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布鲁姆:爱欲的整全丨对整全的渴望就是哲学的本质

爱欲的整全

本文选自阿兰·布鲁姆《爱的阶梯》

Plato's Symposium, depiction by Anselm Feuerbach

曲终人散之时,苏格拉底似乎不是一个爱人,并且的确形单影只。阿尔喀比亚德真的爱苏格拉底,就像阿波罗多洛斯阿里斯托得莫斯柏拉图一样,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爱他。这些是持久的爱恋,充满激情,并且绝不是建立在对他们所爱之人品质的幻相之上。他们在很长时间内,在各种情境下见到苏格拉底,他遇到爱慕,或者甚至妒忌的眼睛所设置的各种挑战。事实上,他们了解他时间越长,当他们在他身上发现新的德性和美之时就越印象深刻。熟悉使得这些高贵的灵魂中滋生出崇敬,他们能够辨识出真正的他。他的榜样是不断的激励。

人们或许会问,阿尔喀比亚德和其他人的感觉是否真的是爱,充满爱欲的爱。当然,这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对彼此所经历的那种感情完全不同。这不是人们在年轻男女之间看到的简单的爱欲,也不是阿里斯托芬所说的完整、相互的身体结合。但是这些人都想占有苏格拉底,想单独和他待在一起,分享他的亲密。那种习俗性的,并且疑问重重的男人对男孩的希腊之爱,为这些人对苏格拉底的感情做出规定。

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他们遇到了某个似乎是个充满爱欲的入侵者,并且使他们有些厌烦,但是他的言辞使他们激动,并使他们充满爱欲的渴望得以实现。看到一个拥有好自然的年轻人是令人兴奋之事,他是纯粹的潜能渴望美好的实现,与此同时他脆弱和自我怀疑的一面又如此令人感动。这样一个人遇到苏格拉底,并不像一个年轻人遇到一个涅斯托尔(Nestor)或是门特尔(Mentor),在进行爱的探询时能够得到指点。而仿佛是他发现了爱,以及爱所允诺的提升。

尼采

尼采《叔本华作为教育家》(Schopenhauer as Educator)中描述了他第一次与哲学相遇时的情景,它可以与阿尔喀比亚德描述他与苏格拉底的相遇相媲美。尼采仅仅是从书本中经历到它。慷慨的自然言说着那些根本性的复杂状态,这美丽的汩汩之流与爱欲至少有几分相似。没有哪个有过这种相遇的年轻人,还能够像这样严肃地对待自己平常的情爱之事。强烈的身体欲望的满足,被渴望获得他主要的爱的狂热所削弱。尽管如此,他仍然不能完全把他的身体之爱及其对象交给丑陋的身体需求及其满足,他也无法真正地以某种连贯或者严肃的方式,试图从他老师的被爱中得到那种身体满足。

每个人都将不得不在这两极之间寻找到或多或少令人满意的出路。对完全的满足进行的寻求并不令人满意,但令人兴奋,它是人之自然的复杂性的结果。身体的爱欲总是倾向于,并且希望把精神渴求吸纳进来,灵魂的爱欲从身体的爱欲中获得它的力量和广阔的热望,或者说视野。两者之间具有张力,但是又绝望地缠绕在一起。于是低者和高者相互作用。这种不离不弃的推动力和人自身中对真理的爱同样具有启发性。

苏格拉底的问题仍然存在,最后只有他一个人。没有哪个严肃的人会承诺,爱欲在爱侣间长相厮守的根本欲望中会最终获得成功。爱欲现象对这样一个干脆的结论来说太过千变万化了,只有法律、习惯或对爱欲真正力量的某种拒绝才能实现这样一个干脆的结论。如果要通过岁月或者自我控制克服爱欲,我怀疑很多男人和女人都希望如此,除非把灵魂向其最特殊渴望的敞开完全关闭掉。

我在牛津遭到一位哲学教授的批评,说我给柏拉图加上太多的爱欲,我甚至不用看附在这篇评论下面的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位专家,一个完全没有经历过对整全的渴望的人,而对整全的渴望恰恰是哲学的本质。正如苏格拉底非常清楚的一点,人皆自私;我们希望自己得福。这种看法对持久和真实的永恒关系并不抱以太高的期望。

阿兰·布鲁姆

苏格拉底也有困乏之处,在这个意义上,他和别人显然有很深入的接触。但是最终,并没有太多他需要的,或者说能够从别人那里得到的东西。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个自恋者,或者虚假地把自己归于由神所展示出来的那种自足。他完全接受了自己的缺陷,并抽身而出(distant),因为现在他的探求可以通过纯思来进行。但是他抵达这种境地,是经由和其他灵魂与身体的接触得以实现。他的自私是高贵的自私,这种灵魂的活动把那些提升灵魂的倾向并入自身,使灵魂超越那些使人类陷入丑陋冲突的事情之上。美食、金钱和地位对他而言根本不是动力,性欲也被引向最复杂的富有爱欲的情投意合之中。如此灵魂的存在物是对他失望的爱人们的仁慈。

