焯
案例——
我的性格是比较活泼外向的,一直单身,家里就安排了相亲,现在也就相亲了两三个,我是不排斥的,但每次相亲的过程中,家里人总问我怎么样啊,让我觉得很烦躁,我说不行,就会说我挑,和我说什么物质基础,我觉得所有人都在怪我,好像都是我的错,胸口特别闷,特别难受,有时候忍不住就会哭,我觉得自己委屈,但是没有人理解我,现在看到他们打我电话,我都不想接。。。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我不想将就,也不想爸妈生气,我想让事情完美的解决,但是我做不好。
解析……
这个案子不是很特殊,但不同的是它反映了一个普遍而扭曲的现象——我的幸福谁做主?之前我写过一个妈妈着急女儿的案例《女儿退婚,我该怎么办?》今天的案主是本心知道自己喜欢那种类型,不想将就,却被家人的某些话语所影响,导致自己迷茫,这是需要做取舍的,取什么,舍什么呢?
1、自我价值。
我们生存在这个社会上自然有我们的价值,无论是工农商学兵,还是匪盗偷劫骗,都是一样的,也是相对的。家庭是社会的组成单元,作为家庭中的一员,自然也有自己在家庭中的存在价值,只要我们找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价值,也就懂得自己为什么选择和怎么选择了。这里只针对婚恋来讲,首先,我们在原生家庭的生存价值就是希望,家庭的组合,也就是父母的结合使命就是将生命代代相传下去(丁克家庭除外),看似简单,但是很多父母却多做了很多事情,干涉很多,要求很多,奢望很多,控制很多,比如孩子的婚姻,用道德绑架孩子选择幸福的权力(是不是和择校考学类似呢?可能只有双方分离才会真正的给自己做主,也就是独立)当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这个家庭的希望也被放大了,所以,孩子就是这个家庭继续延续的理由,那么,作为一个家庭的希望是不是就没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决定,自己的选择了呢?当然不是!反而是,因为自己是家庭的希望,为了更好的实现代代相传的理念,更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决定、选择,才知道怎样让自己的家族传下去,这就是更大的系统——家族,所以,你不是为父母活,也不是为自己活,是为了整个家族,甚至是为了整个民族而活,这样一来,想要建立一个有质有量的家庭是无可厚非的,而父母的建议也只能在他们所认知的层面提出来,并不能代表也不能控制你的未来选择。你不只是你父母的孩子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了。其次,当你找到这份价值,从你开始就开启了新的家庭系统,新的运作体系,新的互动模式,一切都是从新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代代相传,就像软件更新,否则,谈何传承?谈何幸福?谈何生存?而这部分也就是取的部分,从新是在守旧的基础之上开展的,而守旧就是取的部分,是基石,每一代人都会在上一代人的基础上增加自己从新的部分,只有从守旧的部分里读取更多的信息,精髓的部分,从新的程度才会越多,而这些最终都融合在精神里面,物质是无法满足的,只能部分呈现出来,比如钱财,是有数的而非无数。所以,在选择自己的另一半,要考虑门当户对,最重要的是考虑精神层面是否对等,如果这方面对等,物质方面几乎也就对等了,物质基础也重要,但毕竟不会像精神层面的东西更深更远更久,现在的离婚率如此高也是这个原因。这样看来,案主的不将就是合情合理的。
2、自我追求。
既然有了自己的标准,特指精神层面,也可以理解为钟情,蜜意,直觉,喜欢,入迷,吸引力等,总之,除了外表、物质(外在的东西)这些,都属于精神层面,追求也就是这个精神方向所指引的,就算你想要一百万,也是在精神层面思考合计之后才能想出来如何得到一百万的方法和途径,所以,精神一定是高于物质的,离开精神就没有物质,而物质的存在长短离不开精神的支持,这也就是自我追求的是什么。人只有清晰明确的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追求,才不会轻易的被周围的声音所干扰,案主其实是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模式,但是不想父母生气就放弃自己追求,这是愚蠢的孝顺,最真实的逻辑就是最后结婚的那个人是你,而不是你的父母,也因为这样的父母在恋爱期干涉之后,导致婚后出现更多矛盾,更多冲突,直到孩子离异后,自己才后悔当初不要干涉,再去告诉别人不要这样干涉子女的婚姻,而那个人只是听听,又重蹈覆辙,你才发现,天下父母都一根筋,不由自主的要在这个事儿上死磕,这就是父母的魔咒,真正想开好活的父母,早就开始自己的新追求了,根本是放手孩子的工作、生活和婚姻,这样的孩子才会越来越出息,才能创造出更大的成就,这些都是源于自我追求及誓死坚守我追求的,这个世界的规律很奇妙,当你坚守你追求的目标时,一定会实现,只是早晚。这样看自我追求,才发现,原来我们是可以给自己做主的,只是习惯了那份依赖,那份信任,那份安全感,是时候活出真正的自己了,请尊重自己的追求,也请坚守这个追求!
总结,从上学到毕业,到走向社会,到建立家庭,父母们一代又一代的,着魔似的干涉着一代又一代的子女,自家的干涉完,还要去干涉别家的,真是死性不改!这就是大众生活,谁有勇气跳出来,谁就是王者,谁就是真正活出自我了,而那个境界我们经常称作“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