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小识|贴船下篙
这是村庄物语第268篇原创推送
皖北一地,虽无江南水乡的清丽,但也是河湖密布,沟沟汊汊不少。
从前,淮河、颍河四季通航,水运发达,船只穿梭。到得河湖的所在,打鱼的小船儿,在湖面上晃荡,颇具水乡的韵味。
船上有桨。那是摆船的必备工具。有锚。那是船靠岸,固定船只的必备工具。船上还常备一根长长的木棍,那便是篙了
篙,用来撑船。在一些小沟小汊,水不深。桨,不一定就派得上用场。只一根篙,就行了。用它来撑船,调整方向,既方便,又省力气。
旧时的渔家,都懂得一个常识:下篙撑船,必定贴着船。这样,才能使得上劲。如果下篙离船远了,那篙够不够长属又一说,即使够长,撑船人的力气,也会使不上。
由此出发,皖北农人就把“贴船下篙”说成了一句俗语。并且举一反三,在很多事情上,都有一个“贴船下篙”的讲究。
乡间的集市上,买和卖的双方,会因为价钱的高低,争执起来。卖的,嫌便宜;买的,自然就嫌贵。有的,会因为一言不合,散了生意。这时候,往往会有人在双方之间,拉个勾,打个圆乎。也就是这头说说,那头说说,目的只有一个,把一桩差不多的的生意,做成。
但皖北乡人的打圆乎,有一个基本的原则:贴船下篙——不能让卖的吃大亏,也不能让买的心里过不去。也即让双方都觉得,不是太离谱。只要买卖两方都能朝着中间靠一靠,一桩小生意,就八九不离十了。
从前乡间的熟人社会,出现了小矛盾、小纠纷,怎么解决?一般都不是吵吵着“见官”,很少找政府评理。而是其中的一方,请托出来“说风了事”的人。这样的人可不简单。他或者德高望重,或者有几把刷子,镇得住场面。
但他也不是以势压人的。而是采取“说合”的办法:这一头退一步,那一头也退一步。占了便宜的,说句软话,低个头;少许吃了亏的,也不能拿个不字当理,一步不让。最后,“说风了事”的人做个见证,纠纷的各方握手言和。为邻为友上,从前咋着还咋着,应该咋着还咋着。
有一些复杂一些的“说合”,能来来回回历经好几个回合。但每一回合,都得“贴船下篙”才行。这个“贴船下篙”分寸的拿捏,最为考验“说合”人的本事。拿捏得稳,准,妥,纠纷的各方,心中才服气。
在我看来,皖北农人做人做事上,大都拿“贴船下篙”当成一把尺子。他们朴实厚道,心中没有弯弯绕,更没有隐藏起来的“心窟窿眼”。不贴船就下篙的事,离谱万里的事,他们做不出来,更不屑一做。