苏格拉底形单影只,但是和卢梭尼采的孤单有所不同。人类开始的自然人的隔绝状态,恰是卢梭结束的终点:这种自足就是恢复他自己生存的快感,而没有使人类卷入相互关系的自爱活动。这种情感是自己特有的,不以任何方式暗示着其他人的存在。苏格拉底的与世隔绝是他理解了其他人和自己的灵魂之后的最高点,因此它着眼于人类的共同体,一种知者的共同体,他们有真正的共同基础,兴趣相同不相冲。尼采的孤独是一种可怕的情境,要求巨大的决心才能面对,它建立在根本不存在宇宙秩序,只有混沌的发现之上。人类不过是他者,只有每个单独的自己,不可能有真正共同的基础。苏格拉底的灵魂被事物的秩序所引诱,灵魂只是其中一部分,这种秩序站在他自己和其他人的灵魂之上。

尼采苏格拉底之间的区别,最终落到了共同体和相互理解的最终形式是否可能之上。苏格拉底相信言辞反映存在,在所有错误理解之上,可能存在一种理解,超越了语言,语言只是为了获得这种理解的一个工具。对尼采而言,语言不过是绝对个体自我的谜一般的表达,因此永远都不可能超越区区视角而抵达真正的普遍性。苏格拉底谈论他的好朋友,尼采谈论他最好的敌人。友谊是由logos组成的关系,以语言为中心。苏格拉底和他的伙伴们的爱欲,加入到对永恒秩序进行沉思的共同愿望之中。苏格拉底的怀疑主义等同于他的爱欲,是真实的人类处境,并提供了与其他人类接触的背景。

苏格拉底的孤独和他被阿尔喀比亚德所吸引时呈现出来的更为温柔的形象之美同样具有他的特点。不幸的是,尽管我们既爱特殊,又爱普遍,既爱朝生暮死的短暂之物,又爱永恒之物,这些对立的东西只有片刻时间在吸引我们的人身上相遇。我们的爱欲看到了对立的两端,但是由于它们必然处于分离状态,我们必须选择更偏爱哪个,或者是希望我们能够像安东尼克莉奥佩特拉那样,身体和灵魂随我们所爱的人一同升到天堂,在特殊和普遍之间保持着统一。苏格拉底不可避免地从特殊转移到普遍,并爱后者更多一些,尽管他也是终有一死的特殊个体。

爱欲的整全问题落到心理学的问题上来。

心理学意味着灵魂的科学。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是心理学家;他是我们能够称之为现象学家的人。他没有预先假定,也没有不断冷眼审视依据或者基础,他通过对意见最敏锐的观察,来看自己身上和能够收集到的别人身上发生的情况。他探究的起点是他认识到自己有内心,他对事物会产生意见,这种产生意见的机能就是一个起点,而不是追溯到更深根源的东西。

马克思或者弗洛伊德会向我们指出决定意见的根源,但是苏格拉底解释,不是所有的意见都由马克思或者弗洛伊德所说的那些东西决定,他们所声称的至多是意见的前提条件,而不是对意见的解释。

一个富有的希腊长者,比如《理想国》法洛斯那样的人会持有关于正义的习俗性意见,但是他关于正义的各种意见彼此矛盾,迫使他或者那些聆听他谈话的人寻找关于正义的不矛盾的意见,那些不是习俗性的意见。在他的意见中有一个发动机使他处于辩证的活动中。他被清晰地告之正义的踪影。正是这种对包含在我们所说的一切东西(人是一种对所做的一切都有话要说的存在物)中真理的奇怪渴求,教给苏格拉底,灵魂的最大特征是渴求,是对贯通与一致的需求。因此,人们的言辞正是他心理学的核心。渴求最活跃的形式是爱欲,而爱欲是灵魂的支柱。即使对最简单的性行为和性器官的最轻微活动,人们都有意见要表达。一旦他能够被诱使说话,或者对自己或别人陈述这些意见,他就超出了身体的行为。

戳图了解柏拉图《理想国》

现代对性的理解忽视或者说否认了意见的重要性;这是对它的扭曲之处,为了某种理论而排斥这种现象。人们对完美的爱或完美的正义的先见,是他拥有灵魂的最好证明。出于种种原因,其中有一些原因与民主式的平等和随意精神有关,今天人们对否定灵魂的存在有一种近乎宗教般的执着。因为我们不能回避思考我们的内心是什么,实际上,每个人都习惯于迅速地把我们真正想到和感觉到的东西,转变为我们要着意解释的一个现时范畴:我们自身,我们的意识,所有这些半生不熟的灵魂替代品。我们丢掉了严肃对待我们自己的习惯,丢掉了以体贴入微和半信半疑的方式审视我们灵魂运动的习惯,而这是验证一个捕捉珍贵的心理学真理的猎手是否合格的标准。

一种希望客观看待现象的心理学必须从理解最高的和最有趣的那种人开始。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人们只要从较高的人身上削去那些顶峰,就能很容易地理解那些较低和不那么有趣的人。但是反过来就不行。你不能通过观察较低的人得出较高者的原因和动机,任何这样做的企图都将非常可笑地把真相歪曲。柏拉图试图在《会饮》中表明,哲学是爱欲最复杂,也是最具有启发性的形式。在此基础上,他就能够降到那些永远成不了哲学家,或者甚至不知哲学为何物的人的行为与希望。但是如果有人说,最根本的爱欲行为还是两个人之间的肉体交配,你就可以把哲学的眼光解释为某种对一个人真正想要的东西的惊人遮盖,而不是无穷尽的引诱。试着诚实地看看,你是否能用心理分析的模式说出关于苏格拉底、莎士比亚或者尼采的任何有趣或者有启发性的东西,然后你就会看到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柏拉图。

你或许会问,莎士比亚、尼采苏格拉底与我有什么关系?但是他们身上有一些东西我们身上也有,别管这些东西有多小;我们不应该因为过分简单化的解释者,而失去这些或许是我们最重要的东西。

Agnes Toth 作品

这种根深蒂固、固执的不愿思考灵魂或者承认它存在的想法,和17、18世纪对宗教的批评有很大关系。研究灵魂成为普世的基督教(Catholic Christianity)的一部分,以某种东西,比如意识摧毁灵魂就显得非常必要。但是基督教的教诲是对灵魂的一种特定看法,其特点是灵魂与肉体分离和永恒不灭,以及挑战常识与理性的伟大奇迹。尽管《斐多》中明显宣扬了灵魂不朽的原则,但是苏格拉底的教诲没有做出这些预设,对灵魂更多的是进行探究而不是传道。因此我往往觉得,一个敏感的牧师能够比精神分析学家更好地描述人的内心状况。既然灵魂对一个基督徒来说不可化约,并且如此多的东西依赖于它的状况,那么把对灵魂本然的最痛苦、最折磨人的审视表现出来,就会导致对灵魂极其精微的观察,而现代科学家恰恰缺乏这种动机。

苏格拉底出现在历史舞台,他所遇到的自然哲学中同样没有灵魂的位置。他相信一定缺了什么东西,于是他使灵魂成为哲学的主题。在死的那天,苏格拉底在监狱里说,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会解释,苏格拉底因为他的骨头、他的肉、他的血而正坐在监狱里。苏格拉底对此予以驳斥,他说,如果他认为待在监狱里没有什么好处,他的骨头、他的肉和他的血将正在逃往麦加拉(Megara)的路上。这很好地描述了现代科学的心理学和苏格拉底的心理学之间的区别。苏格拉底和基督教心理学的区别可以用爱欲在其中的不同地位来衡量。

尼采

尼采非常深刻地认识到,由于对灵魂的压抑,人类的自我理解中到底失去了什么。他挑战心理学的问题,并且响应苏格拉底说,他是一个心理学家。他遭到学院派哲学的驳斥,学院派哲学并不想解开关于“什么是人”的斯芬克司之谜,而是想继续从事由人所从事的工作。

尼采想摧毁所有科学和形而上学的教条,它们使我们偏离了对我们是什么的自由审视,也使我们不再严肃地对待自身。他希望知道知者(knower),以便评估被认为是知识的东西,这是所有哲学任务中最艰巨的一项。他就是榜样,向我们展示出观察人的内在灵魂和提出关于它的全部意蕴的假设所需要的天赋和全心投入。他得出这样的结论,人就是权力意志(will to power),它处于所强调的愿望的中心地位,与爱欲并非没有相似之处。但是尼采不能称其为爱欲,因为他不能使自己相信存在任何出于自然就美丽的东西。

为了我们的灵魂,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是比较苏格拉底尼采的两个教诲,以及它们所包含的心理学财富。尼采的学生海德格尔说,人“向死而生”(being toward death),但是苏格拉底说人向永恒而生(being toward eternity)。当苏格拉底说,人——至少最好的人就是爱欲时,也指同样的意思。只要环视左右,你就能检验这个推定,你可以看看那些专家或者耽于酒色之徒,敢不敢和一个藐视专家界限和虚假的自我满足的真正富有爱欲的人相提并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